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状元德艺双馨 艺术大家平易近人

 

(视频版权归视频所有者)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会有更多的精彩视频...





曲剧状元德艺双馨    艺术大家平易近人

——戏迷心目中的胡希华老师

作者  马元恩

我是生长在南阳伏牛山区的农村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农村,主要媒体也就是广播和收音机了,当时我还不到二十岁,对戏曲的认知刚处于懵懂状态,最多听到的就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李豁子离婚》了,只感觉好听,也不知道是什么剧种,更不知道是谁唱的,在当时农村的田间地头,巷陌村野,一边劳作,一边听《李豁子离婚》,那是一种何等奢侈的精神享受啊!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来形容当时的感受实不为过。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对胡派曲艺的钟爱和痴迷不但没有淡化,而且大有与日俱增之势,心中偶像胡希华老师也早已成了艺术大家,最具代表性剧目《屠夫状元》从中南海唱到了宝岛台湾;《李豁子离婚》从从大江南北唱到了东南亚,集大成之作《李祥和的婚事》也搬上了银幕。撇开胡老师的艺术成就不讲,单就胡老师的为人和表演风格而言,“纯真自然,朴实无华,”这也正是胡老师倍受群众爱戴的原因所在,他唱出了群众的心声,唤醒了人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胡老师之所以能把胡山这个人物演得活灵活现,这与他的为人和崇高的艺术追求是密不可分的,艺如其人,戏由心生,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是生活过程的提炼和升华,在观看胡老师演戏的过程中,观众仿佛是穿越了时空,进入了戏境,时而放声大笑,时而潸然泪下,戏罢散场,胡老师的唱腔依然是余音绕梁,胡老师的人物形象却还是那般的入骨入髓,胡老师塑造的戏曲人物形象和现实生活中的观众产生了心灵共鸣,使观众和剧中人物乃至胡老师本人产生了一种无间的亲切感,融入感和认同感,作为一个极其崇拜胡老师的忠实戏迷,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见上胡老师一面才算是不枉此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4年5月4日上午九时许,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偶像大家胡希华老师。

胡老师很平和,我们谈了一个多小时,胡老师就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展开话题,中间谈及曲剧唱腔中的“跑马白”的时候,老师一边说唱示范,一边用手拍着沙发扶手打节奏,可敬可亲的样子既像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又俨然是诲人不倦的师长,让我这个普通戏迷十分感动。

胡老师是一个有着高尚追求的艺术大家,他博学广纳,多才多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胡老师工作很忙,在演出和工作之余,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曲剧唱腔艺术的研究传承和发展上面,胡老师将在近期推出一本专集,把自己从艺五十多年来的所有唱段汇入其中,现阶段正在整理、筛选、制作之中,我们期待着这部旷世典集早日问世。胡老师出集子的目的就是给广大戏迷朋友提供更多更完善的学习资料,更好的促进曲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胡派艺术值根中原沃土,汲取大地营养,夹带着青草气息,蕴含着泥土芬芳,在胡老师的辛勤耕耘下,必将是百花齐放,桃李满园。让我们衷心的祝愿胡老师健康长寿,能为曲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元恩

2014年5月4日。

(视频版权归视频所有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会有更多的精彩视频


    关注 品味人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