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师谈传统文化 驿路诗踪

 

支持原创

欢迎投稿!!!邮箱:3346432717@qq.com涵元宝塔闻见录文/彭妙艳从潮州府城到省会...





支持原创   欢迎投稿!!!

邮箱:3346432717@qq.com

驿路诗踪
文/彭妙艳


从潮州府城到省会广州,从宋代起,就已辟有上下两路。广汕高速与广梅汕铁路,是上下两路的当代版。两路都从今之揭阳市境经过,留下寥落的文迹诗踪,寻觅这些历史的遗存,难免就会生出诸多联想与感慨。

福建黄公度,是揭阳建县那年即绍兴八年(1138)中的状元。可惜因为得罪了权相秦桧,以至曾被远派为肇庆府通判,代理南恩州知州,于是也就有了不止一回的揭阳驿路之行。这位自号“知稼翁”的失意文人,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留下一些相关而有趣的诗歌。其中一首叫《题瘦牛岭》(瘦牛岭即今揭西五华交界的独山、揭岭),诗云:
自笑年来为食谋, 扶携百指过南州。
时平四野皆青草, 此地何尝解瘦牛。
初读这诗写得有些风趣,可是仔细品味,里面却包含几多婉讽与惆怅。人在江湖,这种心境的产生,其实不难理解。但当然,对于诗人的这种有点违心的借景抒情,后人多少还会给予一定的同情,只是必须“穿越”才能致达了。

跟黄公度同为莆田老乡,并为同榜进士的龚茂良,他的官运比黄公度亨通得多,曾经做过潮州知州、广东提刑,累至参知政事,相当现在的政治局委员了。但后来为谢廓然构害,落职放罢,安置英州(今英德),乾道五年也即1167年卒于贬所。这位大起大落的历史人物,他所写的《题惠来驿》二首,向来被视为潮汕沿海的民俗风情画:
十里来畴际远山, 土膏未动觉牛闲。
行人偏得晴相送, 不道虹霓望已悭。 
晴云欲午常挥扇, 晓雾生寒又着棉。
自是岭南多气候, 日中常有四时天。


跟黄公度“话中有话”的诗句不同,龚茂良的诗歌纯净轻快,活跃着对于海滨风土人情的欣赏情调,显然是其春风得意时期的作品。



紧随其后,又有一位诗人从上路进入潮州的地界,他就是时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本路提点刑狱的江西吉水人、著名诗人杨万里。在那条起伏于山区与平原之间的驿道上,他一路歌吟不歇,先是作《过瘦牛岭》:
行遍天涯意未休, 循州过了又梅州。
平生不惯乘肥马, 老去须教遇瘦牛。


而后又作《揭阳道中》:
地平如掌树成行, 野有邮亭浦有梁。
旧日潮州底处所, 如今风物冠南方。


一直以来,杨万里这两首诗在潮州上路揭阳地段内所写的诗歌,都被视为反映彼时揭阳风光景物的经典。同是题咏瘦牛岭,其意境也与黄公度同题作品迥异。这固然与个人艺术风格有关,更与不同的心态密切关系。杨万里当时身负来潮“平贼”的使命,一班人马,前呼后拥,扬起满天烟尘,与黄公度的落魄寥落,完全不是一回事。



负有南宋骚坛泰斗、江湖派领袖之誉,官至焕章阁学士、龙图阁学士的又一莆田人刘克庄,也曾在揭阳驿路——下路,留下可以称为佳作的短诗《潮惠道上》。其诗云:
春深绝不见妍花, 极目黄茅际白沙。
几树半天红似染, 居人云是木绵花。


与一般诗人的创作有别,刘克庄把眼光瞄注了当时由交趾(今越南)一带引进的木棉树,这就使揭阳驿路有了更新更丰富的意蕴。

当然,几百上千年里,揭阳驿路留下的诗歌,还有许多许多。譬如清代道光五年两广总督所写的鲜为人知的《揭阳策骑》也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历史的也一映象。但是仅仅通过宋人的诗踪,就可给人留下很多的思考。
那是透过诗人眼睛和心灵的动态的历史图景,或者体现着地理气候的奇异,或者体现着民情社风的淳朴,或者体现着生活设施的优化。无论属于哪类情形,从驿路上诗人的笔底,已经可以看到曾经作为流放贬官的荒凉处所,早已焕然一新,风物可标南方之冠。前此的北宋,著名诗人郑侠写过“揭阳繁富州”的诗句,曾有学者予以置疑。如果结合南宋诸家在驿路的观察与描述来看,似乎也就可以证明郑侠并非无据的溢美。“地平如掌树成行,野有邮亭浦有梁”,驿路的符号化、标志性描写,反映特定历史时期揭阳道路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这是改变外人印象的最直接的“焦点”。

当然,如果读者比较留心,不难发现远胜于建设成就的,是揭阳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这是几乎每一位驿路诗人所敏锐感觉到并充分反映到的现象。也许有人以为这天造地设的“意象”,纯属自然而非文化的流露,但是加以深究,或者就可看到天人合一的营造过程。尤其是后村克庄先生乍看轻描淡写的“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绵花”,它所揭示的,是通过驿路连通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海边结出的成果。

没有先人筚路蓝缕的开辟,作为“底处所”的潮州和揭阳,就不可能孕毓出驿路的那些诗情。

这是毫无疑义的。

图片源于网络

其它公众号如转载,请注明来源揭阳读书人




    关注 揭阳读书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