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秦氏修谱综论

 

家譜為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與國史、縣志並成為中華民族三大文獻系統。國有史,記載國家大事;地方有志,記載地方情...





家譜為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與國史、縣志並成為中華民族三大文獻系統。國有史,記載國家大事;地方有志,記載地方情況;家族則有譜,記載家族之事。家譜是我國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屬珍貴的人文資料,對於歷史學、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瞭解某一姓氏的知識和家庭淵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查閱家譜。

淮海先生十一世孫秦惟禎由毗陵秦村入贅無錫胡埭王氏,遂為錫山秦氏始祖。元末明初,第四世秦樸(抱拙,1360年-1450年)有志修譜而未逮,以屬其從姪景美,景美不能從臾而成。第六世秦勵(一誠,1417年-1521年)曾草創宗譜於家,未卒業而亦未諗之族。至明嘉靖戊子(1528年),宗譜初編,冠名《錫山秦氏宗譜》,萬曆丙辰(1616年)重編時稱《錫山秦氏全譜》,萬曆癸未稱《錫山秦氏世譜》,順治庚子之後各譜均稱《錫山秦氏宗譜》。數百年來,錫山秦氏多次修譜,保存着完整的家族史料。

嘉靖戊子宗譜初編

《錫山秦氏宗譜》初編於嘉靖戊子(1528年),編纂者秦金、秦鏜、秦銳,記載至錫山秦氏第十三世。秦金、秦鏜撰寫譜序。

錫山秦氏第七世端敏公秦金初編宗譜序稱:“吾宗先望會稽,後徒淮海。由宋贈龍圖閣觀始,子湛政和間通判常州,遷葬無錫之燦山,子南翁爰念祖墓在錫,乃籍晉陵新塘鄉,……瑞五秀才,婿于邑之富安鄉,禮所謂始遷之祖、繼別之宗也。故譜以瑞五府君始。”

錫山秦氏第七世秦鏜序稱:“秦氏世譜,譜秦氏在錫之族也。秦之先自淮海遷晉陵,由晉陵遷無錫,見於系圖可考也。……吾譜以始遷祖瑞五府君為第一世,其殆百中之一耳。譜則仍繫先生遺像、傳贊、年譜者,蓋念家所由起而不敢忽也。”

嘉靖戊子宗譜凡例共十三條,詳細規定了宗譜的編輯原則和格式,“譜准漢史記年表、唐書世系表,參酌歐蘇二氏譜例。列遺像以昭世德,別宗法以統元,會圖仿周官大宰九兩。五宗首提其世,大書其名以為綱,分注行、字、號、配、仕否、年壽、卒葬、子女之屬為目。”要求後人每三十年重修宗譜,“譜以三十年為率,宗子訪求闔族新生、嫁娶、卒葬等項事實,務要代相增人,毋致坐視廢興。如出三代不修並私鬻與人,致他姓竄入者,俱以不孝論。”此譜有先祖的遺像、傳贊、年譜等。

萬曆癸未續編宗譜

萬曆癸未(1583)續編宗譜,編纂者秦瀹、秦梁、秦耀、秦鎡、秦鏞、秦鍈。續譜距嘉靖戊子宗譜初編55年。秦瀹撰寫譜序。

秦瀹《續編錫山秦氏全譜序》記“我秦氏之譜,抱拙府君嘗有志焉而未果,今其與從姪景美書具存,可考也。是時去始祖纔三世,耳目所逮必加詳悉,乃景美不能從臾以成。更厯四世,至于世父端敏公、世父都幕公、世父藩幕公,始克成之。……瀹自早歲即有志于纂輯,而三餘少睱,不能從事。……乃從從侄子高氏處,借得世父舊本,族侄某某處沙頭小宗譜本,汝立氏處誌四府君之後集録諸名字、世次、生年、卒月、婚配、子姓本。而諸家送到文字十已八九,則發累世之故藏,日夜殫精覃思,歷數寒暑,一再易稿,始克成編。凡為卷二十有三,分為十有四集,集各以其義名。”(錄自乾隆丙寅譜)

萬曆丙辰重修宗譜

萬曆丙辰(1616年)重修宗譜,編校者秦梥、秦延烝、秦掆、秦達聰。此譜距嘉靖戊子宗譜初編88年。秦梥撰寫譜序。

萬曆丙辰,秦梥有感于八十餘年而未有續修宗譜者,與從子允揚謀之,相與考世系源流,別族屬之支派,閱數月,而犁然具矣。秦梥《重辑錫山秦氏世譜序》稱:“惟是宗譜,我曾叔祖孝廉一誠公曾草創於家,未卒業,而亦未諗之族;至端敏公曁都事韋軒公輯譜,則聚族定議,于淮海以下十一世為圖,以紀其傳生之次,而名之曰《世系舊圖》。自瑞五以下,始列為大宗、小宗諸圖,而冠之曰《錫山秦氏流芳世譜》。其凡例曰:‘後世子孫凡為宗子者,每三十年一修,如坐視其廢弛者,以不孝論。’是役也,凡宗人所在,家至戶到,悉核其名行、仕宦、生卒、嫁娶、墳墓,無漏無訛,迄三年而就緒。諸宗英亦多有捐助者,遂得命之剞劂氏。至其序例,一遵端敏之舊,非敢自專自用也。”

順治庚子修輯宗譜

順治庚子(1660年)修輯宗譜,編校者秦鏞、秦鍈、秦公鑲、秦德藻、秦淙、秦松齡。此譜距萬曆丙辰修譜44年。秦鏞、秦松齡撰寫譜序。

順治庚子,秦鏞《新修宗譜世系集序》記:“曩者,季時弟仰承端敏、愼庵兩先生之遺緒,纂修全譜而於世系獨缺,若曰:‘吾姑先其難而後其易,以待後人云爾。’族叔居易翁奮然起曰:‘吾本宗長老笠源翁嘗獨輯世系矣,非吾誰當繼之?’於是孜訪勤勞,靡問寒暑,窮鄉僻澨,靡不親歷,鏞則執筆以隨其後,按圖綴緝,稍有微勞,功罪兩不任也。自己丑(1649)至己亥(1659),稿凡三易,而對巖氏自長安歸,遂命諸梓。……我秦氏始遷之祖有三:處度府君始遷毗陵之祖也,瑞五君始遷無錫之祖也,遯軒府君始遷邑城之祖也。……是役也,執筆佐余者,余弟小匡氏;醵金勸義者,族弟章甫氏;而捐金好義者,登名與數,別書於冊。至若全譜之不能悉刋,限於力也。亦曰先其易而後其難,以待後人云爾。”此譜列出宋元世系譜圖。

秦松齡《新修宗譜世系後序》稱:“吾宗之有譜久矣,一修於大司馬端敏公,再修於愼庵公。越百年,而譜牒散亂,不合祖宗所以敦本正族之意。季時叔祖匯而纂之,侍御大音叔族祖修而成之,居易、章甫兩叔祖後先襄助之,而譜成。”

康煕甲午修輯宗譜

康熙甲午(1714年)修輯宗譜,編校者秦沚、秦之鴻、秦源寬、秦松齡、秦松期、秦松喬、秦松如等15人(詳見《錫山秦氏宗譜源流》)。記載至錫山秦氏十七世。此譜距順治庚子修譜54年。秦松期撰寫譜序。

秦松期《續修宗譜世系集後序》記:“期不敏,勉修宗譜世系集成,欲請伯兄序而刻之,而已不可得也,因記其歲月,而書其後曰:期之修是集也,敬承先君子志,即大音叔祖遵端敏分之凡例三十年一修之志也。……今自庚子(1660)至庚寅(1710),已逾三十年,又閱四年,至癸巳(1713)始脫稿,其間字號、官爵、子姓、婚配、生卒年月、塋墓,應改者改之,應增者增之,應收者收之,應別者別之,自九世至十七世,大率已楚楚,亦大音叔祖所謂先其易而後其難者也。後其難奈何?蓋世系不過為全譜之什一,全譜之修,難在刻,全譜之未修,難在修。自萬曆癸未(1583)愼庵公編輯以來,季時叔祖續編之,今時日益多,卷帙益繁,修之者孰總裁,孰分较,作何主张,不能无待於才能出亢宗而有力者。”

乾隆丙寅修輯宗譜

乾隆丙寅(1746年)修輯宗譜,編校者秦本始、秦道然、秦芝田等35人(詳見《錫山秦氏宗譜源流》)。此譜距康熙甲午修譜32年。秦仁、秦蕙田撰寫譜序。

乾隆丙寅《锡山秦氏宗譜》

乾隆丙寅,秦仁《錫山秦氏宗譜序》記:“吾秦宗譜始編於仁七世祖端敏鳳山公曁七世族祖都事樂易公,時為前明嘉靖七年,歲在戊子(1528)。洎萬曆丙辰(1616),笠源公重輯,厥後族祖大音公一修于本朝順治庚子(1660),上遡丙辰四十有四年,族兄漆園公再修于康煕甲午(1714),上遡庚子五十有六年雖歷年多寡有殊,而總奉端敏公三十年一修之凡例。蓋三十年為一世,人生自少而壯,壯而老,閱三十年,事之變者變,定者定。未及三十年而修,時太近,近則苦於冗費;過三十年而不修,時太遠,遠則或至遺忘。斯大音公之言,正申明端敏公之例。顧自甲午迄今日又三十餘年,不在應修之會乎?……瑞五公一傳為松隱、竹隱、梅隱三公。而竹隱公之後發祥于修敬公,今日最為繁昌。梅隱公後之發祥於先端敏公,彪炳前朝。”

乾隆丙寅,秦蕙田《新脩錫山宗譜世系集序》:“今譜之可考者,則自宋淮海先生始。先生之子處度公為常州倅,遷葬先生于無錫之璨山,因家武進新塘鄉,是為毘陵始遷祖。十傳而瑞五公遷無錫。今之譜自瑞五公始,而別圖淮海世系於前,故曰《錫山秦氏宗譜》也。譜初輯于族祖大司馬端敏公,為集十有四,而世系居其一,嗣族祖愼庵、季時、大音,叔祖漆園諸公相繼修之,期以三十年為斷。漆園公書成于康煕甲午(1714),越今三十有二年矣。歲乙丑(1745)族祖郡守薪巖公旋里,大人與諸叔父謀繼先烈,而年及大耋弗克任厥勞。丙寅(1746),小子蕙以予假在籍,得從尊長後與聞其事。爰依考舊例,分支辨派,搜羅編校,任諸宗人之賢者,五閱月而事竣。廼按丁田集費而付之梓。……而族祖.諸父、昆弟與修是譜者,咸有同心,小子蕙不敢不握筆而敬為述也。”

乾隆甲辰修輯宗譜

乾隆甲辰(1784年)修輯宗譜,編校者秦樹瑚、秦雄飛、秦紹奎、秦元釗、秦泉等22人(詳見《錫山秦氏宗譜源流》),記載至錫山秦氏二十世。此譜距乾隆丙寅修譜38年。秦樹瑚、秦雄飛、秦泰鈞撰寫譜序。

秦樹瑚《乾隆甲辰譜序》:“歲在丙寅(1746),吾宗有修譜之役,樹瑚隨諸宗老後與校讎焉。今忽忽三十八年矣,又値修譜之期。諸宗人以樹瑚昔嘗從事於斯也,鄭重諈諉,屬為校定。樹瑚因念前之輯是譜者,皆當代名人,績學著文,宦望通顯,樹瑚孤陋寡聞,自慙顏厚,顧有不敢辭者,以樹瑚於吾族最為長年。適方伯雄飛、編修泰鈞、曹州守震鈞、中翰瀛俱在籍,謹與商榷,擇宗人之賢者,搜羅編校,不濫不遺,集分開雕旣成,謹以一言弁諸首。……吾宗自瑞五公遷錫以來,分為八支,今存其六,厯四百餘年。見於譜者二十世,其間仕宦、甲第、名臣接迹以起,海內稱為鼎族。惟是吾宗之所以盛者,要不出大音公“勉為善”之一言。而為善之實,則莫大于孝友,夫父兄之敎,不先子弟之率不謹。今恭逢聖天子親灑宸翰,特賜“孝友傳家”四字,表宅里,而樹風聲。”

秦雄飛序“竊念吾宗數百年來所以世稱鼎族者,端由祖宗之勳德文章,重以家有孝友之傳,戶著睦姻之德,用能纘承先烈,佑啟後昆。自茲以往,深願吾宗子姓謁宗祠,則思祖宗貽謀之遠;讀宗譜,則思古人收族之忱,慶吊相共,德義相規,於以益敦親睦,無墜箕裘。不徒以子孫之蕃衍,甲第之綿延,詡詡相誇耀,而敬承先德於勿衰,此則吾祖宗所厚望也。”

嘉慶己卯修輯宗譜

嘉慶己卯(1819)修輯宗譜,編纂者秦瀛,校對者秦沆等6人,採訪者秦若鴻等21人(詳見《錫山秦氏宗譜源流》)。此譜距乾隆甲辰修譜35年。秦瀛撰寫譜序。

嘉慶己卯《锡山秦氏宗譜》

嘉慶己卯秦瀛《續輯世系宗譜序》:“因念吾家宗譜修於乾隆甲辰(1784),訛舛蕪雜,殊非善本,今又逾三十年不修,不可不亟圖。編輯卷帙浩繁,工費較鉅,謀諸宗人,罕有應者。三四年來,雙目益以瞀,精力日以衰,此事幾輟。昨春,始邀族祖之居鄉者若鴻而商之,族祖欣然。爰又謀諸臨川弟沆及從弟江,共蠲緡倡始,其他子姓不計贏縮多寡,量力為助。議旣定,旁搜博采,凡涉先世掌故,悉資考證。族侄廷標假館於吾家之遂菴,瀛窘於目,輙令旁誦,相與商榷,並口授而書之,一切詳見凡例。旣付梓,屬族弟大昭、大治、族侄大樸分任校對。……吾無錫以宋末自武進秦村遷富安鄉之胡埭,至明成化以來,中齋、端敏兩公始大,譜創於端敏,體例謹嚴,足為後人法式。瀛輯是譜,原本端敏遺法加以變通,質諸先人可吿無罪。雖然瀛於此抑不能無懼焉。唐襄文之表樂易府君墓曰:‘褒衣矩步,恂恂然,不問而知為秦氏子弟。’蓋吾秦氏之在無錫,眾推巨族,不獨以科名、官閥相誇耀,亦以孝弟忠信,廉謹家法相承綿延以永於弗替。”

同治壬申修輯宗譜

同治壬申(1872年)修輯宗譜,編纂者秦緗業、秦堯曦,分任採訪、匯輯、校閱諸事者秦淑曾、秦蘭枝、秦樹、秦鳳翔、秦文楨、秦賡彤、秦臻、秦昌業等17人(詳見《錫山秦氏宗譜源流》),記載至錫山秦氏二十三世。此譜距嘉慶己卯修譜53年。秦緗業、秦賡彤撰寫譜序。此譜封內記為“同治壬申重輯 錫山秦氏宗譜 癸酉(1873)秋覆校”。

秦湘業《重輯錫山秦氏宗譜序》:“譜刱自錫山支七世孫端敏公金,迨嘉慶己卯(1819)先侍郞遂庵府君(案:此处十七字空白,疑缺)予吿在里,嘗手輯之,則已重修者七次矣。端敏譜例有云:“凡我子孫必三十年一修,違者以不孝論。”自己卯(1819)至今癸酉(1873),且五十有五年,於所謂三十年者幾倍之,……歲壬申(1872),二十世孫堯曦首蠲白金為倡,其他亦多量力助之,復有田捐、丁捐之議,始集貲若干緡,而公舉十八世孫淑曾,十九世孫蘭枝、樹、鳳翔、文楨,二十世孫賡彤、臻、昌業等,分任採訪、編輯、校讎諸事,閱一年有奇,而譜克吿成。”

秦賡彤《同治壬申譜序》:“吾秦氏錫山譜,剏始於前明端敏公,凡閱三十年一修,前譜修于嘉慶己卯(1819)先司寇遂庵公,迄今已逾五十年,非敢緩也,中更世變也。同治庚午(1870)冬,彤自京師乞假旋里,……因會集宗人于祖祠,鳩貲集事,堯曦實為之倡。司其事者,族叔樹與文楨,而族叔祖淑曾、族叔蘭枝、鳳翔、恩延及弟臻等分任校對、採訪之役焉。”

同治壬申《锡山秦氏宗谱》

民國丙寅修輯宗譜

民國丙寅(1926年)修輯宗譜,《民國十五年丙寅第九次修輯宗譜題名》載有戊申創議子姓2 人、己未籌修子姓9人和丙寅修輯子姓,丙寅修輯者:總編采秦敦世,編采主任秦毓鈞、秦振鎬,總校閱秦瑞玠,評議主席秦鍈、秦炳蔚、秦光磊、秦輝祖、秦毓鎏,經濟主任秦本中、秦玉書等42人。記載至錫山秦氏二十五世。此譜距同治壬申修譜54年。秦光磊、秦敦世、秦瑞玠撰寫譜序。此譜封簽《錫山秦氏宗譜》。封面有“全譜共十七冊正譜十六冊附譜一冊”長方印,封內為“民國紀元丙寅重輯 錫山秦氏宗譜 戊辰(1928年)秋覆校”,全譜共十七冊。

民国丙寅《锡山秦氏宗谱》

秦光磊《錫山秦氏續修宗譜序》稱:“吾族上追淮海,下迄今茲,已三十餘世,年幾及千,不可謂非源遠而流長矣。雖其間朝市遞更,滄桑迭變,而何代何派、何派何人,一經翻閱,厯厯可考。且自宋末瑞五公遷錫後,代經二十余易,列祖墳塋皆信而有徵,無一模糊影響,尤為事之難能而可貴者。……此次續修宗譜,發起於遜清末葉,民國己未(1919)設局開辦矣,嗣以各房觀望不前,事遂無形擱置。閱六稔,歲丙寅(1926),又提議接續興修,稿之送者仍寥寥,延至客夏,族孫毓鈞鑒於一再之因循坐誤,非具決心毅力不足以竟全功,於是偕宗人之賢者,不避嫌怨,悉心負責,復經重重波折,朞年而後始蕆厥事。”

秦敦世《續修錫山秦氏宗譜序》記:“吾家宗譜之修,創議于光緒戊申(1908),進行於民國己未(1919),而卒不果。忽忽二十年,滄桑遽易,人民已非,今而不圖,後將無及,此丙寅(1926)之所以續修宗譜也。戊辰(1928)夏,族侄毓鈞郵示修譜會議録,並吿宗譜垂成,請以一言詔後裔。是役也,毓鈞實主之。……譜系斷自錫山,世德當溯之淮海,厯世三十,厯年九百,先人之遺澤至深且遠。發祥于明方伯、端敏、中丞三公,大昌於清順、康、雍、幹、嘉五朝,兄弟雙鼎甲,祖孫十詞林,極風虎雲龍之際會,而宮諭、文恭、司寇三公尤以綱紀、人倫、文章、山斗為一代有數之人物,何其盛也。……吾秦氏有家法,有學統。抱拙、貞靜、養恬、務本、卑牧、樂易、太清、公蕃、海翁、訒庵、溪隱、世萊諸公,立家法者也;侍御、宮諭、燈巖、給諫、文恭、司寇諸公,立學統者也。家法立,則積厚者流光;學統立,則父作而子述,合而言之,則為吾秦氏厯世相傳之文獻。”

秦瑞玠《續修錫山秦氏宗譜序》曰:“……惟此次續修,尙自光緒戊申(1908)剏議,首尾二十餘載,中輟遷延,編者三易,始幸觀成。……可是編之續,費均力節,人皆會推族兄寶瓚,玉書集其資,同宗諸膺選者任其勞,而實總厥成始終、堅毅心力交瘁者,則以族侄毓鈞為之最。”

2007年修輯宗譜

2007年錫山秦氏修輯宗譜,主編秦志豪,副主編、秦汝龍、秦保余,常務編輯秦祖南等10人,編輯秦淦芳等18人(詳見《十修宗譜編委會名錄》)。記載至錫山秦氏二十七世。距民國丙寅(1926年)修輯宗譜81年。秦家驄、秦寶庭撰寫譜序。

2001年底,在錫族人開始修譜工作。秦家驄先生的《秦氏千年史》起到了把秦氏族人凝聚起來的重要作用,加快了續譜工作的進程。此次修譜,有許多有利條件。首先,社會穩定,生活安康,大環境比較寬鬆,政府部門提倡對傳統文化的發掘和保護,對修譜工作基本上持支援的態度,媒體上也時有修譜資訊的報導。其次,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交通方便,使資訊的傳遞更快速。修譜中遇到的困難有以下幾個方面:①人員多;②流動大;③分佈廣;④經費巨;⑤工作量大;⑥協調困難。2002年上半年,在無錫市史志辦公室的支持下出了一期《無錫史志·無錫秦氏人物專輯》。還編輯了《錫山秦氏宗譜譜系圖》,把民國譜的譜系重新編排分類,增加了民國譜最後一代人的生卒年月、字和號,另外作了一些初步採訪,新登錄了一批人,為修譜起了橋樑作用。此後,開始了正式修譜工作,起草了一些文件,成立修譜編委會。2005年7月,由於大家的共同努力,完成第一編。隨後,開始進行第二編的編輯工作,主要內容是世系表的編輯,第一卷世系總表對應了譜系總圖,第二卷分支世系表對應了分支譜系圖,第三卷世系表續編對應了譜系圖續編。體例與第一編保持一致。第四卷熱血丹心——為國損軀者的傳略記載了為維護國家獨立、統一和尊嚴而獻身的英雄,以示後人的尊敬和緬懷。2007年,完成對第一編的修訂和第二編的編輯出版。秦学海先生把家中珍藏的民国谱一一复印给每一支,使各支顺利的续上,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感谢秦家骢先生慷慨解囊赞助修家谱。

2007年《锡山秦氏宗谱》

這次修譜有以下特點:①突出了男女平等思想,女兒也可以上譜。②在傳承、創新的指導思想下,堅持了愛國、團結、和諧的理念。首先,增加了“熱血丹心——為國捐軀者的傳略”,使其內涵更充實。確是錫山秦氏後裔的秦起烈士和他父親兩代人沒有入譜,為了告慰烈士的英靈,我們專為秦起烈士開列了一節。其次,對歷史遺留問題,規定在填寫世表時只講事實,不加評論,世表限定字數。遇到了由於種種原因不願上譜的族人,通過多次走訪等各種途徑做好協調工作。③刊登了淮海公等先人的畫像、銅像、雕像和碑刻,選登了錫山秦氏部份先賢的書畫。④把錫山秦氏主要文獻資料製成光碟,作為宗譜的補充。⑤
為了便於查閱宗譜,秦煜麟提出建立檢索號,在秦振庭幫助下完成了這一創新。⑥ 為了適應現代大多數人的閱讀習慣,在排版形式上採用了橫排,以便於閱讀。



编者注:錫山秦氏宗譜創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明代修的家譜早已不存,現存的最古老的紙質版本為乾隆譜,上海圖書館出版的珍稀家譜匯刊中已經收錄,無錫市和北京首都圖書館已經購買了,可以查到。同治版收藏於國圖,中華尋根網上可以查到圖片版彩色的全部內容。民國版的鳳凰出版社出版的《無錫文庫》中被收錄。十修的家譜第一編我已經放到我QQ空間中可以查詢,加我qq號26513256 即可。


    关注 秦氏文化研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錫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