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致我们终将与之握手言和的世界

 

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可能算不上谈判,算是不得不吧。要说谈判是因为双方采取了利益交换。世界不再把那些险滩峭壁丢在你面前,而你也不再以锐利倔强去闯世界设置的禁地。...

点击上方蓝字【壹叁读书社】抱团读书  对抗惰性  
文学 || 读书 || 杂谈 || 诗意
重拾阅读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
每 天 读 书 壹 小 时    每 月 共 读 叁 本 书

《致我们终将与之握手言和的世界》
文/小北

到家的时候已经将近10点,出门的时候之套了一件毛衣,夜来风有点微凉,我还是坐在我妈的小电驴后面瑟瑟发抖。每天一过10点就觉得自己已经挥霍了一天而感到茫然。

许是一个人有时候的生活状态太过舒适安逸,给自己留了太过的余地,因此才有那么多时间来抒发感慨,每天记录没有special的流水账。

条件反射想到“青春期”这个词汇。迷茫好像是青春期的共性。一个不知何时终止的时期内,我们都觉得自己的思想与众不同,用各种反叛来证明我们要和这个势不两立的世界翻脸的决心。我们总是过早地试图给这个世界一点颜色看看,看着筚路蓝缕的先锋把干瘪萎缩的把这种激昂峥嵘的青春挤压成薄薄的记忆和文字,却对迷雾重重的前路保持着时刻的自信力。

其实大多时候只是佯装自我使底气不至丧失,又诚惶诚恐何时缴械投降。虚张声势下更多的是空洞的迷离和不知天高地厚的气魄。我们仿佛拥有某些昆虫身上交流使用的特殊激素。彼此之间传播同化,然后奋起抱团反抗。在还未完全脱离家庭的庇护之前,还未见识到某种力量的锐利锋芒的时候,趾高气昂地嘲弄种种体制下的限制和社会形态,在批判中一往无前地证明自己的价值。

最近韩寒的《乘风破浪》上映,这部片子让我真的觉得到他从思想上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了。初中时代接触的韩寒,《三重门》,《零下一度》以及后来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我甚至能能隔着书页感受其笔下的寒光。曾经我那样喜欢他的犀利、文字自带锋芒的感觉,完全来自青春期自我标榜的心理叛逆,他作品里颓靡的气息迎合了那些自以为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少年心理。

在青春文学这条路上他无疑是走上了一条险境。有一度,我觉得他这条路走得很成功。后来,我才发现这只是来自青春期群体由共鸣迸发的愤世嫉俗情怀导致。长大后才看到,当时有那么多人批判他。

同时期,人们喜欢把韩寒和郭敬明这两个少年成名的作家放在一起比较。我觉得除了年纪和成名的特殊经历,他们其实没有什么可比性。只能说,我曾经都喜欢过他们。

一部分来自青春期自带的忧伤和无病呻吟。每个人在青春里都觉得自己受了伤流了血,在大片的这一类文学中找到那种"伤痛",然后分门别类归好。他们在字里行间对号入座,很自然地合并同类项。找到的共鸣好像让不起眼的时期一下子光彩夺目起来,打上悲壮英雄主义色彩。

有一个人在这个团体中摇旗呐喊,四周传来一呼百应的回响。从而让他们在一大片共鸣声中确定自己不是孤立在人海外,他们一下子找到了同类,每个人都是英雄,所以那点与众不同又很快被抹杀掉。

然后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看到另一批影影绰绰的人走在这条路上,彼时的他们已经渡过了青春期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那条大河。隔岸观火,少有记得来时的路。他们已经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或是奔赴在谈判路上,等着下一批更加年轻的谈判者。那时候他们成了严谨的法官,指点江山。

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可能算不上谈判,算是不得不吧。要说谈判是因为双方采取了利益交换。世界不再把那些险滩峭壁丢在你面前,而你也不再以锐利倔强去闯世界设置的禁地。

C先生和我未曾谋面,但是我们相谈甚欢。他是一名汽车部件生产流水线的车间工人,可是他在现在的工作中感受到的只有日复一日的倦怠和压抑,周而复始流水线工作让他感觉不到工作的动力和意义。他试图离开现状却又逃不开房贷的重荷。

那天晚上我清醒着一只到凌晨5点钟。我想,从青春期到成熟的分界线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对生活的宽容?对得不到的爱人,待完成的梦想,我们终将宽容;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对跌宕起伏却没有英雄赞歌的生活,我们亦将宽容;那些虚有其表、充斥着无能为力的激烈最终归为真正的妥协。在这份宽容中世界奉上他仁慈的另一面。你展示了软肋,他便奉上一丁点儿慈悲。

但是有没有相过如果你不脱下盔甲又会如何呢?
——The end——



 



    关注 壹叁读书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