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 电影沙龙

 

第20期电影沙龙:你思考过死亡吗...

第20期电影沙龙:《入殓师》
生和死是每一段人生旅途的开始和终结。也许是因为我们见过了太多的“生”,还没看到过很多“死”,很少思考过什么叫做死亡,死亡又意味着什么。所以,我们总是表现出对“生”的欣喜,对“死”却是忌讳。

记得《论语》里面讲了一个典故:孔子的学生季路问老师关于鬼神的事情,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通常的解释是,都不知道如何活着,怎么去知道死亡这件事情呢。

的确,古人物质条件有限,所以寿命不长,人们在相对现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死去,好好地活着的时间尚且不够,无怪乎孔子说没有必要去想死亡的事情了。

物质条件的进步,文明的发展,让人们活得越来越长,也越来越追求生活得坦然和透彻。

死亡作为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何看待它,也应该是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的一部分。我想孔子的话其实应该反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

导演: 泷田洋二郎
编剧: 小山薰堂
主演: 本木雅弘 / 广末凉子 / 山崎努 / 吉行和子 /笹野高史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08-09-13(日本)
片长: 130 分钟
又名: 礼仪师之奏鸣曲(港) / 礼仪师(台) / 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台) / 为逝者送行的人 / 纳棺师 / Departures / Okuribito
 
获奖情况:
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外语片
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亚洲电影
第3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影片
简介
小林大悟(本木雅弘 饰)是一个交响乐团的大提琴手,经历了4个月的演奏,乐团解散。他不得不面临失业和购买大提琴高昂的债务。

于是,大悟与妻子美香(广末凉子 饰)搬回山形老家,过着清贫的日子。某日,一则广告吸引了大悟的注意:NK代理公司,帮助旅行,高薪短工时。

大悟来到NK代理公司面试,社长佐佐木生荣(山崎努饰)二话不说就决定聘用大悟,但却对工作内容避而不谈。

在大悟的再三追问下,佐佐木社长终于道明:是入殓(日语Nou Kan)工作!他接受了这份工作,在经历了心理上的不适和犹豫,妻子和朋友的不理解之后,他获得了一种新生....
剧照


观影影评
弥音

特别喜欢的一部日本电影,影片中的泪点很多,看完觉得很感动并且有所思考。在中国其实死亡是比较避讳的一个话题,人们往往不愿去提及。可是这部电影却用入殓师这个职业作为切入点来向我们讲述死亡,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很温柔很温暖很细腻。为老奶奶穿上长筒袜,为儿子梳好头发,为妻子点上口红,为澡堂奶奶系上黄丝巾等等一系列的举动,入殓师用他的专业告诉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应当被尊重直到生命终止。死者已矣,入殓师更多的是给活着的人予以慰借,让他们了无遗憾的送走亲人。编剧很巧妙的把男主设定为一名大提琴手,因为不得不提的是剧中男主用大提琴演奏的曲目真是好听极了,也为本片增色不少。从一名大提琴手到成为一名入殓师。在佐佐木社长的“威逼利诱”下,男主小林在困境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最终得到了妻子和朋友的认同。影片最后以与父亲冰释前嫌,亲手为父亲入殓,迎接自己即将出世的孩子作为结尾,这也是导演想向我们传达一种重生的讯息。整部片子的基调积极阳光,叙事唯美温暖,细节刻画用心细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

回家

入殓师给我带来的一个触动是片中描述的人类职业中的仪式感,入殓师靠着一套严格的程序,彰显对生命的尊重,老奶奶靠着对温泉生意的坚持,维系邻里之间的情感纽带,无不体现出“仪式感”及背后的人类情感的承载和维系。

另外,关于死亡,我有一句很喜欢的话和大家分享,各种道理虽然说不明白,只是觉得句子很美妙——死亡就是回到了我们出生前的状态。

小颖

第2.5遍看,一句话一直在脑中循环--愿每个人都被世界温柔相待。人降生于这个世界时都是单纯,美好,希望蓬勃的。而每一个人也可能因生平经历而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企业家,太妹,异装癖,老板娘,渣男等。作为入殓师的社长和小林大悟在面对形形色色的往生者们时,用敬畏、庄重、温柔,善待的态度,让生命回归生命本身的样子,让往生者在生命静止的时刻保持最后的体面,平和。慈悲之心,让人动容。

春晖

很佩服编剧的功底。影片通过死亡勾勒了很多人生百态。对死亡的态度很多,有悲、喜、愤怒,这种人性细腻的勾勒和抓取很完美。

小邰

很喜欢电影里面把逝者翻译为往生者。映像深刻的两个画面:一是,小林的女同事自己不愿再去面对被自己抛弃的儿子,却请求小林一定要去看望小林父亲遗体。这里有一个遐想的空间,小林的父亲在失踪的几十年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经历,是不是也和她现在一样呢。二是,电影中每次有生命的死去都会出现的天鹅起飞的画面,寓意往生、迁徙。

戴眼镜的姑娘

我从电影里面看到的是“认同”:丈夫对妻子最后的认同,儿子最后对妈妈的认同,妈妈对儿子的认同,妈妈哭着对女儿的不认同等。死亡能让人原谅很多事情,但是,为什么要等到死亡呢,为什么不能在生命尚在的时候对别人多一些宽容和包容。

希阳

我想聊一个老话题:向死而生。其实影片中不断在沿用这个视角。当社长、小林每一次给一个“顾客”行使自己的工作,其实都是在面对一个人,家族中一员的离去,面对他的生前所有的一切,朋友,家人,还有自己的生活刘留存的记忆。这等重大的职业感,难怪小林或是任何一个普通人会承受不住如此的压力。通过这一部电影,我意识到每一个人都结局都是死亡,那我们为什么不去尽力过好每一天,向死而生,将生活中每一次相遇都视作上天带给自己的一次缘分,将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次接触都视作人生当中的最后且唯一?我想,那样我们在深夜里入睡,就不会留有任何遗憾了吧。

林彬

导演和编剧融入了很多元素,温情、文艺、好听的音乐、幽默的剧情。有几个镜头感悟特别深刻:女儿给死去的父亲脸上印唇印、孙女给去世的奶奶穿长筒袜。有很多事情为何要等到死去才去做呢,为什么我们要把遗憾留到最后呢,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眼前人。

Ritta

敬佩日本人对某些细节的把握,在传统上日本人是很忌讳死亡的。有三个方面的体会,一是死亡的距离:小林对死亡的态度从最开始的犹豫、抵触、到接受和认可,以及熟悉的人、亲人的死去,让不理解他的人亲身经历了他作为入殓师的工作。这是个离死亡越来越近的过程,也是一个接受死亡和接受入殓师这个职业的过程。二是珍惜当下。三是言行一致:小林做到了坚持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即使妻子反对、朋友质疑,最后终于得到了理解,也找到了内心的意义。

奥利奥赫本

影片中,入殓师对待往生者温柔细致的态度,和人性化且完整的流程,都很是让我感动。从事这份职业的人,即使不被世人认同,也坚持从事这份工作,手手向传的将这份职业传承下去,让往生者美丽从容的离开这个世界,而不是随便抬进棺材里,喝点水就这样上路,这非常值得尊敬。除《入殓师》之外日本有许多讲述不为认知的小众职业的电影,如《编舟记》,如《哪啊哪啊神去村》,不仅仅只是科普这个职业,让人们简单的知道这个行业,更是将其带入一个故事中,讲述其中的人文精神,让人有所感悟。而在《入殓师》中所讲述的生死观及对待往生者的态度,值得我们去思考。

船长大叔

好看。除了不想活过65岁,对自身的死亡没有太多的思考,可能是想到某位亲人才激动不已。人的死法有很多:上吊、车祸、老死、疾病、战争、地震、被杀、行刑,甚至走路摔死,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所以,现在,有想说的话就说,有想见的人就见,有想做的,也都去做吧。

Tree

本片有相互支持和理解的爱情、从恨到和解的亲情、梦想的放弃和人生意义的选择,不过这些都没有对死亡这个话题呈现来得宏大。电影开头乐团演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蕴含了对生命之宏伟的赞叹和对死亡即是永恒的诠释,暗藏主题。每个人对死亡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思考过,有的人还没来得及思考,相信看完这部影片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死亡对于逝者来说,并没有意义,因为他们的生命已经终结,意识已经不再。但对于生者来说,这是逝者留给生者最后的记忆。正因为是最后的记忆,所以才显得可贵和值得留恋,这也是入殓师这个职业的意义:找回失去的亲人,赋予他们永恒的美丽。死,是生的终结,也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思考了,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活着的时间。社长用美食表达了对死亡的豁达和对生的热爱,小林看见了鲑鱼洄游到出生地产卵后死去的轮回,还有电影中不同的死亡成了对生之困惑的和解。无论贫穷、富有、悲伤、愤怒、悔恨,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
观影现场




经典台词
我打算迎来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但卖掉大提琴时,很不可思议,觉得很轻松。觉得被一直以来的束缚解放了。自己以前坚信不移的梦想,可能根本不是梦想。

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赋予它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在分别的时刻,送别故人。静谧,所有的举动都是如此美丽。

我只想让你做普通的工作。普通是什么啊,谁都会死的吧,我也会死,你也会死,死本身就是很平常的事。

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下一程,正如门一样。我作为看门人(火葬师),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说着,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

◀ 主持人:弥音

◀ 影评人:tree&回家

◀ 地点:冷杉欢腾影城

◀ 整理记录:tree

◀ 编辑:辣辣
电影沙龙,多视角下,提供一部电影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里是电影热爱者的聚集地。
在这里,我们观电影、观世界、观自己。
请相信,世界很大,我们总能在这里找到相似的彼此。
2017,欢迎加入我们,一起来造梦。
城市空间咨询QQ群:171084623,加群口号:电影沙龙,我来了。
参加现场活动,加入电影沙龙微信群。


    关注 无雨之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