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 我在上学路上

 

我站在这片土地上 x0a它默默地与我告别...



一别故乡远

归途烟尘满

 


读毕同乡作家潘采夫的《十字街骑士》一书,儿时的回忆一下子涌到心头,挥之不去,于是提笔记录一下碎片般的一些或美好或滑稽的时光。小时候的趣事两天两夜也说不完,我想法突现,想写写上学路上。

故乡在黄河边,也有如书中所写的十字街,东西南北四条街向四处延伸。我家在东街,自家经营一临街小商铺,自我记事起门前便有两棵槐树,夏日里亭亭如盖,树荫下多有邻里聚坐,聊着鸡毛蒜皮的琐事。

小学校在北街的最北头,再往北就是一望无边的麦田了。北街并不是直的,修路时一座老庙斩断去路,乡里人敬畏神灵,只好绕道而行。庙里供奉一条四只眼睛的大蛇,我并不知道是何方神圣,只是觉得神圣而可怕,自始至终不曾进到庙里一次。倒是有许多乞丐会在庙里过夜,甚至会吃食庙里的贡品,但未见追责,我至今为这份温情感动。
 
六岁上一年级,需要自己带小板凳。我们几个熊孩子不安分,每次上学放学路上,总会玩骑马的游戏,颠着自己的小板凳,磕磕碰碰走过破庙,走到木匠门口,偷几块木条做武器,一个学期下来,颠坏的小板凳不计其数。

稍大一些的时候,就更加不愿意好好走路了,哪里有草走哪里,哪里有水走哪里。夏天一到,几个便跟着高年级的大学生们下到另一条小路旁的水洼里,衣服也不脱,嬉戏一番,短袖裤衩一干,就蹦跶着去学校了。我不会游泳,印象中只跟他们下过一次水,刚走到一半,看到水中有东西探头,定睛一看,是条水蛇,一大群光屁股的小孩儿便踉踉跄跄跑到了岸上。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还是觉得滑稽,又觉得多了些什么。

下雨的时候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庙旁的路毁坏不堪,经常被轧出车辙印,一下雨便积满了水。每次穿着皮靴从那儿经过,总想试试深浅,结果可想而知,鞋里被灌满了水,回家又要挨骂。如果是在夏天下雨,街上还会有成群结队的小青蛙,还会有蚯蚓出没,这对小孩子真是如获至宝一般,最后搞到一身泥水,又是一顿臭骂。
 
这样的日子到了四年级,我们转到了西街以西的乡一中,和初中生一块学习。这条路变得更长了,沿路一直向西直到出了集市,走过大片麦田,在麦田与麦田之间,有几栋残破的小楼,那便是学校了。关于在这所学校的两年,所剩的记忆并不多,大多是残破的。

有一段时间,上学路上经常见到一个长发的傻子倒拿着报纸口中念念有词,大人多半会避而远之,可我们却觉得这人有趣的不得了。我们和他谈天说地,满口胡言,我们互相称同志,去上学了便互相道别,活像一出滑稽剧。一次上学途中看到他在路边的小水沟里徒手挖淤泥,便问他干嘛呢,答道:我在为社会主义做贡献呢!随即哈哈大笑,我们也跟着笑。那人虽然智力有障碍,却不妨成为我心目中有趣的人。

中学时我考到了县城一所没落的学校,每月坐一个多小时的班车回一次家。意义上中学的见闻已经不属于我那片小小的故土了。如今我来到省城读大学,不知多久才能回一次家,当我逐渐成年,便开始慢慢怀念。

又或许,当我第一次坐上离开小镇的班车,怀念已经开始了。
END
文字/盛振远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关注 竹浅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