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有史以来“最激进”的改革——芬兰基础教育新课改

 

培训机构的招生一直都是校长的头等大事,这不仅考验着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而且还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招生策...





芬兰教育是全球最均衡、学生成绩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芬兰中学生被“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评价为整体表现全球第一。而近日,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宣布将于2016年8月在中小学全面推行新课程。

芬兰基础教育将取消学科教学?这轮新课改被英国《独立报》称为是有史以来“最激进”的改革到底怎样?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以培养学生未来社会所需的核心素养与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标

芬兰此次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未来社会所需的核心素养与能力,进行依托学科融合式的“现象教学”,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发挥学生在课程设计与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在结合国际组织观点与国情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学生未来社会所需的核心素养与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并且认为未来人才需要具备以下七大方面核心素养与能力,即思考与学会学习的能力,多元文化认知、社会交往与自我表达能力,自我管理与日常生活能力,综合素养、信息技术与沟通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社会参与能力等。
2
依托学科融合式的“现象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

“现象教学”是芬兰新课改首创的新概念,也是本次课改的重中之重,因此受到外界广泛关注与讨论,以致出现对其本义的歪曲和误解。

所谓“现象教学”,即事先确定一些主题,然后围绕特定的主题,将相近的学科知识重新编排,形成学科融合式的课程模块,并以这样的课程模块为载体实现跨学科教学。这些主题可以是“欧盟”“社区和环境变化”“芬兰100年独立发展史”等。如基于“欧盟”这一主题所编排的课程模块,将同时涉及地理、历史、社会文化、语言、政治和经济制度等跨学科的知识。

但芬兰新课改提出“现象教学”,并非将传统学科打破,数学、历史、美术、音乐、绘画等传统科目在今后的教学中照常开设,将要融合的主要是语言、地理、科学和经济等科目。依照芬兰国家课程规定,“现象教学”的具体开展,一般是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年级,在保留传统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同时在学年之中专门安排一个或多个学习阶段,每个学习阶段一般为几周,在特定的学习阶段内集中开展学科融合式的“现象教学”。
3
更加注重学生在课程设计与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另外,信息科技技术带所来的学习环境、学习工具和学习材料的变化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日益明显。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强调,推动信息科技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并非倡导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放任不管,任由他们个人借助终端设备来获取知识。

新课改将更加注重学生在课程设计与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对教学材料和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以及对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与寻求,更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学校和教师要使课程与教学安排更加透明化,更多地向学生进行展示和说明,让他们清楚地了解课程学习进度,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调控与反思能力。

芬兰基础教育没有标准化考试,学生评价一直以引导和鼓励学习、促进学生成长进步及能力和习惯养成为根本目的,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评能力。新课改认为,在今后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不能过多地由教师或他人来评价,而应更多地发挥学生自评作用。学生学会自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增强学习能力的过程。

校长都在看

为了让孩子爱上学习,日本人造了这些脑洞大的学校

扎克伯格看中的Altschool是怎样颠覆K12学校教育的?

这所学校逆天了!看Altschool如何进入“撒种”期


    关注 学邦智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