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漳州人胆挺肥,敢叫板“正国级”!

 

啧啧...



了解漳州

NOW !

关注享听漳州

探索我们生活的城市

「流芳漳州·古代名人故事」

听听漳州历史牛人那些事儿

历史上的奸臣你能想到几个?

他算不算一个?



这是魏忠贤

人家皇帝叫万岁

他叫"九千九百岁"

吓!

那谁还敢得罪他?



还真有个胆肥的

而且还是个漳州人!

这是谁?



林釬

(1568-1636)

字实甫,号鹤胎,龙溪人(今蓝田村洞口社人),后移居今南靖县丰田镇古楼村。历任南京国子监司业,礼部右侍郎,后拜为东阁大学士。

下面就来说说

他和魏忠贤之间有哪些"爱恨情仇"

主讲嘉宾:

漳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郑来发
敢得罪魏忠贤,那这位漳州老乡的官职是不是也挺牛的?

三个字:并 没 有

明熹宗即位后,林釬任国子监国子司业,后升为国子祭酒,就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当时魏忠贤到处搜括铜制的器物,准备熔掉私底下重新铸钱币,中饱私囊。

郑来发:林釬不是在国子监里当国子祭酒嘛,魏忠贤企图占用国子监里的铜鼎、铜缸私铸钱币,林釬坚决反对。而且,他反对为魏忠贤立生祠,就是为活人立祠堂。

当时朝廷内像林釬这样的存在简直就是异类,多少人争着给魏忠贤盖祠堂,帮他歌功颂德。这里就有个林釬眼皮底下现成的。



有一天,一位在国子监读书的监生叫陆万龄的找来了,听听林釬是怎样拒绝的:"魏忠贤不过是个臣子,如果和孔夫子并列而坐,哪天皇上亲临太学来拜谒孔子时,臣子坐上头,天子在下头伏拜,哪有这样的道理!"

陆万龄等人左耳进右耳出,改成了拿本簿子到处筹钱募款,还强迫林釬签名支持。



林釬不屑的拿起笔来,随意在本子上胡乱涂抹一番,当天晚上就将官帽悬在棂星门上,即刻辞官归隐。

郑来发:他这种性格刚正不阿,没办法,看不惯奸臣当道,只好算了,辞职,告老还乡。

魏忠贤哪里是善茬,他知道后趁机伪造圣旨,把林釬的官籍也削去了。



那时,黄道周也因为避魏党势炎而隐在山村里呢,两人志同道合就为知己。黄道周十分佩服他的学问和为人,经常上门拜访,议论时事。



收获一个好知己运气也不算差,更好的在后头。

明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一死,魏党就倒台啦。明崇祯元年(1628年),林釬不仅可以继续当官,而且到了公元1635年,还被晋升为东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却行宰相之实。

人太操劳也不好,入阁才半年林釬就劳累成疾,明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三十逝世了,享年58岁。

延伸阅读

林釬归隐在南靖时也没闲着:

天启年间,海上武装集团经常勾结倭寇入侵海澄、龙溪、漳州以东一带。地方上听说林釬回家了,就跟林釬商量,希望在万松岭建一座关城,防范倭寇侵扰。林釬虽身处逆境,还是把民意转达给当时的漳州知府杜遂。

郑来发:当然杜遂知府也采纳了,就开始建。还没建成,杜遂就已经调走了,继任的知府叫施邦曜接着主持完成这个工程。林釬后来就写了一个《施公新筑万松关碑记》记载万松关建设的经过,这个碑记现在还立在万松关旁边。



林釬死后被埋葬在洞口社后壁山。为纪念林釬刚正不阿、两袖清风,至今,在洞口社的祖祠内,仍存有林釬的画像,并由专人保管。每年冬至,这幅画像便被拿出来摆在洞口社的祖祠内,让村民祭拜。



随后,原步文镇包括现在的步文镇、蓝田镇其余11个姓林村庄,都会轮流将林文穆公的画像请到村庄的祖庙里,轮流祭拜,一代传一代,这个习俗已沿袭好几百年了。



(实习生夏晨斌对此文有贡献)
郑来发
《漳州华侨华人通史》主编、漳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漳州市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
总策划:刘丽贞

策划:张婷姝 陈丽安

采写/播音:张婷姝

制作:陈烨玲

监制:李志军 赖明杨

总监制:孙 卫 涂志伟


    关注 享听漳州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