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舟记》到建水紫陶,陈学和他的微观世界

 

陈学老师传承着这门技艺,只不过载体不是果核而是来自建水的陶泥。...

点击 “ 蓝色” 关注
陶韵文化
陈学
男,汉族,1970年10月19日出生;

1992年进入个旧云南锡工艺美术厂工作,从事锡工艺品的设计制作;

1999年参与云南大型青铜器(金碧宝鼎)是制作;

2000年在建水朱家花园创建个人工作室,从事微雕.主要作品有;在25毫米乘10毫米的象牙上雕刻孙子兵法全文共计6000余字;

2004年底开始接触建水紫陶,尝试紫陶茶壶的设计与制作,师从建水全体紫陶艺人。

说起陈学老师,就会联想到微雕,微雕可是一门老祖宗传下来的绝活。说到这微雕可不得不提及一篇高中时学到的课文《核舟记》。顾名思义就是在果核上进行细微的雕刻。



魏学洢《核舟记》节选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陈学老师传承着这门技艺,只不过载体不是果核而是来自建水的陶泥。














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小楷书写,采用传统建水紫陶刻填工艺,共计368个字,圆筒为体,银质提梁。









精雕细琢,丝丝入扣,于细微之处见其精妙。









陈学老师的作品本就不多,红泥的作品更加稀少。画的是风逐残叶,鸟倦知还。









断简残帖,荷花小叶,丹青笔卷。









功名利禄扇外尘,云山秀峰自逍遥。
松下品茗,论道修禅。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见微知著,精于求精”陈学亦如此,用双手讲述他不一样的微观世界。
忆往昔
如果有幸见到他,应该握一下他的手
陈学来了


图丨陶韵文化

文丨来源网络


>>>质乃居先·诚业为本


    关注 陶韵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