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5-丁伟 不朽的油城 永远的冷湖

 

本期栏目,影社君继续为您带来摄影名家的系列专题《我的2015》。今天,小编精选了摄影家丁伟在2015年的摄影作品——《永远的冷湖》,让我们跟着他的镜头一起,深入青海柴达木盆地,寻找发生在上个世纪的那些油城往事。...

《我的2015》

【第八期】丁伟
本期栏目,影社君继续为您带来摄影名家的系列专题《我的2015》。今天,小编精选了摄影家丁伟在2015年的摄影作品——《永远的冷湖》,让我们跟着他的镜头一起,深入青海柴达木盆地,寻找发生在上个世纪的那些油城往事。
1
作者简介
丁伟

中国石油报新闻总监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新闻与传播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市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

中国石油新闻摄影工作委员会主任
2
拍摄感想

2015年初上海踩踏事件,年底天津大爆炸,年中股票滑坡……2015年,中国在激荡中前行。

媒体业界更是激烈,震动。纸媒失势,网媒兴盛,摄影被大众极大的异化。我以为,变是常态,变是时代的必然。我看到,无论怎么变,这个时代对图片的需求,不是减少,而是更多。大众的手机摄影如漫天飘落的雪花,覆盖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但终是雪花,它不如雪山那样雄伟和壮丽。

专业摄影人手中的相机所生产的图像,依然具有更强烈的生命力和穿透力。通讯社、报纸、杂志、网站,在激烈的竞争中需要有高质量的图片来支撑。专业素养成为专业人士的生存之道。

我是一名置身在石油业界的摄影人,我把更多的精力,关注于石油行业。这组《永远的冷湖》拍于去年10月,青海柴达木盆地。五、六十年代,这里曾是片热土,为国找油找气的一代石油人,将青春与生命留在了这里。如今,它完成了历史使命,留下了残垣断壁,也留下无数的故事。

——丁伟
3
作品欣赏

在青海省昆仑山脉南麓,北依祁连,西与荒漠相邻处,有一个叫冷湖的地方。在新中国成立早期,这里曾经是一座喧嚣的石油城,是光荣与梦想的圣地。


石油基地搬走了,但依然有石油人坚守。经过反复勘探开发,冷湖地区实现年产油气当量百万吨的能力。


冷湖油矿曾驻扎十几个油田二级单位。如今新一代石油人不时来此参观。


1954年,地质勘探队伍伴着悠悠的驼铃声,踏入这片貌似月球表面的神秘土地,开启了找油找气的征程。上万名石油工人,怀揣“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与抱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青海柴达木,来到人迹罕至的冷湖。几代人的青春与理想在这里生根发芽。1958年9月,冷湖五号构造地中四井,日喷原油800吨,宣告冷湖油田的诞生。1959年,冷湖油田年产原油30万吨,成为当时全国第四大油田,对当时西部工农业发展和边疆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共和国最早的油田之一,冷湖油田还为后期开发建设的油田输送了大量人才和技术,形成的“冷湖柴达木精神”是石油工业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昆仑山下,一座白色的纪念碑格外耀眼。碑上写着“为发展柴达木石油工业而光荣牺牲的同志永垂不朽”。


他们的墓碑守望着冷湖油田。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国家石油发展战略东移和油田原油产量逐年递减,冷湖油田陷入开发低谷。70年代中后期,一场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再次唤醒冷湖,使石油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90年代伊始,青海石油管理局机关及近3万名职工家属,从远离后勤支持和社会依托的海拔2600多米高原整体搬迁至近400公里外的甘肃省敦煌市七里镇。


残存的老基地矿区贸易公司,曾是基地石油人聚集的地方。


今年54岁的油田职工王西仓找到曾住过的房子时感慨万千。他随父母来到冷湖油田,在此一住就是23年。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几万名石油职工的青春与梦想留在了冷湖那片高原之上。如今这些残存的废墟,记录了中国石油一段艰苦创业的奋斗历史。


有很多已经说不出名字的残垣,伫立在高原。


远处的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见证了冷湖油田曾经的辉煌。


冷湖老基地最高的树桩。曾几何时,这棵大树为石油人遮阳挡雨。
“冷湖柴达木精神” 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更显出可贵。冷湖不仅是一座逝去的石油城,更是饱含着石油精神的“非物质”遗产,是石油工业创业史的一部分。这些宝贵的遗产将留给后人更多的回忆和纪念,更多的教诲与反思。目前,许多人呼吁:应该将这座废弃的石油城保护起来,留给我们的后人,成为石油人艰苦奋斗的教育基地。


一个冷湖石油人的后代在残存的黑板上写下“不朽的冷湖”。


地中四井揭开冷湖油田开发的序幕。
这些作品是否带给您一些启发,

欢迎您在下方评论中与我们分享您的感触。

想看更多《我的2015》系列专题,

请您持续关注新视觉影社。
来源:北京晚报官网-北晚新视觉网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新视觉影社公众号:takefoto2015
微博: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QQ:1332435765(联系我们)


    关注 新视觉影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