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达荐书:《恩宠与勇气》

 

欧文.亚龙在《直视骄阳》中说“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并不会因此湮灭;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因此我觉得,也许我们可以像对待别的未知一样,认识它才能不在懵懂中畏惧它。...





这本肯.威尔伯所著的《恩宠与勇气》,是在我考心理咨询师期间一位导师推荐的,曾给我莫大的震撼和力量感,我至今还记得合上全书回荡在心里久久不去感觉。以至于之后立即开始组织实施“书香伴我行”书本传递活动,不久后又据此主持了心旅沙龙的“向西而归——让我们谈谈死亡”主题活动。这本书的确带给我很大的启迪和思考,我想,这是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的初衷。



我们从作者开始说好不好?一般而言,我们喜欢上一本书也会愿意了解一下作者生平,少数人也会仅仅因为作者而喜欢一本书。本书作者肯.威尔伯1949年出生于美国,在杜克大学(Duke)攻读医学期间,把研究兴趣从自然科学转向了心理学和哲学,然后读生物化学研究生,一年后他又退学,成为一位自由撰稿人。肯·威尔伯在1977年23岁时发表了《意识谱》,此后他著述不断,迄今已有《没有疆界》、《生活就像练习》、《全观的视野》等20余部著作。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为20多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多个国家。现在被公认是“后人本心理学”的最重要的思想家、理论家和发言人。

这本书的大名《恩宠与勇气》,它还有个小名叫“超越死亡”由此也许大家会了解这是一本让人略感沉重的书。有几个朋友看了一半就告诉我,他看不下去了,这也很正常。的确,当我们面对疾病或死亡话题的时候,可能每个人的反应和接受程度都会有所不同。我在生活中也遇到过看到医院就想绕着走的,甚至体检也是一拖再拖的。还有一些人面对亲人的疾病表现得特别冷淡,好像毫不关心,其实可能也是他的内心还没有做好面对的准备,甚至与之相关的内容也想逃避。不管什么反应都是出于保护我们自身的需要,我们也允许自己有这样的反应。想想看,我们从小到大接受到专门的死亡和病症教育吗?我想大多数的答案是没有,如果你愿意接近这样的主题,那么从这本书开始也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美丽、活泼、聪慧的女子崔雅,三十六岁邂逅肯·威尔伯,彼此一见钟情,于是喜结良缘。然而,就在婚礼前夕,崔雅却发现患了乳癌,于是一份浪漫而美好的姻缘,引发出了两人共同挑战病魔的故事。他们煎熬过五年时间,因肿瘤恶化,终而不治。在这五年的艰难岁月里,夫妻各有各的痛苦和恐惧,也各有各的付出;而相互的伤害、痛恨、怨怼,借由静修与修行在相互的超越中消融,并且升华到慈悲与智慧。在这个过程中,病者的身体虽受尽折磨,而心却能自在、愉悦、充满生命力,甚至有余力慈悲地回馈,读来令人动容。叙述方式也很特别, 崔雅的日记与威尔伯的解说浑然交织为一体,宛如对话、交流、相互解读,使其内心体验成为真实的生命经验。

正如书名所呈现的,这本书打动我的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崔雅的勇气。刚结婚就被检查出癌症,而且还是对女性有特殊意味的乳腺癌,做完切除术以为平安无事,谁知癌细胞很快转移。在这过程中,崔雅不是没有怨天尤人过,她也曾认为上天不公平,发出“为什么偏偏是我?”她也曾想苦究疾病形成的根源,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哪里做得不好才招致这样的恶果,她也一样曾将心里的害怕、不甘、绝望化为怨气向爱人发泄…….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她慢慢地平静下来,借由手术和药物,静修与修行,借由任何能使心灵平静的方式,从开始的怀疑、抗拒、消极到后来的确定、接纳、乐观,整个过程就是她学会跟疾病相处并从中不断学习收获的过程,崔雅病者的身体虽受尽折磨,而心却仍然能保持自在、愉悦、充满生命力的状态,仿佛身体和心灵可以完全分开,最后她甚至可以帮助润泽到其他病友,我至今还记得描写崔雅的死亡的那一段,作者形容就是一滴水融入了大海,既平静又自然。

另一方面则是威尔伯的恩宠。威尔伯无疑是爱崔雅的,这点光是从不离不弃,始终相伴就能够感受到,而他的爱显然又不仅限于此,从崔雅患病开始,威尔伯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以她为中心,以至于自己无法写作和工作。到后期崔逐渐能承受并超越疾病时才得以改善,而长达五年的作息还是为她提供了从凌晨直到深夜的药物和食物疗法,以及当崔雅低谷时威尔伯所起的心灵支撑和引导作用。我觉得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威尔伯的隐忍和成就,崔雅未必能走到那个喜乐和平的新境界。

此外,我很庆幸这本书的真实性,比如威尔伯,面对照顾患病爱人长达五年的重压,威尔伯也有崩溃和委屈的情感,也有过想放弃的念头。而崔雅也走入过“唯我独尊”的误区,觉得我都生病了,爱人的付出和照顾还不是应该的吗?当然在这互相影响、作用、消融的过程中,他们都获得了各自的成长,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状态,尽管过程是艰辛而痛苦的。

本书无论作为讲述抗癌病人的故事,还是作为病人与照顾者的指南,抑或作为一则动人的爱情佳话,或者作为对世界伟大的智慧传统的理解、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死亡与濒死的检视,以及对灵性发展意义的研究,都是极为成功的。有很多人对书本的结局表示不满,认为既然这么努力应该最后战胜疾病才是啊!很遗憾,生活只呈现它原本的状态,有时未必让我们的期待成真,但这不是关键也不是目的。

最后我想用一段话来作为这次推荐的结束:欧文.亚龙在《直视骄阳》中说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并不会因此湮灭;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因此我觉得,也许我们可以像对待别的未知一样,认识它才能不在懵懂中畏惧它。 虽然我们无法预测它的来临,但至少我们可以探讨如何面对,探讨死亡对生命的深刻影响,以及面对它时艰难复杂的心理过程。非常希望这是一个启发点,可以让我们在不可避免面对死亡时,能增添一些勇气,从而更敏锐,更温暖,也更强韧。

晏达,一位生活工作中的随性达人,深信心中一直有心理学的种子,终于2014开花结果,侥幸获三级咨询师和婚姻家庭咨询师资格,不断涉足,从未止步,喜欢沙游陪伴和焦点解决理念、喜欢各种心灵陪伴和促进成长的方式,喜欢跟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


    关注 心旅沙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