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乡 风城

 

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雪,可是它从来不准。...





我现在坐在书桌前,旁边是烧得不怎么热的暖气,窗外是淅淅沥沥一直不停的雨。天黑,我看不见现在风有多大,下午在城里的newsroom我看见窗外风吹起雨滴铺天盖地。我的右手边还放着中午带饭的饭盒,我还没有意愿起身把它拿去厨房。

几个小时前我站在地铁站湿漉漉的站台上瑟瑟发抖,前阵子把人当烧腊烤的“小太阳”今天不开了,除了把书包抱在胸前我没有办法给自己取暖。

给老妈打了一个小时的电话之后我平静下来,又给杨小喵发微信振作了一下。刚刚在空空荡荡只剩我一个人的地铁车厢里我突然低落又不安,然后我想,情绪怎样迸发都没有关系,反正也没有人。可是也没有人。

今天上午的Narrative Structurein Storytelling讲影视作品的结构安排,三个Act两短一长四等分完整的篇幅,两个Plot Point一个Mid Point外加两个Pinch共同串起主线,故事在一开始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要素,进行到中间主角应该看似得到了一切但最终却被证明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或者会荡然无存……

我还是起身把饭盒拿去了厨房,边走边构思我正在写的《风城》的结构。在国内被叫作程式化的教学的模式,在国外被叫作经验之谈,可见文化的差异和三观的分歧。



周一的课轻松愉悦。

一大早坐高峰期地铁到城里,走过地下步道乘电梯到newsroom,老爷爷穿着挺括的衬衣和鲜红或者鲜绿的针织背心拄着拐杖精神矍铄地站在讲台前,天花板上偶尔冒出几句远程听课的小伙伴的发言。新闻道德与法律是一个在哪里都不尽相同但在哪里都本质上类似的命题,国内外的授课方式也没有太大的差别,颇合我意。

下午是新闻摄影。慢条斯理地吃过自己带的便当或者去地下步道买个三明治或麦当劳,面对从未用过单反的美国小伙伴们,目前为止我还能保持一丝游刃有余的优越感。

可是周三不同。

没有慢条斯理,没有游刃有余,我最喜爱但阅读材料尤其多并且每周都要小测的叙事结构一下课,匆忙把已经冷掉了不知道什么味道的便当塞进嘴里就要去等校车。这趟从村里到城里的校车要走四十分钟,留给我五六分钟的时间走1.3公里去上How 21st Century MediaWork——当然走不到。

这两周我都是用跑的。第一周迟到了三四分钟,Owen刚做完自我介绍;第二周凄风苦雨,我拿围巾捂着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冲进教室,塞了一瓣橙子在嘴里止住恶心,前桌转过头来:“What do you think?”我瞪着眼睛看着他。

小组讨论理解偏了讨论的内容,理解对了又跟不上小伙伴的节奏,跟上了想插话发现没东西说,有东西说一愣神就再没人等你吭哧着憋出东西来……我好像又回到那怎么也跑不到头的桥上:

湖面上吹来的风比穿梭在高楼间的更阴冷,捂着口鼻的围巾已经湿透反成了帮助窒息的犯罪工具,我忍不住松开围巾却立马感受到喉咙的刺痛,努力挪动沉重的脚步满脑子想的却是前两天看到的荒诞又真实的推送——如果真倒下了,千万不要有人来替我叫救护车啊。

不知道明天天气怎样,如果不大风大雨的那就去趟超市。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雪,可是它从来不准。我一直借用的室友的饭盒,盘算着应该自己再买一个。

2017年4月5日
Evanston, IL


后记:

天气预报果然不准,今天是个明媚的大晴天。我于是蹭车去超市大采购了一番,又蹭车去看了每个大洲只有一座的巴哈伊教教堂,美得我都要融化了。

昨天的低落情绪今天已经消化得差不多,可能太阳一晒就醒了一半,剩下一半感谢我美好的表妹,任劳任怨的老司机,熬夜早起克服时差陪我说话的朋友,可爱的室友,还有所有有意无意给了我鼓励的人们~


    关注 禾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