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普及贴】当我们在谈论“支教”,我们在谈论什么? 论坛专题

 

我们要谨慎留意每个做支教的人或组织是带着什么样理念在做支教,又是怎样达成这些理念的。...



[前言]自2006年起我和“支教”打交道有10年,经历过志愿者、管理者和培训师等多种身份,一直面对诸多质疑,虽曾无奈想跳出“支教圈”,却最终返航决定要死磕,以期引领支教生态开创新局面。在通往这个目标的路上遇到很多挑战,其中有一个就是——很多人都在谈支教,但还没搞清楚自己说的“支教”是什么。就像当年很多人谈“社会创新”,却未必懂自己在谈什么。为此,Aha社会创新学院的创始人顾远老师撰文《当我们在谈论社会创新,我们在谈论什么》,这也是本文标题的灵感来源。我仅用有限的资料,总结一下“支教”的内涵与外延,算作支教普及贴。

2015年10月,明星江一燕支教八年的故事开始流传;11月,因为2亿元婚礼被热炒的黄晓明也用“支教”的标签为云南白药做了广告……很明显,“支教”一词仍有热度。只不过,这种热度夹杂着一些否定和质疑,比如网络上被多次疯转的《叔叔阿姨请你们不要来支教》就是一篇反对支教的文章,还有很多职业公益人,也对支教颇有微词,甚至有的人很不喜欢“支教”这个词,但这背后有个很关键的问题需要澄清,就是大家所谈论的支教是什么。



“支教”一词的缘起

我找不到任何关于“支教”的权威定义,但我认为李英强先生在博文《教育沉疴已久,支教亟需革新》中的描述比较贴切:我不知道“支教”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也没有做过词源学意义上的考据。但就这个词本身看来,和“支农”“支边”等词是亲属关系,都属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救济模式。笔者也认为:支教一词最早应该出现在国家政策文件中,号召群众到贫苦落后的地方“支援教育”。所以,有的人曾把所有关于乡村教育的公益组织统称为“支教组织”,多少是从这个含义出发的。

笔者推测,最初的“支教”并不包括民间的志愿者参与,而是指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临近毕业选择到偏远山区谋职就业,和当年的“知青下乡”及近年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很接近。但“支教”一词含义随着民间志愿者参与开始有一些新的变化。民间参与的支教,通常会加上“义务”或“志愿”二字,突出是“无偿的”。

据笔者了解,90年代起就不乏大学生自发去到贫困地区学校做支教,2000年前后相对多起来。历史较久的大学生支教行动“灯塔计划”(广州)和“西部阳光行动”(北京)是分别在2001年和2004年正式启动的,同时,2001年起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催生了大量“支农调研社团”,他们也是当前乡村支教行动的主要参与者。另外,因支教而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称号的徐本禹在2004年得到了大量媒体报道”。这些事件刺激了更多的大学生和准大学生加入支教行动中。可以说,2004年之后“志愿者支教”伴随民间行动兴起和媒体报道增加变得“流行起来”,“支教”一词的含义也变得更丰富了。人们开始把所有志愿者参与服务弱势儿童的教育教学的工作都统称为“支教”,它包括到打工子弟学校的平时代课、周末兴趣班、冬夏令营等,也包括到身心障碍儿童中心服务,以及到偏远乡村学校开展长短期不等的志愿服务。



“支教”的几种分类

1

按时间:长期支教与短期支教

西部阳光基金会自2004年起,运行历时1个月左右的大学生寒暑假的短期支教项目,直到将其推动孵化成立新的独立机构——益微青年。2005年起开始有少量的长期志愿者参与支教,2008年正式启动长期志愿者支教项目。在西部阳光的定义中:长期是指除寒暑假外,志愿者连续驻扎在支教学校超过一年及以上。非长期的都算短期,包括大学生每周到城市周边的打工子弟学校开展一次支教,虽然他们可能会最长坚持两个学期,但因为没有连续驻扎,都算短期。

大学生短期支教,也是 “假期支教”(暑期支教或寒假支教),通常的定义为: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乡村开展的不超过40天的假期支教行动。很多人会力挺长期支教,反对短期支教,理由是陪伴孩子时间太短根本无法带给孩子任何影响。但也有人认为短期支教也有其独特优势,比如长期支教志愿者即使一年时间也完全无法做出实际改变,反而可能因为介入更深而有更多无奈、无力等,这也许会浇灭很多行动者的教育理想,但短期可能会激发出更多教育理想和成就感。笔者认为投入的时间不同就需要有不同的目标定位,而不是一概而论。比如,短期支教更需要绕开主课教学,做成补充素质教育的夏令营;而长期支教则需要在主课教学内尽可能多地加入素质教育内容。

目前,开展短期支教的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有——益微青年的西部阳光V行动、华桥基金会的走向西部、灵青中心的春晖使者行动、萤火公益的大学生假期支教、灯塔计划的服务学习等,还有担当者行动和满天星等阅读推广机构的阅读夏令营(目前这些机构都倾向于淡化支教一词,而替换为“夏令营”)。

长期支教的民间公益组织有“我们的自由天空”(白领半年)“绿之叶支教”(半年)“好友营”(半年/一年)、“为中国而教”(两年)、“美丽中国”(两年)、“天使支教”(一年)。此外,长期支教的官方计划有以高校为主体的研究生支教团(支教一年保送读研政策),以及大学生西部计划。

2

按距离:远程支教和就近支教

这种分类算是大学生社团的发明,如果去高校所在城市以外的省份和地区,路上的时间超过1天都算远程,而距离较近的地区算就近支教。这样的区分对他们招募志愿者工作很便利,因为有的大学生喜欢利用寒暑假走到更远的地方,也会有大学生先通过在城市周边的工作参与进来。很多参与“远程支教”的大学生,如之前有就近支教的经历会被优先录取。也有的学生社团会把寒暑假的远程支教称之为“长期支教”,但这个说法并不普遍。

3

按地点:跨省支教、本省支教、返乡支教

这种分类主要依据是假期支教队的实施地。跨省就是去高校所在省份以外的地区去支教,很多学生都希望挑战自己、顺便旅行开拓视野,长途硬座火车的经历成为很多学生难忘的记忆。跨省支教需要耗费的资金和体力较多,而本省支教则代表在本省辖区的偏远乡村去支教,这些学生希望减少路途的劳顿和交通费,将更多的时间和经费用于活动。

当然,还有一种特别值得提倡的是“返乡支教”,即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同学们自发组织起来,利用寒暑假期回到自己家乡做支教。返乡支教的优势是大家都提前熟悉支教地的情况,提前筹备起来比较充分,节省费用。但同样有挑战的是,大学生要能够调动自己的家长、亲属来支持自己,原生家庭的意见对大学生的决策有很大影响,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家庭不支持,他们感觉“压力山大”。相反,他们去做别处的“外来和尚”,反而更有自主权和成就感。

4

按志愿者身份:大学生支教和白领支教

支教志愿者的主力军是大学生,在校大学生多数会参与短期支教,也有少数休学参与长期支教,还有的毕业后参与长期支教。但长期支教中,白领辞职要比休学在校生参与人数多。也有的企业组织员工参与短期支教,或者白领自发利用假期做支教等。除“为中国而教”和“美丽中国”的项目定位是招聘应届毕业生支教外,其余民间组织的长期支教项目都倾向于选择有工作经验的白领辞职参与者。因为他们的社会经验更成熟,更能适应艰苦物质条件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5

按内容:科学支教、艺术支教等

根据内容的分类不具有普遍性,因为很多支教活动中,志愿者提供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但有两类会被突出提及,即以科学课为主的科学支教,和以音乐、美术等为主的艺术支教。我所知,桂馨基金会和乡村少年科学营(ESS)都是开展科学课为特色的,深圳启爱就是专注做“音乐支教”,用音乐陪伴所谓的问题少年及其他困境儿童。



“支教”一词的几个兄弟姐妹

很多教育者都不太喜欢“支教”这个词,特别是对“支”这个词持保留态度。因为“支”这字让“支者”和“被支者”之间有了一种高低之分、强弱之分。李英强也在博文中提到:“支”这个动作的对象,往往是给定的;动作的主体也会丧失主体性,往往是被动员,被命令的。“农”“边”“教”也不具有独立的主体地位,他们想不想“被支”,很少被考虑到。“农”“边”“教”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些更重要的问题往往被“支农、支边、支教”遮蔽了,或者被粉饰得模糊了。

于是,行动者们也期待提出一个新的词语来定义和彰显自己的不同。

义教
在广东及香港地区,对于志愿者支教的更普遍说法是“义教”,对于志愿者也称呼为“义工”。我所熟悉的广州灯塔计划,就使用的是“义工”和“义教”。相对于“支教”,“义教”显得更亲民,也规避了对“支”的争议。并且,“义“更带有民间性和无偿性,更符合志愿属性。
新支教
李英强先生在2013年有两篇博文提出“新支教“一词,鼓励青年人要从全人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的视角去追寻教育创新,不去强调应试导向,而是侧重人的发展和成长。他将那种帮助学生补课,或者直接充任代课教师的支教称为“旧支教”。“新支教”一词一度在春晖论坛引起一定讨论。
乡村夏令营
2014年,伍松先生在一次大学生自发组织的论坛上发出倡议:“大学生短期支教”(包含暑期支教和寒假支教)的名字,改为“乡村夏令营”(及冬令营)。理由是:很多公益伙伴和益友,已经知道这个项目并不是去支持教育、支持教学、支持教师,而是“乡村孩子的夏令营,大学生的成长营”(萤火的口号)。但更多的人一听到“大学生短期支教”这个名字时,头脑中立刻就是——大学生在讲台上讲,乡村的孩子们在座位上拿着课本听——这样的第一印象。即使是“新支教”的表述改得也不彻底。

伍松希望:全国大学生、媒体、舆论逐渐把“大学生短期支教”还原为“乡村夏令营”(及冬令营),这样,今后有志于此公益行动的大学生们,就很难再钻回到 “支教”“补课”的套子里去。目前,几个“短期支教”的公益伙伴去2014年11月举办过“乡村夏令营共识研讨汇”,并开始自觉凸显“夏令营”一词。益微青年在2015年里已经大量应用“乡村夏令营”一词,并提出“非常1.2.3”的夏令营理念,提出“引领10万大学生将支教转向乡村夏令营”的战略定位,举办首届乡村夏令营发展论坛进一步扩大“乡村夏令营”的影响。
资教
资教是“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简称,是湖北教师队伍中出现的一个新称谓。湖北从2004年开始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一批“资教生”应运而生。每年都有一批应届本科毕业生被选派到农村乡镇中学任教。父母心公益基金也提倡 “资教”理念,即不倡导大家去做报酬的或低补贴的志愿者,而是民间募款用于提供和当地教师工资水平相当或较高的薪酬,聘请教师上岗。



“支教”价值争论被后的假设

尽管有很多衍生说法,但“支教”目前仍旧是大家比较通俗能懂、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至少它能做到让人们将其和公益、志愿、教育联系到一起。笔者认为教育资源不均的情况长期存在,所以,民间志愿者主动参与去促进教育平权是非常值得去鼓励的。所以,“支教“是一件长期事业,必须提倡和鼓励更多人参与进来。我们无须再花时间讨论“是否应该支教”,而应该讨论的是“做什么样的支教”“怎样做支教”,所以,我们要谨慎留意每个做支教的人或组织是带着什么样理念在做支教,又是怎样达成这些理念的。

1.你所理解的教育是什么?笔者认为,支教出现的种种质疑主要来源于大家对教育目标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比如有的人把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把学习等同于上课,而懂教育的人都坚持“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生活,为了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知识传递和上学只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但“支教”的确给很多“教育外行人”一种支援教育、支持学校、支持教师的印象,甚至包括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上课的直观感觉。某些支教人只是换种身份和途径去鼓吹“一定要走出大山”“考大学才意味着成功人生”等单一价值观时,这样的理念本身就与真正的教育不符,因为假设大家都相信这种成功学,那么也仅1%孩子读了大学(成功),99%的孩子就会因为无法上大学认定自己是“失败者”,即使那1%读大学生的孩子,也未必真得就体会到成就感,反而透支了很多人生幸福感、自信心,到了大学面对学历贬值、毕业即失业的风险。相反,支教人作为教育的社会提供者,何不利用体制外的空间优势,为儿童提供学校教育无法体验的面向未来的“营养“,但提供的时候务必不要把自己当权威,而只是让孩子看到更多可能,最终鼓励他自己做出选择。

所以,我们去“支教”时,必须要审视两个字背后的教育假设:首先,你所理解的“支”是否是一种带有平等心态、多元价值、需求导向的服务,而不是一厢情愿的救世主定位。其次,你所理解的“教“,是否是回归教育的本质,侧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儿童为中心以激发和点燃为宗旨的教育,而不是单向灌输。

2. 支教效果与理念正相关,与时长非正相关

有人评价支教效果的好坏,会单纯从支教的时间长短做依据,笔者认为这有点想当然。坦白讲,如果是错误的教育方式,那么这个教育过程越长可能对孩子的“伤害”越强。今天教育失败案例不仅仅发生在有些长年执教的教师身上,也常常发生在秉持错误教育理念的家庭中。很多好孩子,就是被家长花很多时间和很多钱给搞坏的。所以,我认为只有在儿童本位的教育方式中,教育的时间越长才会越好。

同样,教育是点燃、是启蒙、是开悟,是解放。只要是符合儿童需要的教育内容和过程,时间再短都是有价值的。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儿童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学习。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我们在成长中总会被某个人、某件事、某句话点燃,开启一个重要里程。哪怕是一个人我们只见过一面,或者只是通过媒介了解到,哪怕只是一本书、一张图片,那种心有灵犀也会让这个瞬间化为永恒。我相信,一个支教人带有勇气去回归教育本质,为儿童创造更多的瞬间永恒,教育的成果已然发生。我认为,教育的时长是和儿童自主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有关,评估教育者的成败,要从其是否鼓励和激励这种自主学习入手。

3.乡村教育个体改变和乡村教育体制改变是两码事很多人认为支教毫无意义,其假设是只有体制改变才是有价值的。但也有认为任何民间自发的教育补充、创新实践都是有意义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重要的,哪怕只有一个孩子的生命被点燃和激励都是有意义的。而所有的学习都是靠儿童自己完成的,我们能做的只是给孩子更多认识世界和发现自我的机会,创造更多可能性。所以,当我们带着爱和信任,在尊重儿童权利的前提下为孩子创造了不一样的”体验“,教育者的使命也就达成了。支教,并非是为了寻求乡村教育体制的瞬间改变,而是在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时,让更多的乡村教育的个体获得积极改变的可能。

4. 支教过程中是双方受益,但志愿者受益最大

支教的目标当然首先是儿童受益,从这个目标出发,志愿者自身就需要有很多学习、训练、设计和反思,志愿者要比儿童学习得更多。无论长期支教还是短期支教,志愿者的受益必然是最大的,而且志愿者付出越多、儿童受益越多,反倒是志愿者受益更多。教育过程中受益对象不必须是“要么是儿童、要么是志愿者”的单选题,儿童成长和志愿者成长完全是支教项目中一个硬币的两面,在机构传播中突出哪一面要看每个主办机构的自主选择。只是,突出儿童受益的机构会更容易赢得一致好评,而突出志愿者成长的机构要面临很多道德质疑——凭什么拿儿童当工具去实现志愿者成长呢?我相信提出这个质疑的朋友必然有一颗捍卫儿童权利的使命感和正义感,但我认为,首先真理往往如此:“老师要比学生学习更多”“施比受收益更大”。其次,带有学习者的心态去服务儿童反而更真诚、心态更平等。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而去帮助别人,这不仅不会让我把服务对象当成工具,反而更加感谢TA给了我一个成长的机会。我相信:一个幸福的公益人,不觉得自己在牺牲和坚持,只是在追逐一个简单的梦想,选择一种有意思的生活。

至此,笔者尝试梳理了所有关于支教的定义,希望我的梳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你所谈论的支教,具体是哪一类支教?你所追求的教育公平是什么?你所秉持的教育理念是什么?你所期待的改变是教育体制的改变还是教育中一些个体的改变呢?清醒地认识自己,表述自己,是我们争论和行动的前提。

(感谢曲月婷、郭璠等V计划志愿者帮忙校稿,2015年11月25日修订稿,欢迎继续交流liubin@evlife.org )

非常1.2.3指 1个公式:教育即生长=潜能-干扰;2条主线:内容(明线)和过程(暗线);3*3魔方:3块积木(阅读、艺术和游戏)和3种能力(处身当下、同理心倾听和欣赏式提问)。

文/刘斌(EV柚子)


    关注 益微青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