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分享潘泠竹《用手帐打造最强大脑-笔记整理思考术》!

 

笔记经过提炼,与原话并非100%相同哟~...



手帐学院第八期的压轴课程,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中国首位获得国际双认证的个人品牌战略教练,潘泠竹老师来给我们做分享。

潘老师自创的笔记整理思考术被学员们称为“整理癖的天堂”。她认为,真正与众不同的人一定有独到见解,而手帐笔记就是你思维的训练场。这一期潘老师给我们分享的是《用手帐打造最强大脑-笔记整理思考术》!



“笔记不是记录别人的话,而是输出自己的思考。”这句话是上个月在香港诚品书店看到的,当时就觉得很激动。而真正有所领悟,是回到办公桌前整理自己笔记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多年以来记录的大多都是别人的话,少数才是输出自己的思考,多么痛的领悟。所以这次分享也是对自己学习方式的一个总结。

分享纲要:

1.定制术-独一无二的高效学习与笔记方式

2.转化术-成长在高品质输入高品位输出之间

3.吸睛术-完美手帐一步到位=整理思考+作品呈现

新时代的学习方式
 (看看处在哪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级的学习者-依赖阶段

这类人群大多处于被动学习、盲目学习的阶段,吸收是“由外而内”,感觉就像所有知识涌向我们,不知如何招架,更不知如何区分和选择。这种填鸭式学习,会造成应付的学和没有计划的学;缺乏学习热情,也无法深入了解,更不可能很好应用。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属升学季(高中阶段等)尤为突出,相信经历过的人深有感触。

同时,如果自身对传统学习模式没有觉知、思维无法改变,离开学校后依然还以这种方式学习,可想而知其学习效果会有多大程度的浪费,企业中被领导安排的很多内训很有可能受训者都会躺枪这种类型。

第二阶段:高级学习者-依赖到独立阶段

与初级学习者最大的差别之一,就是主动性。高级的学习者是“由内向外”地对知识进行抓取,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能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自我思考,逐步形成独立的判断力,并能将知识与实际工作和生活联系,这时候的学习不是孤立的,也不肤浅。

当然不要以为主动是唯一标准,不加选择的盲目听课、别人有推荐书就看,也不算是一个高级的学习者,充其量只是盲目的主动学习者。所以,真正的高级学习者除了主动之外,他知道自身学习目的;对知识有辨识能力而非人云亦云;脱离单一学习,多用且实践。贪多不是高级,懂得选择才是,这是真正的智力独立。

第三阶段:带领者-独立到互赖阶段

一个能分享出有价值东西的人,其自身的知识一定是内化了的,相信大家都认同这一点。是的,所以我把这一部分人群定义为交互式学习者,是能引领并促进其他人学习的人。其学习方式是内外连通的,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这群人能高效的自我学习,更能用他人认可的方式传达并起到效果,这是我们都想达成的,也是一个有愿景的学习工作者的价值。

“教就是最好的学”,不再只是输入更有输出,有收有放收放自如,想想都是个美妙的阶段(后面的《呼吸学习法》对此有所阐释及延伸)。

其实我期望的是每一位带领者最终能达到第四阶段-高品质的带领者,除了通晓够多,更重要的是深耕一个领域,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真心希望每一个人能对应并了解自我的学习现状,清楚身在哪个阶段,有方向地向更高层级迈进,扎实自己的根基,有所收获。



学习目标决定学习方法,学习的时候,需要知道该学什么,怎么去学,更要知道为什么要学。清楚明白地知道什么样的学习,对自己的知识体系才是最重要的,往往很多人没有这个目标就猛扎进去,学到一半甚至到最后连学什么都忘了,非常可惜。

现在的网络世界,每天接触到那么多资讯,其实真正好的知识并没有增加,增加的只是信息的流动量。如果不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就去学习,反而会增加学习的负担。大家有没有觉得每天的讯息目不暇接?那么在学习之前,开始坚定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吧~
成人学习模型


成人离开了学校其再学习的目标大多是为了用、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那么什么才是成人的学习模式呢?

第一步:启动

先确立学习目标,了解为什么学习而后投入,这是开启学习的第一步。带着目标去学习的,往往事半功倍。

第二步:建构

成人的学习往往不是从一无所知开始的,我们带着原有的思维去接收,获取新的知识。旧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连结,需要你能打破思维的墙,两者能融会贯通,也就迭代了内在的思维框架,新知识才会真正进入。

第三步:强化

我们内在的旧知,是通过多次训练完成的,它形成为习惯。当每次新知识出现,我们需要选择性的刻意训练,当时间与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新的习惯产生也就破除了原有框架,新知识得以巩固。

第四步:运用

“不用等于没有用”-如果所学无法在实际中加以运用,这些知识等于没有用。你会发现在运用知识过程中,我们更可能创造新的创意与觉知。

第五步:反思

最后一步常常会被忽略,而这一步其实是最重要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反思与自我觉察。我们更没有理由抱怨,因为别人都这样,所以我也是这样。虽然别人刻意,但这不是我成为不好的原因,我们有自我主宰的能力。
呼吸学习法


每个人都需要呼吸,不呼吸会死。然而学习也需要像呼吸一样,吸收的同时需要去输出,否则就会被塞爆,更可能会窒息。当然输出的前提,如果没有转化,那些输出也是意义不大的。转化才是真正吸取养分的过程,这是我思考《呼吸学习法》的定义。

现在的学习者,都忙着输入,不停的听课、阅读… ...但有多少人做好了后面这两步?去真正转化所学,并输出独到见解,传播智慧?从而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讲好内容转化为自己的。

如果你对照自己是一位初级学习者,一直在被动、盲目且没有目标的学习,通过看上面的图,你会发现输入的部分会越鼓越大,消化会不良,而很可能输出就会被堵住,会卡壳。所以实践呼吸学习法的过程,真正重要的在于自我转化,而非盲目输入与无意识输出。
定制手帐笔记
1.索引目录,一目了然

这是我为自己定制的手帐笔记,目前有14本,不断更新迭代中。其中在前八年我记了很多笔记,后来发现都没办法去看。因为大量的线性笔记时隔很久真的都看不懂,你们有没有这个问题,记了很多却没有用?而现在虽只有14本,每一个都与个人品牌相关且对应一个类目,有清晰的索引与目录,方便查找。

2.随意增删,快速迭代

在设计手帐笔记之初,其实是做了很久的设计规划的,最终选定活页夹这种形式,而且刻意挑选了品牌(纸张与小物件也都是)。所有笔记本都可以随意增删、快速迭代,真是省时省力。当初我用线性本的时候,想要替换只有撕下来才可以,对于一个处女座来说,实在是不能忍受的事情。好在浪费了那么多学费、时间与精力之后,最终发现符合自己的最佳方法是A4版活页,格式通用,方便迭代。

3.身体记忆,刻意训练

除了特别复杂的课程用电脑记录,大多我都是用手记录的,因为刻意训练身体的记忆力。就好像吃饭睡觉运动很多人可以透过自然反应去完成一样,思考的身体记忆也可以成为自然而然的状态。现在我在散步、登山、甚至做家务的时刻,忽然想到或发现非常棒的灵感,就会随时记录,无时无刻不在更新自己的思考。

前段时间我曾在两天的课程内记录了近13页A3纸的思维导图笔记,有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上课可以记得这么快?其实这就是因为平日的积累。我在刻意训练100张思维导图后,再次阅读思维导图书籍,并更新了绘制方法;再开始训练另100张思维导图后,也就是记完200张,会在原有更新的方法上更上一层。无数次训练,记录的速度自然就快了很多(不过记得多不是本事,能输出才是,下文会详细解答)。
自成体系的转化术


一个领域真正专业的人,他的宏观和微观都会很厉害,在知识的广度、深度与高度上,能做到三位一体的立体呈现。

构建独立思考的过程,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有三个层面:

1.找到关键要点;2.了解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并连成线;3.知道更多点与线,能够将其连成面,看到结构,梳理出系统,从而对这个领域有深入浅出的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逐步形成。

真正厉害的人遇到问题都能抓住其背后的真正本质,运用原则有效解决。这样的人在其所在领域一定有独到的见解,并对他人有用。
高品质输入


前面提到过,我选择用思维导图做高品质输入,一般会在听课与阅读时,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有一本书叫《如何阅读一本书》推荐每一位去看,读书如果都不知道如何阅读,那么我们读书的效率不会高,领悟不会深,读了也等于白读。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在课前我会做思维导图笔记。如听李欣频老师和薛良凯老师的课程,我都会做预习工作。也就是说,如果能在课前大致了解课程的概要,知道老师大概会讲什么,会是一个极有效及高效的学习过程,也有一定的思路,从而你再课上尽量听、尽量记,就能一次学会,学完等于消化完;需要的时候,课后进行周期性复习,知识的积累就容易多了。
高品位输出


第二个是高品位的输出,我是处女座,便签整理法中所有标签都可以移动,只要更新小纸片,你的页面还能保持整洁漂亮,且内容完整,等于拯救了处女座。

有时在听课时,我也会用便签整理法,不会因为不明白而不敢下笔,反而写错了可以马上更换,所以记录速度更快了。第二个大量使用的场合就是我的创意草稿,个人品牌课程设计的过程需要不断更新完善,便签整理法能帮助随时随地记录灵感,又能保持稿件的完整性,真是太棒了。

另外,我的每个便签都有颜色分类的规则,那是我自己设定的(当然也和色彩属性相关)。举个例子:看到蓝色,就知道是梦想蓝图;看到红色,就知道是战略重点、黄色、绿色、粉色… …每一种颜色都对应相应模块,在复杂且繁复的项目中能帮助我快速反应,整理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我从来不会因为纸张的限制,而限定自我的思考。不同的知识格局我会放在相应的幅面上,帮助生发或者收敛。如:浓缩笔记=A4纸,细节笔记=A3纸(大幅面),甚至有的会是几张A3纸的整合,规划蓝图。

无论什么时间和场合都可以创意,这是标签整理带给我的便利,即使很多内容没有确定,依然可以使用,随时随地发挥创想,迭代更新,你想不想也试一试?

标签顺序:A3/A4纸(版图)-3M即时贴(模块)-标签条(知识要点)
吸睛术-作品呈现一步到位


让作品呈现一步到位,这其实是训练一个人的左脑与右脑。左脑训练逻辑,右脑艺术展现。李欣频老师在上课时强调过,未来能超越科技的是灵性和想象力。

而在学习灵性和想象力的同时,需要更长时间积累的是美学。一个技术可能很快被超越,但是美学的积累往往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台湾有个我非常喜欢的老师-许舜英,她说过:“做事情的态度是一回事,可是没有品位做任何事都会有问题。”品位是一个人深层内涵修养的外露。有选择的鉴赏,任何时间都是修炼的最佳时机。
Checklist 清单


这是送给大家的checklist物品清单,也是我记笔记时会用到的工具,供参考。(请购买让你砰然心动的物品,尊重珍惜并物尽其用。)
最后彩蛋


前段时间我去看了达芬奇展览,能被世人找到的手稿现存有6,000多页,精美的绘画与独特的记录方式,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认认真真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笔记整理思考术。

启示一:开始第一步

不要怕混乱,请先开始。去规划自己的笔记,去记录不要偷懒。你会发现,达芬奇的笔记每一页都做的非常棒,他是一个画画的天才,但更多的他是一个观察世界,深度思考的创意家。

启示二:梳理自有风格

除了画画特别棒之外,达芬奇是个左撇子,所以他自创了镜像笔记法,也就是字母都是反着写的,常人要看他的笔记需要用镜子。他所有的笔记都自有风格,栩栩如生的画加深刻的文字见解(字+画),这就是最高级的笔记。

参观的那天我花了整整8个小时泡在展馆,如饥似渴的学习,做了整整五页思维导图,并将他人生历程用路线图标注出来,细细品味仍意犹未尽。

启示三:持之以恒

当你拥有了自我风格的时候,要坚持下去真正成为自己的习惯。达芬奇爷爷随时随地都在记笔记,所以才有这么多宝贵的资产留给后人,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创造自己的笔记思考整理术,向天才大师一样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



最后提醒各位:“记不记录的人生,等于没活;不记录的学习,等于没学;不思考的记录,等于白记!”希望每个人在记录的时候,都能有所收获!

以上就是潘老师在手帐学院分享的课程笔记,听完分享的小伙伴们表示,做了十几年笔记,现在终于知道该怎么记笔记了,还有小伙伴第一时间运用便签整理法记录。谢谢潘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也谢谢小伙伴的支持,手帐学院的系列课程圆满结束!


    关注 手帐研究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