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三叔公的六姨婆的九侄女叫什么?】

 

道不尽的是千思万绪,说不清的是辈分称呼。...



大年初二啦
小伙伴们回娘家拜年的时候
会遇到许多亲戚长辈
 
但是大家一年到头见面的次数很少
见面的时候辈分称呼都要想很久
今天校会君就教教大家
怎么样简单地去区分这些繁杂无聊有趣的称呼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辈分
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我们在家族里的“地位”就已经被确定了。因为宗族礼法的影响和传统道德的束缚,古人对辈分之间的称呼是非常严格的。如果叫错了称呼,会受到族人们的指责和批评。
想到校会君不知道多少次叫错了称呼
居然还能活到现在
真是感谢长辈们的“不杀之恩”
(ノへ ̄、)
在中国文学巨著《红楼梦》中,也能找到“辈分”的痕迹。如[林黛玉进贾府]一章里: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去。”先拜见了外祖母,王熙凤来时,贾母戏说称她“凤辣子”便可。黛玉不知如何称呼,不敢造次,待到众姊妹说“这是琏二嫂子”时,她才赶忙赔笑见礼,以“嫂”呼之。由此可见,在封建社会里,也是非常重视辈分,不清楚辈分,身份,称呼一个人时是十分小心谨慎的。
校会君查(wen)阅(du)了(liang)许多资料
简单地归纳了一下辈分称谓
(先上一下一张概念图让你们感受一下)
高祖辈

(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祖辈与曾祖辈

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
(1)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2)祖母:“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
(3)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
(4)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

与父亲相关的亲属

(1)世父:对父亲的兄弟的称谓,现代更多的场合是称“伯父”、“叔父”或简称“伯”、“叔”。古人将几个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别称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
(2)伯母、叔母:是对父亲的兄弟的妻室的称呼。
(3)从父:对父亲的叔伯兄弟可统称“从父”,又可分别称为“从伯”、“从叔”。
(4)姑:对父亲的姊妹可称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称为“诸姑”、“姑姊”、“姑妹”,对已婚者一般都称为“姑母”、“姑妈”,与今不同的是偶尔也称“姑娘”。
(5)姑父:对姑母的丈夫,既可称为“姑父”、“姑丈”,又可以称为“姑婿”、“姑夫”。
(6)表兄弟:对姑母的子的称谓。
(7)表姊妹:对姑母的女的称谓。

与母亲相关的亲属

(1)外祖父:对母亲的父亲,称其为“外祖父”(与今同),又可称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爷”等。
(2)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
(3)舅:对母亲的兄弟,古今均称“舅”,在不同场合,可加上一些修饰或补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4)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
(5)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先秦时称为“从母”,秦汉以来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姨妈”等。
(6)姨父:对姨母之夫称为“姨夫”或“姨父”。姨母之子女也称“表兄弟”、“表姊妹”。
但是这些都是比较官方的解释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是下图的称呼
 如果这些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
还有一个神器
那就是“亲戚计算器”
( ̄_, ̄ )
其实辈分称呼是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活化石”
在那个家族文化浓郁的年代
辈分称呼是联系家族成员的关键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 文化的更新换代
这些传统的文化渐渐地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现在大家对于称呼的问题只是笼统地套公式
老的叫“公公婆婆” 年轻的叫“叔叔阿姨”
难免会有一丝陌生感
其实辈分称呼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
更蕴含着家族之间的情谊
辈分的高低不代表着地位的高低
而是一张“凭证”
你是这个家族一份子的凭证
正值新春佳节
为什么不多一点亲友的沟通
少一些荧屏的流连呢?
那一声看似简单的称呼

其实并不简单

我们时代的发展摒弃了许多传统

但这个我们不能忘记

有它

才有我们团结和睦的家

信息来源:网络、校会宣传部

信息整合:校会宣传部


    关注 华南农业大学学生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