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日记 欧式小城琅勃拉邦

 

正因为独特的身世,琅勃拉邦的街头,不仅遗留下了14世纪的庙宇,也打下了19世纪法国殖民风格的深深烙印……...



正因为独特的身世,琅勃拉邦的街头,不仅遗留下了14世纪的庙宇,也打下了19世纪法国殖民风格的深深烙印……



街头巷尾的法国风情

离开万荣,继续北上200公里,就来到了琅勃拉邦。

琅勃拉邦,又译为“銮佛邦”,老挝北部重镇,是老挝著名的古都和佛教中心。

1353年,法昂在他的岳父,柬埔寨国王帮助下统一老挝,建立澜沧王国,定都于此。所以说岳父是很重要的。

1560年起,因供奉来自柬埔寨的“勃拉邦”佛像,改名琅勃拉邦。





在老挝这个7成以上面积是山地的国家,琅勃拉邦这片位于南康河与湄公河汇合处,被群山环抱的谷地绝对是一片宝地,因此成为老挝历朝的都城。

历史上,琅勃拉邦曾长时间作为老挝的国都,辉煌的澜沧王国就定都在琅勃拉邦。





法国殖民时期,琅勃拉邦也是老挝的政治中心。

1893年,法国军舰兵临曼谷城下,强迫泰国放弃对老挝的宗主权,老挝进入法国殖民时期,直到1954年老挝独立。

这一段时期,为老挝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今天,当我们漫步在琅勃拉邦法国风格浓郁的街头时,总是会想起那一段殖民岁月。





1945至1975年间,老挝王国定都万象,琅勃拉邦为陪都。1975年革命后王室制度被废除,琅勃拉邦失去了其政治地位。

正因为独特的身世,琅勃拉邦的街头,不仅遗留下了14世纪的庙宇,也打下了19世纪法国殖民风格的深深烙印。





如今,琅勃拉邦是老挝仅有的2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由于保存完好的东南亚传统与殖民风格,琅勃拉邦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1995年12月,琅勃拉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出世界历史遗产名录。经联合国专家组调查,这座小城有679座有保存价值的陈旧建筑物。





走在琅勃拉邦的街头,像是进入了一个欧洲小镇。而街道上停放着的老爷车,更令人恍惚间感到时间倒流。





琅勃拉邦城区面积不大,但是街道两边的老房子,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越看越好看。





琅勃拉邦有三条主要大街,大街之间以小巷相连。随便一条小巷,都是值得细看的。





走进随便一条小巷,也都有机会,与地道的本地生活不期而遇。





所以,我真是大爱佛邦,这是一座我永远逛不够的小城。





当然,除了街道上的法式建筑,我们还有其他的地方可去。





譬如说王宫博物馆。

一直到1975年,老挝才废除君主制,王宫的入口也装饰着王国时代的徽章——双头象。





香通寺也是琅勃拉邦的一个著名寺院,以精美的马赛克装饰画闻名。





当然,这里最负盛名的,还是那幅“生命之树”马赛克拼贴画。





距离城区30公里有一个光熙瀑布,有一天我就骑车前往。

路比较窄,还遇见了骑着车背着枪带着娃的民兵,想必就是传说中的土匪多吧,不禁有些担心。好在一路风景不错。





光熙瀑布的水色奇幻,漂亮极了。门票貌似是2万kip,合人民币16块钱。





古城里面有一座小山叫普西山,爬上去可以俯瞰整个小城。





傍晚时分,普西山上还可以看到湄公河的日落。





看完了日落,琅勃拉邦的夜色,也同样令人迷醉。





在温暖的灯光映照下,琅勃拉邦的欧式风情,似乎又浓郁了几分。





清晨布施的百年传统

在琅勃拉邦,有一项活动最受游客喜欢,那就是已经持续数百年的清晨布施传统。





老挝信仰上座部佛教,规定僧侣不事世俗劳作,寺院里也不能生火做饭。





僧人们每日的饮食全由布施而来,每日两餐,过午不食。





这就是琅勃拉邦布施的缘起,如今,每日清晨黄袍僧人长长的布施队伍,已经成为琅勃拉邦最引人注意的风景线。





佛邦觅食大作战

在琅勃拉邦,吃饭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因为尽管经历过法国佬的殖民,老挝传统食品,真是很不怎么样。





就连下图这种面包,也是奇迹般地不香不甜,没有任何味道,这就很TM尴尬了。





所幸的是,天朝臣民无处不在,琅勃拉邦也有为数众多的中国人,从事旅馆和餐饮业。餐馆的味道虽然不能和国内比,但是好歹还像那么回事。





但是作为一名有追求的旅行者,我注定不会满足于在老挝天天吃中国菜,而是要在寻觅当地食物方面坚持不懈地上下求索。





于是乎,烤米饼、烤香蕉、竹筒糯米饭之类的奇怪食物,全部被我尝试了一遍。





我还和新认识的朋友们一起,去了一家河边的高档餐厅,但是里面的食物不过尔尔,糯米饭甚至还不如街边挑着卖的竹筒饭好吃。





但是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最终还是找到了一种不错的食物,那就是牛逼闪闪的素食自助餐。





素食自助餐价格1.5万KIP(10块人民币样子),自己拿个碗上一大堆盘子里挑去,盛满一碗算完。相比其他地方,这里最大的好处是:味道还不错,而且便宜。





老挝的菜市场

每到一个地方,我就喜欢去逛菜市场,琅勃拉邦当然也不例外。





琅勃拉邦的菜市场,和国内的并没有太大不同,甚至还要更加整洁有序。





老挝的传统食品,芭蕉叶包着的米糕,用于烧烤的米饼和水牛皮,在市场里随处可见。





刚刚捕捞上来的鲜鱼。





还挂着露珠的蔬菜,看着就叫人高兴。





奇遇怪僧和怪神父

在琅勃拉邦,我有一次有趣的经历。

有一天早上,我正在旅馆门口发愣,琢磨着要去哪里溜达,和我同住一间旅馆的一位中国和尚,找上我了:“少年,我看你骨骼精奇,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





原来他是来此交流气功的中国僧人刘师父,因为和本地僧人沟通不畅,想找我做翻译。我其实也想去近距离接触本地僧人,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当天晚上,我就和刘师父一起,去寺庙里的“医学部”,帮忙把他的“运功心法”传授给本地僧人。正好当时有一位年轻僧人身体不适,刘师父也就当仁不让地现场运功,帮他进行调理。





现场还有一位来自法国的天主教神父泽维尔,听得非常仔细。他也略微学过一些气功,但是道行尚浅,因此对刘师父非常信服,交流结束出来后,他又要求刘师父教他感受“植物的气”。

经过刘师父的一番指点,他居然真能感受到。而或许是六根不净的原因,居中翻译的我,却完全无法体会。





泽维尔是一位天主教的神父,但是表现却十足的“怪”。

他进了佛堂会首先对着佛像跪拜行礼,而且胸前挂着佛牌,手上戴着串珠,每当我想起他的神父身份,就会忍俊不禁。

神父泽维尔曾告诉我,法国人不喜欢越南,但是喜欢老挝,因为两个国家过去都是法国殖民地,但是越南独立的时候“太激烈”了。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的观点。

看过了琅勃拉邦,老挝的行程也该结束了,虽然还有更多好玩的地方想要去,无奈海关给的15天期限马上就要到了,为免节外生枝,我必须启程离开这个国家了。

PS:“摩托日记”是一个连载系列,关注后进入公众号界面,点击下方“摩托日记”菜单,可以查看往期摩托日记。更多精彩,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关注 龙猫同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