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本之于电影:“创新”或“泡沫”?

 

华信博影视资讯传播最新影视资讯分享实用电影价值合作请微信我:renyuruinamezhouhaifen...





文|于帆    来源|中国文化报

当中国电影产业一路狂飙猛进之时,资本的逐渐渗入似乎在升级着这场“狂欢”——互联网资本“票补”、发行公司“保底发行”、电影众筹……一系列资本新玩法,不断刺激着中国电影产业的提速。然而,当《叶问3》这样通过“买票房”试图操控市场的粗暴行为暴露在公众视线中后,业界不得不反思,在电影快速金融化的进程中,资本究竟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近日来闹得沸沸扬扬的电影《叶问3》票房造假一事终于有了定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对该片发行方及相关机构进行了警告和处罚。然而,造假事件引发的关于资本、金融与电影之间的关系问题,仍在业内持续发酵。

对此,在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微信公众平台“娱乐资本论”聚焦“电影金融创新的案例与边界”这一话题,邀请到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影视投资人、院线方以及法律界人士,就金融介入电影的背后逻辑、“金融+电影”创新的投资风险和法律边界以及监管部门如何保障票房的真实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资本介入电影的“新”玩法?

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的电影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的追逐。《叶问3》暴露出来的“买票房”行为,仅仅只是资本介入电影的“花式玩法”之一。为了梳理影响行业格局的一系列电影与金融结合的新玩法,“娱乐资本论”发布了《电影金融创新的案例与边界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中提到了围绕《美人鱼》、《港囧》、《心花路放》等影片进行的一系列金融创新尝试,并总结称,金融资本对电影的介入已经逐渐渗透到电影行业的肌理。其中,互联网资本通过“票补”,金融资本通过“保底发行”,已迅速切入电影产业链,并且重构了行业格局。

记者注意到,最近两年,在线购票平台大打价格战,平台及片方都在以烧钱的模式大规模进行“票务补贴”。有业内人士预测,440亿元的票房中,来自票房补贴的收入可能多达30亿元至50亿元。再如《美人鱼》在上映初期,据媒体报道,3家出品公司共同为周星驰开出了16亿元至18亿元之间的天价保底金额,受到业内普遍关注。最终,这部影片以33亿元票房拿下中国电影票房冠军。

此外,据《白皮书》透露,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的P2P行业,利用电影项目“圈钱”已成行业里公开的秘密。《叶问3》的操盘者更是几乎使遍了已知的全部电影金融创新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制造“票房舞弊”。据悉,目前已有数十个P2P平台正在开展影视类项目的P2P融资。这些平台多用一部或多部电影票房的收益权为基础资产,以一种类似理财产品的方式,向公众募集资金。不过,自娱乐宝之后,众筹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和影视圈紧密地结合,它的发展现状甚至和一直处于上升势头的电影票房指数背道而驰,呈现出尴尬的冷场状态。

对于《白皮书》中梳理的一系列金融创新手法,卢米埃影业总裁胡其鸣表示,所谓“创新”,其实不过是资本追逐利益而进行的掩饰,这些案例和手法都是国外电影同行“玩过的”。不过在中国,无论是从电影还是从金融角度,行业的监管存在着不少缺失。

在与会人士看来,围绕这些负面案例,业界和主管部门需要深思的是,从“票补”到“买票房”,票房操控的边界在哪里?一年数十亿元的“票补”,是否应算作电影市场的泡沫?为何电影市场热衷保底发行?以电影项目为标的的理财产品究竟存在怎样的风险?

资本来势汹汹是好事还是坏事?

针对频频爆出的票房问题,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副主任李东表示:“电影市场最近暴露出的一些票房注水的现实情况可能会让很多人对去年440亿元的票房存在疑问,但是我很肯定地说,这440亿元并不存在票房注水推高的情况。”

李东坦言,目前国内电影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偷漏瞒报现象。尽管中国已经具备了几乎是全球最先进的票房数据监管系统,但依然难以制止偷漏瞒报现象。“在票房监管问题上,我们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没有跟上,所以当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很难依法处罚。”

那么,在仍处于摸索中的电影票房监管制度体系环境中,电影人对于来势汹汹的资本是什么态度?对此,胡其鸣表示,其实电影行业本身欢迎资本的进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资本毫无原则的进入实际上是对行业规则的破坏。胡其鸣以上世纪美国大卖场低价倾销DVD最终导致好莱坞的集体抵制为例,表达了自己的鲜明态度:“资本的进入应该是帮助我们把蛋糕做大,而不是摧毁了原有的体系之后进行掠夺式的发展。”

合一资本创始合伙人许亮一语道破目前资本疯狂进入电影行业的原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他看来,所有票房造假最为严重的案例,几乎都跟资本市场挂钩。“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市场居高不下的市盈率。当100倍到200倍的市盈率放在你面前,会使所有的贪婪插上想象的翅膀。”对于资方的保底发行,许亮提醒道:“电影票房本质上只是收入数据,并非利润,也并不意味着现金流,要警惕投资中非常片面的‘唯票房论’。”

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赵龙凯看来,资本更多地进入电影行业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未必是件好事。由于金融本身没有特别的属性,又难以在短时间建立规则,电影产业很容易就被资本裹挟,因逐利而偏离方向。

 法制监管还是行业自律?

对于金融资本与电影行业之间的关系,胡其鸣反复提到一个词——“规矩”。在胡其鸣看来,只要遵守行业规则,资本是可以有效发挥其正面的作用,进而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

随着票房负面不断爆出,依法监管应当成为资本进入电影产业必不可少的一环已成为各界共识。然而,对于“买票房”“刷票房”的行为认定,仍然处于电影行业的模糊地带,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或者行业规范进行约制。

“目前相关法律并不健全,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票房造假是违法行为。对于票房注水在判断上也存在困难。”有法律界人士如此评论说。对此,“从相关监管部门来说,会在日后制定更详细的行业规则,对票房的作假行为做出法律认定。”李东表示。

北京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田磊则从法律专业角度提醒道,“资本进入电影市场不但要遵循电影本身的规矩,比如不能做虚假票房,不能偷瞒票房,也要遵循资本市场的规矩。如在电影市场引进P2P也需要遵守银监会的规定,首先不能做资金池,不能把资金归集在一起再做投资。此外,也不能自担、自融。”

据李东透露,专资办下一步筹划搭建一个中间监管平台,接入所有网络代售商,获取每个影院、每个影厅,乃至每个座位的实时销售情况,甚至在监管之外囊括中间结算系统,促进电影行业的资金高效结转。

赵龙凯则期待电影监管和金融监管相关部门携手磋商探讨,共同解决电影金融创新中面临的一系列风险挑战。“资本进入到电影行业是必然的,并且,票房作为一项公开披露的数据,以票房为标的来设计金融产品,是最清晰明了的做法。”赵龙凯表示。

 

华信博影视资讯

传播最新影视资讯 分享实用电影价值

合作请微信我:

renyuruiname

zhouhaifeng078691

(长按二维码直接关注)


    关注 华信博影视资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