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道

 

颜回像

《论语.里仁》篇中,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此...




    颜回像      


《论语.里仁》篇中,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此即中国传统的读书人所传习的忠恕之道,或单提一个恕字,称为恕道。

《论语.灵公》篇中,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恕有宽容之意,古人注重修身,时时关注省查自己,并且能用宽容的心,涵容他人过失。宽容就是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不仅自己的德行可以增长,也能够感化善化他人。

鲍叔之贤管仲相齐

管仲是一代贤相,富国强兵,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史记.管晏列传》中记载,管仲年轻的时候,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牙始终善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

齐国发生祸乱,管仲、鲍叔牙各侍其主。齐桓公立为国君后,鲍叔牙识得管仲有治国相国之才,力荐“囚徒”管仲,成齐桓公大业。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然而,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其福报延绵彰显于后世,这不能不说是因为鲍叔忠恕、容人的美德啊!因此,天下的人多不称赞管仲之才,反而多赞美鲍叔知人之才。



齐桓公问管仲。《御世仁风》(明万历四十八年凤阳刊本)插图。

布衣宰相 忠恕二字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 北宋名臣范仲淹次子,天资过人。早年侍亲不赴任,父亲殁后才出仕知襄邑县,宋哲宗时拜相。从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宽厚待人,爱民如子,故人称“布衣宰相”。

范纯仁出任庆州知州时,正遇饥荒,自行决定放粮赈济灾民。有人指责他保全救活的灾民数字不符合实际,宋神宗下诏派使臣来查办。正遇上秋季大丰收,百姓高兴地说:“您确实是救活了我们,我们怎么忍心连累您呢?”昼夜不停地争着送粮归还。等到使臣到来时,常平仓的粮食已经没有亏欠了。

范纯仁调任齐州知州,齐州的民俗凶暴强悍,百姓任意偷盗劫掠。有人主张严厉处置。范纯仁说:“宽容出于人性,如果极力严惩,就不能持久;严惩而不能持久,以此来管理凶暴的百姓,这是造成刁顽的方法啊。”有一处掌管刑狱的衙门常常关满了囚犯,都是犯了盗窃罪行的屠夫商贩,关押在这儿的目的本是督促他们赔偿,但官府怕他们作乱,往往会关押到他们因疾病死在狱中,还认为是为民除害。范纯仁说:“依照法律,他们罪不至死,却因这样的作法而

杀死他们,这难道是依法处理吗?”他将这些盗窃罪犯全部叫到官府庭前,训诫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就把他们释放了。一年后,盗窃案件比往年减少了大半。

亲族中有向他请教的。范纯仁说:“只有勤俭可以帮助廉洁,只有宽恕可以成就美德(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请教的那人将这句话写在座位旁边。

范纯仁曾说:“我平生所学,唯得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离此也。”又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忍经 .劝忍百箴》)

也就是说,范纯仁认为他一生学习,所得到的只有忠、恕二字,这二个字一生也用不完,他在朝做官侍奉君王,接待同僚朋友,与亲戚宗族和睦相处,从来没有一刻离开这两个字。范纯仁也告诫后辈:“一个人即使笨,他在指责别人时总是很聪明;一个人即使聪明,宽恕自己时总是昏庸糊涂。你们应当用指责别人的心来指责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这样,就不用担心无法达到圣贤的地位了。”


    关注 曦晖德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