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2016年作业许可制度解读安全言论

 

中石化集团公司2016年作业许可制度解读危险化学品企业因装置中的危险物料在设备管道打开、检维修...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16年作业许可制度解读
危险化学品企业因装置中的危险物料在设备管道打开、检维修过程中如果措施不当,易导致火灾爆炸、窒息等事故。因此化工企业在最初建立之时便执行“作业票”制度。



作业票的作用包括:

1、书面沟通和安全交底。因设备检维修涉及工艺切断、物料清扫置换、电气能量隔离、设备维修等多个环节,涉及生产、工艺、设备、电气、施工等专业人员,因此通过作业票进行书面沟通和安全交底。

2、措施落实。作业票上预先确定了某种作业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对逐条落实措施具有提示作用。

3、责任落实。作业票中要求各方人员必须签字,确保各专业人员承诺落实了作业票中的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动火、受限空间、破土作业事故多发(占总事故20%以上),事故原因多是没有落实作业票中的安全措施,或者危害识别不全,为了提高各专业的能力和措施落实,规定由车间安全员进行危害识别,审批人员级别一再升级,一级动火作业需要分公司主管领导或主管厂长、安全部门、生产部门、设备部门等审批,再加上车间级各专业人员、监护人、施工人一张动火作业票审批人员最高多达10人。

集团公司一再重申审批人必须现场签字,但是签字人在办公室签字的仍然存在。四川石油分公司成都公司郎家加油站“10.29”承包商中毒/窒息死亡事故中,一级用火作业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临时用电作业票办理期间,分公司零售部、安数部及分管经理等审批人员均没有到现场对作业票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确认, 作业票上所有审查意见都是在公司办公大楼签署或代签;安排他人代为签署了《施工单位进站施工确认表》;加油站也没有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临时用电作业票上签字确认。
10.29事故现场
心理学理论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存在的深层次的原因是“职责分散”而不是“道德沦丧”。一个任务指定的责任人越多,大家的责任感越低。调研国际大公司,作业票的审批人一般到装置值班经理,但所有审批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注册,提升了其责任意识和专业能力。



2016年集团公司大胆改革,编制了《作业许可管理制度》,修订了用火、受限空间、破土作业等系列作业许可相关制度。修订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1)范围:除涉及用火、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高处、动土、起重、盲板抽堵等作业必须实行作业许可管理外,承包商在企业生产区域内的其他临时性作业(日常及有程序指导的维修作业除外)必须实行许可管理,通常称为“一般作业许可”。



2)危害识别要求:作业现场负责人在作业许可前,必须组织人员运用JSA等方法进行危害识别及风险分析。

3)过程视频监控要求:作业许可的审批人必须在现场确认和审批,作业过程全程视频监控。

4)培训资质要求:作业许可审批人、监护人应经过作业许可管理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资质。

5)审批人员:与以前要求相比,减少了审批层次,但并不减少专业。如一级用火由基层单位领导审批签发, 二级用火由基层单位业务管理人员审批签发。

6)安全监督部门角色变化:安全监督部门负责组织业务培训,颁发资格证书;进行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与审核。



职责角色变化是这次制度修订的关键点,是“谁的业务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理念的具体体现。如:

1)作业单位应会同施工单位针对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运用JSA等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而不是安全员负责;

2)基层单位领导审批签发作业票,而不是公司、厂领导、职能部门。基层单位专业人员更清楚工艺、设备、现场条件,而且职责明确,更强化了责任意识。

3)明确了安全人员的监督责任,如受限空间作业业主与承包商安全负责人全过程监督,确保了安全专业能力的补充,促进了其他人员职责的落实。

作业许可系列制度是危险化学品企业的“黄金法则”,各大化工企业管理细节有所不同,但无论您是否质疑某些要求,必须遵守本企业的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


    关注 班组安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