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容忍下越多不一样的人,这个世界就越好

 

不是推介。好东西给不想你们看。...

在mono上看见《抚顺故事集》的书评,收藏了一直没看。收藏只是因为抚顺两个字,评论的摘要里有个“男人”,有个“故事”,就记得这两个词了,可能还没记准。周末心血来潮的把书买来看,觉得它不会让我失望,果然。

书小小薄薄的,封面摸起来也舒服,让人有打开的欲望,有时候大部头的书,真的挺让人生畏的。幸好我把它翻开了,第一页就很好,而不是像很多其他我买的书,扔在那儿,仿佛下单结束,就表示我读完了一样。

读了快一半,还是猜不到作者是怎样的人,也不想猜。他不是那种可着人揣度的人啊。仿佛把什么都告诉你了,告诉尽了,你停在余韵里缓一会儿,好像什么都没记住,好像没懂,好像又已经发生了很多事,“在某个维度里,已经发生了某些改变”。他文字有时候华丽的过分,故事普通的,“生疼”的过分。怎么能这么直白的说人生呢?但作者的本意不是让你觉得人生惨。也许是想让你懂得,也许就是记录吧。

我看野夫的时候觉得,天啊,怎么这么惨,这人还能这么过么?这么过,也是过吗?不是多贫穷,就是世事沧桑之类的。赵松的区别在于,大环境让我更亲热,抚顺嘛,熟悉归熟悉,又陌生。他说的好像是我家乡的事,好像又不是。好像真实发生过,好像又没有。书里有几段解释了这个思想,比如:“回忆或者虚构,难度是一样的。被回忆的,已经不在,即使尚有遗迹,也是无从考证。而虚构的则是从未有过的,对似是而非的碎片的重新组织。不可靠的记忆,使两者没有清晰的界限。人不可能是个完整而轮廓清晰的存在。世界在膨胀,记忆在消退,生命升起又降落,它们摩擦出火花,也有烟雾,构成了想象、错觉与幻梦。而回忆就像鱼似的游动其中。很多时候,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会有交叉的点,经过了那里,回忆与虚构也就浑然一体了。假如你出于验证或回忆的需要,再次出现在那个人的面前,要是你的头脑还算清醒的话,就会感受到你面前的其实是另一个人。当然你可以努力重新描述其存在,甚至在描述的过程中有意无意混杂了过去的印象,但是很快的,你就会发现这样做其实是无意义的,你描述的与印象中的那些东西并不能自然而然的融合在一起,显然,它们并不同属于一个世界。”

这书其实是些你或许在某个微信公众号也能读到的那种故事,我是说也许。很多公众号做的也不错,但是在手机上读,和在书上读,肯定还是不一样的。至于有多不一样,咱们就各抒己见吧。突然想到,第一次读张嘉佳的故事,《摆渡人》,电子书下在电脑看。当时新浪爱问人还能用。觉得这故事真好,小玉是个不那么典型的东北姑娘。后来听说摆渡人要拍电影了,阵仗挺大,但我还是害怕。有些故事,我只想在书上看。现在书太便宜了些,我买《抚顺故事集》才花了二十,卖的太贱了。

看《摆渡人》时特激动,激动的读给舍友听,读到一半她们睡着了,舍友有些歉意的表示不是因为我读的不好,我说没事。题目是因为看了《师傅》这个故事,我认真的给大家读读。不知道这算不算侵权,原文我就不放上来了。

晚安,天下的人们。如果我有力量能管上天下的话,那晚安。

音频在网易云gooey电台里,审核太慢,过几天就能看到了。我希望我的粉丝聪明一些,自己找。


    关注 Gooey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