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行】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

 

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







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但我相信,只要勇于出发,没有到不了的明天。当我决定要踏出第一步的时候,我就已经准备好自己的光与热,希望自己像个太阳一样,温暖着一路遇到的每一个可爱的你。
偃师行日记




2015年5月26日

行知小组的成员一起去往偃师,这是我的第一次出发。下午3点多到达偃师,作为第一批到达的成员,我们先去定好晚上休息的地方。由于珺哥事先跟学校领导沟通过,约好下午4点过去交谈活动的具体情况,所以我们就随意收拾了一下,4个先到的小伙伴就一起打车去偃师城关一中。学校的基本情况还不算差,跟学校交流了具体流程和需要他们配合的地方,和原计划基本没有出入。从学校出来后,刚好赶上去火车站接第二批到达的小伙伴。稍作休息,就一起去吃晚饭和购买返回时的晚餐。之后就进行彩排,第二天要进行大讲座的小伙伴按顺序依次进行演讲,其他人给予提建议。而后,其余人各自准备小班交流材料。





2015年5月27日

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后一起去吃饭,然后分批打车去学校。全体到达后,就在学校的会议室集合,等待第一个项目的开始,即大讲座。大讲座共有四位小伙伴进行演讲,分别是:高珺学长、郭瀛霞学姐、孟洋仪学姐和黄莹莹。大讲座结束后是进行小班交流,博文学长和瀛霞学姐负责摄影,其他俩俩合作,分到四个不同的班级。下午是进行素质拓展,先是热身活动五毛一块和创建团队,接着依次是巧解千千结、太空椅、同心竿和同起同坐。

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

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就是泰戈尔的“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这是我在读初二的时候,坐在我前排的同学告诉我的。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很震惊,觉得泰戈尔真是既洒脱又傲娇。但毫无疑问,就是这么一句话,深深地影响着我对待生活的态度。这次支教活动的对象刚好也是初二的学生,无巧不成书,所以我特别希望自己也能给他们的生活点亮一盏灯。


我们的第一个活动即大讲座。在大讲座正式开始之前,我注意到学校的副校长组织他们背弟子规,很硬性地要求,而且不止一遍。后来,经过对同学们的口头调查,发现他们每次活动集合后都会有这样一个环节。毋庸置疑,这个环节有利于展示学校风采,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弟子规本身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是,这样一种强制性要求,或者说这种教育方式,它是否也有可以完善的地方,它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真的是利大于弊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假如一个人处处感到和知道别人是在教育他,他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就会迟钝起来。”我相信人都有惰性,也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总觉得,教育应该是有自由的,教育应该是宽容的,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不露痕迹的。强制,会让人的行为举止变得规范;高压,会让人的行为变得僵化。一个不会独立思考的学生,我不知道他的未来会有多么出彩的颜色。

早上小班交流的时候,我是和莹莹分到初二(四)班。这是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班级,班里一共有44个同学,那天出席人数42个。在进入班级之前,我们找该班的语文老师了解了一下具体情况并得到一份该班同学近期学习成绩单。在和老师的交谈过程中,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她说:“你给他们鼓鼓劲吧,让他们不要失去信心。”她的言辞恳切,让我不由得为这些同学因为拥有这样一位负责的老师而感到欣慰。确实,如果单用成绩来评估的话,他们的成绩单告诉我这个班级不算优秀,甚至,问题比较严重。

当我正式走进教室,走上讲台时,我的心是紧着的。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准备的东西是否对他们有用,以及他们是否会喜欢我这么一个非师非友的大姐姐。根据他们班的具体情况,我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高原定律跟他们解释为什么他们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告诉他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瓶颈期,所以不要过度焦虑为什么会停滞不前。其实我很能理解遇到这种情况的学生的感受,他们内心的那种困惑和无奈都是我自己曾经亲身经历过。所以,除了跟他们解释这种情况出现的普遍性之外,我更想告诉他们的是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突破瓶颈期之后的乐观状态。



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里提到过人的恐惧分两种,即心理恐惧和生理恐惧。而心理恐惧又分发自肺腑的恐惧和来自教育即外界的恐惧。初二的他们,都还是小孩子。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大部分都还是美好,所以,很希望他们尽可能多的保持这份纯真。而不是因为学习感受太多来自自己内心的恐惧。有人说过,人活到26岁就已经死了。为什么?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经受着命运对自己的考验,先是跌撞得头破血流,然后慢慢遗弃纯真和对这个世界的善意,慢慢对这个世界妥协,最后抛弃自己原来的灵魂成了一个陌生的自己。而且,那个陌生的自己不是涅磐重生,而是美好的自己的死亡。

在讲完跟学习有关的东西之后,我问他们:“你们知道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吗”他们的答案千奇百怪,虽然都跟我预计的答案不一样,但我却更喜欢他们的回答。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他们迥异的回答不正说明了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吗?当然,这其中不乏有那些从小被灌输的思想。但看得出来,他们对于自己是有过思考的。而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在休息的时候,我问过一个同学他除了上课最喜欢做什么?他跟我说是睡觉。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不喜欢读书,但又不知道要做什么。我又问他你初中毕业之后会继续读高中吗?他说他想去打工。我就现场写了一张明信片给他:死后自会长眠,生前何必久睡。并告诉他:有没有继续读书,这不是什么对错命题,只是选择不一样罢了。但你因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而选择逃避、一直睡觉就一定是不好的。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但最重要的就是你要去面对它,花时间多去尝试一些东西,看的多了,自然而然能够遇见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到时候,把它坚持下去就好了。所以,你以后不要无聊就选择睡觉好吗?当时,他答应我了。活动结束后的一个星期,他在q上跟我聊天,告诉我他现在上课不睡觉了。当时,心里真是乐开了花。虽然只有一天相处,但他们对于我而言,不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而是我会一直花时间去关注的一群人。

特别想告诉他们:可爱的你们都在马不停蹄地长大,希望你们以后能过上比现在更好的生活,变成比现在更好的自己。也祝愿你们成为自己的太阳,既温暖别人,也照顾好自己。



温柔相待


行知,是个有爱的组织,是个优秀的组织,这是我对行知的第一个印象。第一次见到行知小组成员的时候,竟是亲切多于陌生。这种感觉很奇妙,明明名字和人都还对应不上,但却因为同样热爱着同一件事而毫无违和感。

毋庸置疑,行知里大神辈出。不论是刚刚毕业的学姐学长们,还是马上就要升大四的学姐们,在他们身上,永远能找到一种前进的动力。他们每个人的经历就像是传奇一般精彩,写出来,都是一本本让人称赞不已的书。

在我看来,行知优点很多,但最触动我的是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活动前一个晚上的彩排,每个假想观众都像一个个严厉的面试官,从内容到外在形象对演讲者一一进行纠正。我相信此刻的苛刻,是为了第二天的完美表现。我相信不管是发表意见的,还是接受建议的,都是怀着一种想把它做到最好的心情。活动当天,珺哥提醒其他人:每个演讲者下来,都要给予鼓励。其实,他们都真的很棒,我们的掌声也是由衷地赞美。虽然,这只是一个细节,但我却在这其中感受到温暖,不吝啬夸奖他人、不吝啬给予别人掌声,我相信这都是人生必修课。

行知走的是小众精英化道路,很惭愧自己实在是跟’优秀”二字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但我在前往这个目标的路上,也许可能怎么也走不到尽头,可我真心喜欢和大家一起“颠沛流离”,一起善待这个世界,又被这个世界温柔地爱着。



嘴角上扬的

青春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在有想法的年纪,就要勇敢地出发,待到老去的时候,一定会庆幸自己拥有一个令嘴角上扬的青春。

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甚至,让我选个自己最喜欢的颜色,我都会再三犹豫,总觉得绿色也好,蓝色也不错。有时候去做一件事,只是因为自己身边的人都在做这件事。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有同样的感觉,好像自己的生活就只是在重复着别人的过去,照着前人碾压过的痕迹在行走而已。但唯独就支教这件事,是我自己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做的。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行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能够带给这些孩子什么?或者说,什么样的教育是更合适的?不得不承认,这都是一些宏大的命题,远远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参透的。可是,我总觉得只要有人在行动,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步,它也终将会撼动不足,向更好迈进。

01

有人曾经问过我,一个老师具备什么是最重要的?当时我的回答是:知识是前提,这是毋庸置疑的。再者,我认为一个老师最重要的是他科学的思维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我给她举了我高中数学老师的例子:一个不管遇到任何事,从来都是笑着面对的老师。在他的世界里,好像多难的事都能笑着处理,笑着面对。

02

后来,我回问她你认为一个老师最重要的是什么?她跟我说是平等。其实,当时触动很大。因为一直都认为优生受到老师更多的照顾好像是理所应当的,至少我一路是被这样“照顾”过来的。可是大家都知道,一个班级里,拔尖的永远是少数,而一个班级的教育,更多的是面对大部分学生。当然,这也不是一两个老师的问题,而是很普遍的现象,因为它关系着升学率、教评、奖金等等很现实的东西。我不知道在这个不平等地区别对待下,有多少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或因此没有走上更好的前途,但可以想象人数一定不在少数。假如,教育可以不那么急功近利,这个现象会不会有所缓解?我相信每一个老师都曾有过桃李满天下的美好心愿,如果普通老师的工资不是那么尴尬,不平等的现象是不是也会有所缓解?一个问题的出现永远不可能只有一个原因,所以不要吝啬于每一步改善。

↓↓↓

在素质拓展的休息时间里,我问了几个同学:“你们觉得我们的活动有意义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有;我问他们具体有什么时,他们沉默不语。我又问他们:“你们喜欢我们行知来你们学校吗?”他们又异口同声地说喜欢;同样,我再问他们为什么时,他们的回答让我错愕,因为他们说:“缓解压力,放松放松。”当时我的内心很失落,我们的到来对于他们而言居然跟休闲娱乐带给他们的效果一样。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这样认为的,但我觉得这种想法很可怕,因为这不是我的初衷,但我却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是啊,我们活动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我深切地热爱着这个活动,可我却不知道它的意义。很长一段时间,那个同学的回答让我很茫然,它跟我原本设想的效果相距甚远。直到后来,有个小孩弱弱地问我:“我可以考上偃高吗?”我具体询问了一下他的具体情况,然后再结合他的实际给予一些建议。后来,他跟我说他一直在坚持,不会放弃。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假如一次活动有那么一个同学因此受益,我都觉得这个活动是成功的,我们的行走是有意义的。
或许现在的我还是不能很好的领悟和理解这项活动更深的意义,但我知道我喜欢,也一定会坚持。而它背后的真谛,也一定会在时间的洪流里慢慢浮出水面,然后坚定地告诉我:你的选择是正确的。




遇见更好的

行知
行知


带给我的是骄傲。知行合一,渡人渡己。无论是它的初衷,还是它走过的足迹,让我为自己是行知的一员感到深深自豪。正是这份热爱,所以我希望它能走得更远,一起去遇见更好的行知。

经过这次活动,我觉得行知有很多优点:有组织、有纪律;严谨、节约;有爱、团结。这些都是我们行知的闪光点,但同时,行知也可以更好。以下是我个人看法,也许有些不成熟、不实际。
首先
行知小组身份的确定性。行知小组不是加“V”组织,它是由学生发起组织的,全是因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个人兴趣爱好所在,不涉及任何功利性目的。所以,当我们在宣传以及介绍行知小组的时候,就无法避免这样一个问题,即它与郑大的关系。行知小组的成员全是郑大的学生,但是,行知能否代表郑大?行知能否以郑大冠名?毫无疑问,行知的荣誉是郑大的荣誉,但是,行知的足迹以及行知的未来不应过多的关涉郑大。行知是骄傲的存在,是独立的个体。
其次
行知小组成员的招纳。行知要走的路很远,它会有长足的发展,那么,它就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根据行知往届的招新情况,每年招收人数不统一,出现“大小年”。
再者
行知小组的合作对象。行知是做短期支教的,所以,我们的目的不在于帮助学生学习具体学科知识,更多的是“授之以渔”或者是带给他们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那么,我们就需要定位合作对象的层次以及服务对象的阶段,以换取相同付出创造更大的价值。(学校可以选择县级中学,服务对象为高中一年级。)与此同时,我们得确定是同时和多所中学合作、轮流交替活动,还是只和一个学校进行长期合作。
最后
行知小组成员的培训问题。一个优秀的团队,它的组成成员也应该是各有所长或者具备一定组织活动素质。毫无疑问,学姐学长们都很优秀,所以,希望这个优良传统继续保持。例如素质拓展,在去活动之前,行知小组成员应多加培训以保证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教练。

行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知道而不能去做,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知道了却没能去做。所幸,我知道我喜欢的并坚持去做了。相信我们的行知一定会越走越远,影响更多的人,带给更多人满满的正能量。加油!行知小组。


    关注 行知小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