国内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武都高山戏到底有多牛?

 

近日,在小武的朋友圈惊喜的发现一群小朋友的泥塑画作品,这些活灵活现的武都高山戏人物,让小武也叹为观止。陇南武都有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资源,民间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形态丰富、意蕴深厚。...



武都高山戏

Wudu  gao shan xi

近日,在小武的朋友圈惊喜的发现一群小朋友的泥塑画作品,这些活灵活现的武都高山戏人物,让小武也叹为观止。陇南武都有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资源,民间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形态丰富、意蕴深厚。

高山戏作为甘肃省独有的两大汉族特色剧种之一,是在武都当地民间说唱、歌舞表演、民间祭祀和传统社火中孕育、演变、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然在武都山区流唱了700多年。









少儿插画/陇南“童画世界”少儿美术馆

2月5日—7日,中国摄影家协会走进了陇南武都鱼龙镇开展新春走基层采风活动,通过拍摄武都高山戏相关内容,挖掘、记录武都高山戏这一“戏剧研究活化石”的文化内涵,唤醒公众抢救和保护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一时间,关于武都高山戏的话题,在国内各大报纸、网络等媒体竞相报道、转载。



人民日报



古朴唱腔,叫醒高山春天(新春走基层)


74岁的武都高山戏唯一国家级传承人尹维新(右),虽然久病卧床,但仍和儿子尹利宝在创作新戏。


观音坝村的村民涉水去参加演出。


王沟村的夜晚依然十分热闹。


观音坝村的两代传承人在研究几百年前的演出面具。

新华网



2月6日,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观音坝村,一名当地高山戏村民演员在“装身子”,即穿戴服饰,戴面具等。高山戏,又名高山剧,发源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至今已有七百年左右的历史,1959年10月定名为高山戏,2008年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2月6日,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观音坝村,当地高山戏演员在“圆庄”,即在村内巡游一圈。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2月6日,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观音坝村,当地高山戏演员在“演故事”。“演故事”即表演历史故事。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2月6日,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观音坝村,一名当地儿童观看高山戏“演故事”。“演故事”即表演历史故事。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2月7日,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王沟村,村民们观看高山戏“演故事”。“演故事”即表演历史故事。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2月7日,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王沟村,高山戏当地村民演员在大雪中“走印”。“走印”是演员们在“灯头”的带领下在麦场走“字”,当地人认为在村子里走“佛”、“法”、“僧”、“宝”等字样如同给村庄盖了一个印章,可以起到镇宅、纳福、驱邪等作用。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2月6日,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观音坝村,当地高山戏演员在“演故事”。“演故事”即表演历史故事。在舞台幕布后面有一位“订本”,“订本”负责在演出中为演员更正或者提示台词。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2月6日,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观音坝村,高山戏当地村民演员在“演故事”。“演故事”即表演历史故事。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新华每日电讯



中新网



凤凰网



网易新闻



中国网



中国文明网



中华网



中国经济网



21CN新闻



人民网贵州频道



云南日报



综合整理自各大媒体

监    制:刘炳红   责任编辑:李小鹏

编    辑:张虎伟





    关注 陇南武都发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