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物流,痛在哪里?

 

互联网的深化发展,推动...









互联网的深化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向信息时代大踏步迈进,连接变得极其简单而且无处不在。随着智能终端的技术升级和高度普及,网络连接进一步表现出了越来越强的移动化特征。

基于上述时代背景,经济社会各领域正在深度互联网化并表现出两大特征:第一,透明化。信息不对称正在被逐渐打破,依靠这种不对称来获取垄断和超额利益变得越来越难。第二,扁平化。中间环节存在的必要性正在慢慢减弱,首末直连将成为一种趋势和常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子商务从无到有,到今天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行为特征,淘宝、京东、亚马逊等等互联网企业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最耀眼的明星。热闹之余,我们发现各大平台的电商业务(仅就该业务而言,含物流)几乎普遍面临难于盈利的尴尬。京东年报显示,该集团2015年亏损额达94亿元;前段时间,美团也被曝出通过压榨合作商户来减亏。对于这种局面,大家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呢?还是既有系统存在某种缺陷?我的意见是后者。

那么,缺陷到底在哪里呢?也许有人说:“要说缺陷,那当然是最后1公里问题了。”我觉得,不应仅仅局限于最后1公里,还要扩大到垂直电商在落地城市后的整个区域化运作模式。第一,普遍化的直达C端存在逻辑缺陷。C端不仅是分散的,其行为还存在不确定性(比如收件者外出或收件迟缓),这使得配送的效率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且无法有效提升。第二,缺少大范围的业务协同。多年来,业界一直倡导城市共同配送,但实际成效并不明显。各运作主体各自为战,从全社会来讲,是很大的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我有三点建议:第一,着力开拓社区门店。由社区门店在B端和C端之间形成缓冲,以用户自提为常态,以直接送达为例外,并通过价格策略压缩后者的占比。第二,提倡共同配送。在城市入口处建设集中分拣中心,并在中心与社区门店之间按共同配送来运作。同时,以社区门店为边界进行业务切割,门店之前的业务由共同配送车队来完成;门店之后较少量的自提业务交由门店按众包模式来完成。第三,实现以城市为单元的平台化运作。基于上述两个前提,搭建本城市的共同配送平台,打造规范、快速、高效的业务流程。

从现实来看,社会各领域正在积极向上述建议所述的方向努力,比如菜鸟驿站以及菜鸟与其他快递企业的联合,比如依托沿街店铺兴起的一些快递收发点,比如速递易等企业在社区和写字楼布设的快递柜等等。同时,笔者认为快递柜投资大、不经济、容量和储存品类有局限(如部分生鲜),不应成为实现末端缓冲的主导方案。对于进入上述体系的社区门店,不仅可以正常开展传统业务,而且还会有两项显著效益:一是得到系统的大规模引流;二是导入生鲜、家政、洗衣等若干O2O业务,因而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注 点点观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