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go?Mosh!说的一直都不对

 

-...

在摇滚演出,尤其是硬核朋克和朋克摇滚的现场,观众会做出各种动作来表现兴奋的情绪。

国内很多人和媒体把这些动作为Pogo,其实完全不对——在场下撞来撞去的统称只应该是Mosh:包括Pogo(朋克演出时多见)、Skank(不太激烈)、Mosh(无节奏冲撞)、Thrash(最具攻击性)和 Wall of Death(死墙,人分成两队,同时向中间冲撞)等。
死 墙
何为Pogo?

其实Pogo指的只是上下跳,是朋克演出时多见的一种场下观众的舞动形式。身体挺直、双臂夹紧、双腿并拢……这种动作得名自弹簧单高跷(Pogo Stick),据说是在1976年,英国朋克SEX PISTOLS贝司手Sid Vicious发明并且导致流行开来的。

他在2000年纪录片《污秽与怒火》(The Filth and the Fury)里说自己这么做只是为了嘲弄去看SEX PISTOLS演出,却并不属于朋克圈子的人。不论他说的是否正确,

Pogo很快就和朋克圈子紧密联系到了一起。

爱尔兰的凯尔特朋克乐手Shane MacGowan也这么做,他的理由是穿的皮制披风让他除了上下跳之外没法做别的动作。

注:现代的Pogo Stick大约是在1920年由德国的Max Pohlig和Ernst Gottschall发明的。
污 秽 与 怒 火
弹簧单高跷长这个样子
运 动 机 理
现代的Pogo
何为Mosh?

二十世纪80年代早期,美国华盛顿的硬核朋克圈子的乐迷开始在演出现场“Mosh”,这种舞蹈本来在乐迷杂志和唱片内页被拼写为“Mash(捣碎)”——华盛顿硬核乐队SCREAM的1982年歌曲“Total Mash”里使用的意思。而BAD BRAINS的歌手H.R.(Paul D. Hudson,生于英国的牙买加后裔)被认为“是moshing的创始者”,他们在歌词里使用“mash”,在演唱会上促动这一攻击性的行为;随着狂暴的 音乐一起撒野,一起“mash it up(把它捣碎)”。随着这个词语的牙买加口音流行开,乐迷们开始使用“Mosh”而不再是“Mash”。
而国内在十多年前最早介绍摇滚乐现场时,作者/编译就没弄清楚——目前可查到关于Pogo最早的一篇错误介绍刊登在2005年的金羊网上,后来的介绍全是以讹传讹:
往右拉copy➔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9/07/content_978382.htm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清楚了一些?不只是对于Mosh和Pogo的区别,多年来的误传,更是对于一个不合格的译者/评论者会对后来的乐手/乐迷造成多大的误导,是否有了切身感受?

▌另:1995年《音像世界》上章雷和王晓峰一篇漏洞百出的《死亡金属介绍》里甚至还指鹿为马:“我们这次就介绍一些真正让人震耳欲聋的音乐,重金属的极端——‘死亡金属(或称之为Grindcore)’”,至少在其后10年里把大众对于死亡金属的认识带到了一个完全错误的方向。

这篇文章在网络时代还以各种形式流传着、误导着一批又一批的金属新人,以至于有人说“推荐大家不要看,如果不慎看了就努力把内容忘掉。”这是另一个影响更为深远、更为沉重的话题,之后会详细解说。


    关注 Demogorgon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