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读红笔记(02):宝玉与可卿

 

借着神游,借着仙曲,既交代了红楼人物谜面,为后来故事埋下伏笔;又暗示了宝玉与秦氏的苟合。读者一不留神,就被遮了双眼,去作字面的理解了。这,便是神来之笔。...



宝玉与可卿
孔明


写秦可卿,处处可见匠心。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亦幻亦真。这是曹雪芹的障眼法,欲要写实,偏从虚处着笔;明明写真,却营造了一种假的景象,使人走神,误入了作者设置的文字圈套。欲盖弥彰,故露破绽,为的就是给读者以想象空间。贾母游园,宝玉随行,身边跟着秦可卿。日当午时,正是风和日丽,良辰美景,宝玉岂肯辜负?必是跟秦可卿眉来眼去。宝玉情动,正好借口午觉,找一个好的去处。秦可卿会意,自然要亲自安排宝玉的下榻之处。却卖关子,说是宁府有给宝玉收拾的屋子。顺嘴卖个人情,又迎合了贾母的心思。偏领宝玉先去一个不堪的地方,宝玉必然不喜欢。不过一个幌子,遮住了众眼,顺理成章地把宝玉领进自己的卧室。老嬷嬷去,乐得逃避了责任,还偷个自在;小丫环不谙世故,被安排到檐儿下看猫儿打架,自然有趣。既是秦氏的卧室,宝玉又正睡午觉,谁敢打扰?作者写到这儿,不说秦可卿是离去了,还是仍呆在自己房间。笔锋一转,转到梦里去。这梦蹊跷:“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恍恍惚惚睡去。犹似秦氏在前,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所在”,究竟何在?妙笔卖个破绽,读者怎能不疑窦丛生?“所在”果然神妙,宝玉终于如愿以偿。



作者把读者带到梦里去。梦,自然由人写。迷迷糊糊,神神怪怪,影影忽忽,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进去了,又如何出来?别忙。既然是做梦,近情理的,不近情理的,都会发生。何况是不是梦,天知地知警幻知,还有个当事人自己知。亲近秦可卿,宝玉做梦都想,不料梦想成真,再回想如何不像梦一样?然,毕竟不是梦,作者当梦写。好梦变恶梦,宝玉吓醒来,嘴里犹叫:“可卿救我!”偏可卿就在身边,心里纳罕:“我的小名儿,他如何知得?”作者狡黠的一笔,给秦氏吃了定心丸,给读者却吃了迷糊丸,让读者觉得这不过是梦罢了!

借着神游,借着仙曲,既交代了红楼人物谜面,为后来故事埋下伏笔;又暗示了宝玉与秦氏的苟合。读者一不留神,就被遮了双眼,去作字面的理解了。这,便是神来之笔。

2005年6月4日



(文中插图均为孔明摄影)


    关注 孔明散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