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 年把儿

 

记忆中的年是丰厚的,记忆中的年把儿是隆重的...








年  把  儿
记忆中的年是丰厚的,记忆中的年把儿也是隆重的。

团团圆圆的年一过,便只盼望着元宵节了。俗语说“年把儿年把儿”,这年的尾巴儿还是要揪得欢些的。母亲早早地就将正月里没吃完的糍浆(糯米泡好打磨吊干后形成的湿面粉,可做汤圆和团子)加些面粉和好,将胡萝卜、白萝卜切成细小的丁,夹些肉末、蒜苗,大火炒得喷香喷香的,用糍浆面将这些喷香的馅包进去,白白的大又圆的一个个,摆满了屉笼,然后上大火蒸,这便是元宵节必吃的“团子”,也是喻示着过了一个团团圆圆、圆圆满满的年吧。

当然,元宵节是少不了汤圆的。还记得小时候常听的那首歌“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三毛钱呀买一碗……”。记忆中好几个元宵节都是在爸爸工作的宜都县城度过的,那条临清江河的老街,元宵前几天便是涌动的人群,街两边琳琅满目,爸爸顶着我,我的手里拿着风车,耳边便听到了卖汤圆的歌声。出来得早,爸爸便带我在卖汤圆的小摊上吃一碗软软的、糥糯的、甜甜的汤圆,然后再牵着我的手从老街这头逛到那头。时不时停下来,有一些杂耍、采莲船、卖玩具的,便停下来看。有一种最有趣的玩具至今记忆犹新。是一种玻璃吹制的玩具,透亮透亮的,又薄又轻,象个底部封了口的小喇叭,对着口轻轻地一吹,便发出一种悦耳的声音,而每一只发出的声音又不尽相同,卖玩具的人说它叫“笛笛精儿”,不确定是不是这几个字,音如此,喜欢它,便记住了,此后再也不见这种玩意儿。

龙灯在老街上是施展不开的,但元宵节晚上必定会在老街尽头的电影院前举行舞龙灯比赛,那个热闹劲就别提了。不过,外行看热闹,小小的我夹在人群中,只能看到飞舞旋转的龙身,卷起一阵尘埃,旁边的人都拍手叫好,我只觉得象是真龙在盘旋舞动。

最好看的还属元宵晚上的灯会,还是那条老街,家家门前都挂上了灯笼,大部分都是自制的,那种传统的宫灯、走马灯,灯里有《三国》《红楼》或其他老故事或神话里的人物,栩栩如生。我便在爸爸的肩头挨个挨个地看去,只觉得那些灯又漂亮又神奇,便会对灯里的人物刨根问底。虽然也有单位上制作的花灯,但还是不及小家小户的灯精致有特色,这元宵节晚上的灯也是百姓们的一个寄托,明里暗里还有一些比划的意思呢,谁家心思灵巧,谁家花灯别致,大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许多美丽别致的灯直到第二年还有人念念不忘。只是那时懂收藏的太少,好象能保留下来的更少,至今这些灯也只在我的记忆里。现在,是真的看不到了。

很怀念那种传统的“年”,很想再去寻找那记忆中的“年味”,可是岁月已经远去了,那些记忆中的中国色,恐怕只有在博物馆里才找得到了吧。















图片为玲子实拍枝江历年元宵节现场。


    关注 行走chenyanling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