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  ——杜甫《蜀相》文本解析(一)

 

《蜀相》的杜甫也没有例外,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壮志难酬,空有一番“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志向,仍然老泪纵横,不忍卒读。...





杜甫的《蜀相》位于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自主赏析”目录。这一单元赏析指导的原则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所谓的“以意逆志”就是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所谓的“知人论世”就是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基于本单元的赏析指导,本文就尝试用此原则来解读研析《蜀相》。

读懂一首诗,首先了解这个人,即“知人”。杜甫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从小我们就知道他是“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一生颠沛流离,忧国忧民。在杜甫短暂的一生中,我们把它分为四个阶段。公元712年—746年,35岁前的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漫游祖国的大好河山;公元746年—755年,杜甫困居长安10年之久,有“少陵野老”之称;公元756年—759年,杜甫为官,但仕途坎坷,中途陷入贼手。公元760年—770年,杜甫漂泊在外,孤苦伶仃,最后病死他乡。在生命的最后10年,杜甫先后于760年年初至762年7月和764年3月至765年5月两次寓居成都。《蜀相》就写于第一次定居草堂之初。

在时间上,我们对杜甫有了一个粗线条的了解。再结合家喻户晓的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其一)》、《登高》等诗篇,我们知道,杜甫才华横溢,爱国爱民,志向高远,却亲历战争,流离失所,老病孤舟,晚景凄凉。写作《蜀相》的杜甫也没有例外,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壮志难酬,空有一番“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志向,仍然老泪纵横,不忍卒读。

有了基本的“知人”,再来“论世”。《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安史之乱是755年爆发,762年结束,历时八年之久。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报国报民的远大理想彻底落空。当时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

这首诗的题目叫《蜀相》,“蜀相”就是诸葛亮。公元221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刘备在四川成都立国称帝,历史上称为蜀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诸葛亮死后,晋朝李雄敬仰诸葛丞相,在成都建立诸葛武侯祠。公元759年底,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寓居成都,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杜甫来此凭吊,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为什么?看来如周汝昌老先生所言“可知老杜此诗意在人而不在祠”。然而以地或物的名称作题而其意在人的诗篇也不是没有,杜甫咏叹诸葛亮的作品中,《咏怀古迹》(其五)就是,这样命题好像也没有偏离诗歌的主旨。但本诗为什么偏偏不以《诸葛祠》或《武侯祠》来命名《蜀相》呢?我想,这样命题,杜甫的切入点是诸葛亮的政治身份,杜甫当时身处乱世,渴望有圣君贤相来匡扶摇摇欲坠大唐江山的处境。再说,“做贤相”是杜甫的志向,可惜自己报国无门,功业未就,所以选此角度能抒发郁闷和隐痛。这个视角,诗末"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惜表现得极为切肤:圣主良相,如同千载难逢的一对绝配,仍然没有能够成就兴复汉室之大业,可知天道弄人,后世怀才不遇者之伤痛,又深了一层。所以《蜀相》的着眼点在诸葛亮这个人,在丞相这个政治身份,而不在诸葛祠这个地,表达的感情在对诸葛亮的敬仰,而不在对诸葛祠的描写。本诗主角是诸葛亮,并非诸葛祠。诸葛祠只是诸葛亮的载体,是为诸葛亮服务的。杜甫思祠实为思人,写祠是为写人,因此题为“蜀相”。


    关注 嘉木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