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美書|燈籠亮著,捫心而說

 

《皮囊》是認心、認人的書。...



你與好生活,只差一本好書
燈籠亮著,捫心而說
——《皮囊》序
文/李敬澤


如果皮囊朽壞,我們還剩下什麽?

好吧,你告訴我,還有靈魂。

有嗎?

有的吧。

——你都有點像祥林嫂了。好吧好吧,我信了。
可是,那脫去了皮囊的靈魂啊,他們在忙什麽?下地獄或上天堂或在荒野上遊蕩?我讀古人的記敘,總覺得,那些孤魂野鬼,它們所渴望的,不過是轉世為人,再得一具皮囊。
溫暖的、逸樂的、疼痛的、
脆弱的、可恥的皮囊。
蔡崇達寫了一本書,
就叫《皮囊》。


當我看到,父親死去,而兒子氣急敗壞破口大罵時,我忽然發現,有點不對了。是的,我的淚腺受了刺激,有液體分泌,我知道那叫淚水。
我說服自己,這不值得流淚,這不值得哭,我所看到的不過是、僅僅是人世間每時每刻發生的事。

這不是“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一種刻骨的憤怒,憤怒於,人在受苦,而他竟註定孤獨無助,兒子也幫不了父親,一切皆是徒勞。或許,皮囊的冷酷法則就是,它從不許諾什麽,它不相信奇跡,不相信心。
是啊。皮囊有心。
不管這具皮囊是什麽質地,
它包裹著一顆心。
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
打包攜帶著一顆心的羈旅。


這顆心很多時候是睡去了,有時醒來。心醒著的時候,就把皮囊從內部照亮。
荒野中就有了許多燈籠,燈和燈由此辨認,心和心、人和人由此辨認。
《皮囊》是認心、認人的書。


《皮囊》
作者:蔡崇達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定價: 39.80元


一部有著小說閱讀質感的散文集,作者蔡崇達,本著對故鄉親人的情感,用一種客觀、細致、冷靜的方式,講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間故事。一個福建漁業小鎮上的風土人情和時代變遷,在這些溫情而又殘酷的故事中一一體現。
蔡崇達 閩南人
大隱隱於市的新生代媒體人
韓寒口中的“寫作大師”
現任《中國新聞周刊》執行主編
“南方國際文學周”聯合發起人


用《皮囊》這個具有指向本質意味的書名,來表達作者對父母、家鄉的緬懷,對朋友命運的關切,同時也回答那些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
·END· 





    关注 style壹格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