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姜子牙是个心机男

 

《鬼脸历史课·中国古代史》连载[12]用最明白的话,讲你不明白的事2016人人必读的历史扫盲课第四章西周荣...

《鬼脸历史课·中国古代史》连载[12]
用最明白的话,讲你不明白的事
2016人人必读的历史扫盲课
第四章 西周荣枯

第1节 捋顺周人的家谱不容易

周人的始祖弃是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工作者,姬姓,曾被尧举荐为“农师”。弃的父亲是“五帝”中的第三帝帝喾,母亲姜嫄(yuán)为有邰(tái)氏部族的女儿。

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姜嫄有一次去郊野,看见一个巨人的脚印,非常好奇,就上前踩了一脚,没承想却有一种车震的感觉。完了也没当回事,谁知十个月后居然生下一男婴。姜嫄感觉事有蹊跷,怕不吉利(估计是怕丈夫责问),就把男婴扔到街巷里,结果牛马见到他都绕道走;随后又准备把他扔到山林中,但赶上了伐木工人下班,没机会丢掉;最后想来想去,就把他放置在沟渠的冰上,心想即使饿不死也能给冻死(够狠吧)。然而令姜嫄没想到的是,男婴被天上的飞鸟发现后,飞鸟就来“搅局”,张开翅膀把他给盖住。

……

到了这个时候姜嫄终于明白,她生的这个儿子可能是个神,既然如此,还是别把他当不祥物扔来扔去了,不如抱回家当祖宗给供着吧。后来儿子长大成人,姜嫄念及当年所作所为,便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弃。

为了让大家便于理解,这里有必要再把弃的家谱简单捋一遍。

弃的父亲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帝喾的父亲是蟜(jiǎo)极,蟜极有个堂哥名叫颛顼,即“五帝”中的第二帝。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颛顼死后,没有让自己的儿子接班,而是直接把帝位传给了聪明能干的侄子帝喾。

帝喾“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前后共在位七十年,这其间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帝喾死后,就把帝位传给了大儿子挚。

挚干了九年,可能是力有不逮(一说是死掉),就把帝位让给了水平更高的尧。尧同志干得不错,对他的那些异母的兄弟也多有照顾,比如聘任弃为农师,负责大禹治水后的农业生产恢复工作。后来大禹接任帝位,对弃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就封他于邰,号曰后稷,并尊其为农业神。

从弃开始,到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之间的这段时间,是周人发展历史上的“先公时代”。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人的先公一共传了15代。其世系传承如下:

弃(后稷)——不窋(zhú)——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yǔ)——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dǎn)父(太王)——季历(王季、公季)——昌(西伯、文王)。上下两王关系皆为父子。

如果从尧舜时期的弃算起,那么到周文王时候,中间隔了1200多年,但仅仅历经15代,也就是说平均每世在位时间有80多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除非他们比王八还能活,否则我们就权当它是传说吧。

弃之后,周族世系延绵不断。夏桀时,弃的四世孙公刘率领全族成员迁至泾水中游的豳(bīn,今陕西旬邑)定居,在那里耕种放牧,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

又过了九世,古公亶父接管了周族的权杖。由于经常受到戎狄的侵扰,古公亶父遂决定迁离居住了300余年的豳,带领族人翻过梁山、渡过漆水,来到了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自此称为“周人”。

周原自然环境不错,土地肥美,草甘如糖。周人在这里定居下来后,开田筑城,设官分职,并利用奴隶从事生产,经济生活进步迅速,很快就摆脱了戎狄习俗的影响。周族从此开始向建立国家过渡,古公亶父由于为周人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被后世尊为太王。

古公亶父死后,他的幼子季历(周人称为王季)即位,对曾经欺负周人的戎狄开始进行反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因为商朝也面临着戎狄侵掠的问题,所以商王文丁对季历颇为看重,对他赐地封赏,还任命其为牧师。

季历于是抓住时机,又娶了殷女挚仲氏为老婆,成了商朝的女婿,使得周国势力日益壮大,成为西方诸侯之长。

周国的喜人进步,与已经是夕阳西下的商朝形成了强烈对比,这让疑心颇重的商王文丁很没有安全感。文丁认为,在周国真正崛起之前一定得把它摁死,于是,他利用宗主国的身份把季历骗到殷都,又设计将他杀死。

令文丁始料不及的是,季历死后,即位的姬昌(即周文王)比他爹还要有水平。只不过文丁还没来得及对他下手就挂了,再加上姬昌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周国并未受到特别关注。
第四章 西周荣枯
第2节 当文王遇到姜子牙


直到大名鼎鼎的商王帝辛即位,周与商的关系才又开始变得水火不容。

帝辛是文丁的孙子,也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商纣王。

在上一章中,我已经介绍了商纣王是个有智力、有能力的君主,只不过他的能力和智力不是用在治国理政上,而是用来贪图享乐。

文王即位时,国力还无法与商朝抗衡,所以就表现出一副低眉顺眼的姿态,继续臣服于商。纣王可能是出于对自己实力的自信,对文王也没什么防备,心情好的时候甚至能跑到周国的地盘上打猎。文王也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没有野心,还在商王朝中央任职,并与九侯、鄂侯同为王朝三公。

这个时期,商朝与周国的关系至少在表面上还是蜜月期。

不过文王很清楚,政治上的蜜月期和婚姻上的蜜月期都是一样的,要是不做好准备,再往前走两步就是坟墓了。

文王没有与纣王合葬的打算,两个人一块死就没人埋了,因此文王准备充当那个挖葬坑的人。在给纣王挖葬坑的时候,为了提高效率,文王还有几个帮手。这几个帮手有自个儿来的,也有他主动找来的。

自个儿来的主要有辛甲大夫、鬻子、伯夷和叔齐等人。

辛甲大夫原本是商朝的臣子,曾不间断地谏言75条,但纣王根本不买账。他感觉在商朝展现不出自己的能力,就跑到文王这儿絮叨了。好在文王这个人心胸比较宽,辛甲说什么都不介意,要是碰到汉武帝那种自尊心比较强的,下场不会好过司马迁。

对了,这里顺便提一下,后来等到周朝建立,辛甲大夫的工作倒是和司马迁差不多,都是史官。所不同的是西周时期的史官位高权重,相当于今天国务院秘书长,而到了汉朝,史官已经沦落为国家图书馆馆长的闲职,除了开会兼职做个记录员,平时很少有机会与领导接触。

鬻子姓芈(mǐ),据传是火神祝融的后代。他学问很大,被文王尊为老师。后来到了武王、成王时期,也都把他当作老师。鬻子挺能活的,他拜见文王的时就已经是九旬老人了,就是不知他是在成王即位后的哪一年死的——成仙是不太可能,但应该能称得上是老寿星。又因为鬻子的思想里有一些守柔、辩证的道家思想,所以他被认为是道家的开山之祖。

伯夷和叔齐是亲哥俩,家世很不错,父亲是商朝方国孤竹国的国君。孤竹国的大致位置在今天的辽西、冀东一带,地方虽然不大,但好歹是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伯夷和叔齐都犯不着跑到周国的人才市场上找工作混饭吃——除非亡国或他俩脑子有病。

但那时天下还没开始真正大乱,孤竹国国小兵弱,无人搭理,离亡国还远着呢。这么一来,问题就只有可能出在他们自己身上了。

事情的原委是孤竹国的国君临死前怕他们兄弟争夺王位互相斗殴,便立下遗命要次子叔齐接班。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叔齐对这个王位一点都不感冒,即位后三天两头找伯夷,说要让位给他。伯夷感觉这事违背父命,拒辞不受,最后被缠得实在没招,就一拍屁股跑了。

叔齐见伯夷跑了,愈发认为不应该干下去,便追随哥哥的脚步,也开溜了。后来伯夷和叔齐路上又相遇,合计了一下觉得不能再回去,就每天四处瞎溜达;再后来就是他们听说西边的周国很安定,非常适合养老,就一同前往投靠了文王。

文王手下人才济济,但他仍不满足,总觉得还缺了点啥。恰在这时,他听说有个叫吕尚的人很有能耐,虽没有政府工作经验,但理论功夫很过硬,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王觉得这个人正是自己急需的,就派人四处打听吕尚的下落。

吕尚字子牙,本姓姜,故又称姜尚,民间则一般叫他姜太公或姜子牙。姜子牙的祖先也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在夏朝曾被封于吕地。后来经过一代又一代败家子的努力,到了他出生的时候,整个家族已沦为贫民。

为了维持生计,姜子牙年轻时当过屠夫卖过酒,干过不少出卖体力的工作。

与别的体力劳动者不同的是,姜子牙有一个特别的爱好,那就是学习——每天不管工作多累,他都会挤出一点时间用读书的方式给自己充电。

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期望某一天能够实现他的治国兴邦的宏图伟愿。

遗憾的是商朝根本不需要他这样的人,没办法,姜子牙只好耐心而又不甘心地等待,直等到头发由短变长、由黑变白。

不过,无望的等待还不是最可怕的,因为只要有等待,就会有希望;真正最可怕的是万一哪天机会来了,自己却没有了时间和精力去做。

任何时候,遗憾带给人的痛苦都要比绝望大很多。

关于这一点,姜子牙很明白。

后来随着商朝的沦落,周国的崛起,终于有一天,他听到了周国国君姬昌发布的招贤纳士的广告。姜子牙满心激动,但他知道,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把持住自己。于是经过一番思考,他放弃这次应聘的机会,选择了一种曲折迂回的道路来实现。

可能有人对此不理解,怎么到了关键时候反而端起架子。

其实这是姜子牙的自我营销策略。如果你还不明白,那我就给你举个例子。比如你家有半亩白菜急于出售,那么,在对方也急需这些白菜的前提下,求人去买和耐着性子等他来买,价格肯定会有很大不同。道理很简单,因为前者的议价权掌握在对方手里,后者的议价权则掌握在自己手里。

姜子牙的做法是先在群众中散播一些关于他很牛的传闻。那时候人们由于缺少娱乐活动,就把很多精力投放在传播小道消息上,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姜子牙的事迹经过一次次添油加醋后,很快便传到文王的耳朵里。

文王对姜子牙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派去打听的人也很快有了回复:“姜尚住的离咱这儿不远,是个闲人,每天也不工作,就在渭水边钓鱼。但令人奇怪的是,别人钓鱼要么是为了消遣,要么是为了改善生活,姜尚却两点都不沾,他的鱼钩不但是直的,而且还离水三尺……除非他钓的鱼脑抽筋,否则就是他精神有问题。因此,不管别人对他如何吹捧,反正我感觉他浑身没有正常的地方。”

听到这里,文王哈哈一笑,嘴上不置可否,心里对姜子牙的好奇心却又增加了一层。

他决定亲自一探究竟。

这天,姜子牙和往常一样在水边钓鱼,文王则带着随从如路人一样与他不期而遇。两人见面后都有点心照不宣,也不寒暄,直接就进入了要谈的主题。

文王先问姜子牙有没有治国的好点子。

姜子牙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便回答:“概括起来说,应实行八字方针,即经济兴国、人才强国。”

文王是搞政治的,知道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强大了,国家也就强大了,所以对经济兴国还能理解。但是人才强国这个词他倒是第一次听说,自己以前对人才虽然谈不上不重视,但坚持的原则是只要别帮倒忙就成,从来没指望读书人能够促进生产和冲锋陷阵。想到这里,文王便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姜子牙微微一笑,说:“历来各国都很重视经济,因为发展经济出成绩,如以前百姓是喝米粥,现在改喝肉粥了,这些大家都看得见摸得着。而人才培养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十年八年可能也见不到成效,即使见成效了也不一定就是你的,因为人是有腿的,如果有更好的去处,一拍屁股就移民走人了。”

文王点点头,认为姜子牙分析的有道理。

姜子牙继续说:“别看商朝现在虚弱得气都喘不匀,可搁不住它大,若论经济实力,当今诸侯还没有一个能与之匹敌。所以,要想从经济上赶超对方,困难不小,时间上也不允许。我想来想去,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把自己变大——变大容易引起别人注意,应该把自己变强——是强壮的强,不是强出头的强。”

文王听姜子牙扯得有点远,有点心急,问:“你还是赶紧说说如何才能人才强国吧。”

姜子牙见鱼终于上钩了,这才不急不缓地说:“现在去培养人才,肯定是来不及了,我建议你不如利用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主动出击,深挖本国优秀人才,广挖别国牛人。而这就需要你做到‘三常’,即举贤为常,任贤为常,敬贤为常。”

文王听到这里,十分高兴,说:“本来我感觉治国已经进入了死胡同,没有出路,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让我想起祖上传下来的一个预言,说当有个圣人来到我们周国时,我们周国就能兴盛,看来我运气不错,您应该就是那个圣人吧。”

于是,文王亲自把姜子牙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军师,并尊称其为“太公望”。
《鬼脸历史课》“有奖挑错”活动
《鬼脸历史课》是《疯狂阅读》杂志力荐的助学类课外读物,为回馈读者,也为把《鬼脸历史课》打磨得更完美,在连载期间,我们诚邀您为本书挑错(仅限文字和知识类错误),错误内容可通过评论方式反馈给我们,经核实后,您将会获得最新版的《鬼脸历史课》一本。注:1.为方便统计,有奖挑错活动只在《疯狂阅读》杂志微信公众号进行,同一错误只奖励最先发现并评论的读者。2.连载时间定为每晚九点左右。3.获奖名单每周公布一次。

往期连载回顾:

>>>《鬼脸历史课》连载[1]三皇五帝:我们不是一般人

>>>《鬼脸历史课》连载[2]禅让制里的猫腻

>>>《鬼脸历史课》连载[3]“家天下”如何叫板“禅让制”

>>>《鬼脸历史课》连载[4]资深流氓是如何走上成功路的

>>>《鬼脸历史课》连载[5]中国版的王子复仇记

>>>《鬼脸历史课》连载[6]史上第一个帝王反面教材

>>>《鬼脸历史课》连载[7]当野心家遇到有理想的厨子

>>>《鬼脸历史课》连载[8]作秀是获取民心的有效手段

>>>《鬼脸历史课》连载[9]大臣居然把国王给流放了

>>>《鬼脸历史课》连载[10]打仗其实也是一项娱乐活动

>>>《鬼脸历史课》连载[11]刻在甲骨上的历史
疯狂阅读| 青少年专属公众号
美文 | 励志 | 视野 | 写作 | 高考| 笑料



每晚21:00,我在这里,你呢?


    关注 疯狂阅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