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联盟 . 悟】第五十四期:层次越高,活的越简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个短篇故事——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效甚...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个短篇故事——

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效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可想到天使的话又拼命地再往前跑⋯⋯

有人告诉他,你该往回跑了,不然你就完了。可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享受。最终,他心衰力竭,倒地而亡。生命没有了,土地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

被物欲左右的人往往只有小聪明,层次较低。他们没办法拒绝享乐与奢靡,没办法抗拒所有肤浅的事物,所以他们不能静心静气的去学习,故而人生也只能止步于此,无法再上升一个层次。

人们常常被物欲左右,殊不知:朴素,简单,是抵制肤浅与浮躁最好的方式。
 
周润发已拥有十数亿港元家产,但生活依旧朴实节俭,出门坐公交车地铁、亲自到菜市场买菜。他奉行“家有黄金万两,不过一日三餐,家有良田万顷,不过只睡三尺宽的床”。心灵朴素,才不至于让自己慌乱、浮躁。

享受一些真正简单而可贵的东西,例如,阳光、空气,才更能体味人生的真谛。

王莽身居高位,却从不以自己为尊,总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在民间深受爱戴。

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驾下的名臣。他不但以勇于进谏、监察朝政而名垂青史,最可贵的是他一生崇尚节俭,持身清廉。

陶渊明辞弃归隐,住在一个宁静的村庄,因此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独立人格;周敦颐拒绝官场腐败,才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洁身自好;王冕淡泊名利,留下了“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佳话。

当一个人能透过纷呈的世相,探知到内在的本源时,那种真正大彻大悟的心境,便是素简。层次越高,活得越简。

爱因斯坦从来衣着简朴。朋友再次提醒他,快去做件像样的大衣,以便与自己的身份相符。他却笑着回答说:“即使穿得更随便些,同样也会有人认识我。”

素简源于优雅的自信。一个人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行事、作为,这是需要底气、底蕴的。只有一个充分相信自己,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的人,才敢于向人坦露自己的的真面目。

中国著名作家杨绛向来生活简朴,别人家都装潢精美,可在她生活了近40年的家中,多年依然是水泥地面,从不修饰。

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两人各一把。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

李清照夫妇二人勤俭度日,常典当衣物,买一些碑文古迹,回家研习。并且给自己立下规矩:不吃第二道荤菜,不穿第二件绸衣,更不置办贵重饰物。

外在形式越简单的东西,智慧含量越高。因为它已经不再依赖形式了,必须依靠智慧。

周恩来有一套睡衣和睡裤,颜色都褪光了,可还是穿破了就补,一直穿到他逝世。他一条浴巾用了20多年,正反补了14块补丁,住院时,还把它当枕巾。一顶帽子都破了,他还舍不得扔掉。一双夏天穿的黄颜色的皮凉鞋,一双春、秋、冬穿的黑皮鞋,穿了20多年,修补过多次,却依然坚持不换,工作人员几次给他换鞋底,都是利用他睡觉的时间修理的。

过素简的生活,能专注,能擦亮敏感度。追求学问是积累、增益的过程。而知识越多,追求的则会越简。

亿万富翁刘永好穿衣很简朴,他根本不注重穿着打扮。他不穿西装,身上永远穿着T恤衫和牛仔裤,加起来不过几十块钱,脚上穿的皮鞋也顶多就一百多元。

 



    关注 德颐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