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悲伤看透时》:每个如梦如幻的现在,化为将来淡淡的酒菜

 

陈慧娴的一首冷门歌曲,复出后的经典之作...





陈慧娴

为什么日常生活没背景音乐啊。像电影那样多好呀,不然不给点提示我都不知道要用什么情绪来面对这个世界。

——网易云某位歌友的评论

林夕词,陈辉阳曲并编曲,陈慧娴演唱,2003年发行于专辑《情意结》。歌曲延续慧娴慢板抒情风格,以细腻的情感和用心的伴奏分四段构成了一个人痛失爱情的心路:由脸上泪水化成心中死灰、由深爱到释怀、由悲伤到忙碌再到淡如。

凛风呼啸,白雪飘降,阵阵寒意袭来。低沉徘徊的钢琴声中,回忆起那一晚终生难忘的决绝场景,从此雪就是分手的证明,是悲伤的起源,是爱的终结。

火车隆隆,况且况且,杂音风景涌起。一声汽笛,将人拉到当下, 火车笃笃地行进,行道树排排地后退,突然想到一切不能追回,终于止不住流泪。

时间推移,日历翻飞,工作场景呈现。她尝试用忙碌困住自己的心情,不去想为什么难以入睡、不去想为谁而美。虽然不能完全放下,而悲伤也终于内化。

终于,随着时光治疗,她开始所谓的放下了。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可以坦然面对过去和矫情,哀愁和痴情。一句“能令我一生记得的往事,最后也平淡不过如此”可以看出她能淡忘、看淡,但是也有几分的无奈、无法忘怀。曲终“仿佛有没有感触都可以,谁同渡半生都不介意”带着自嘲的反话(或者真话),女子心被伤透到对悲伤看透期间的挣扎坎坷无奈淡漠蕴含其中,令听者动容。

伴奏低沉烘托悲伤气氛,风声、火车声、办公室办公声代入感很强,将人代入其境,感同身受。歌词每一段的“能令我一生记得的XX”最后都采用回声伴唱,塑造空间感,寓意感情和回忆都渐行渐远直至不见,契合歌曲“看透悲伤”主旨,听起来也很受用。曲终一众伴奏消去,只钢琴声陪歌声点点敲敲结尾,便如人心沉淀,再不起何尘埃。

《把悲伤看透时》与《我曾爱过一个男孩》有许多类似处,二者都巧妙化用火车隆隆声,以歌叙事,讲述心路历程。但前者表达的是分手后由悲到淡,纠结在悲伤和释怀;而后者表达的十数载甚至数十载的情怀延续到永远,缠绕在深爱和遗憾。

专辑《情意结》包括十首新歌,附送AVCD,收录陈慧娴全盛时期的十二首歌曲,是她复出后的一张实力碟。该专辑由陈辉阳、林夕制作,含金量很高,专辑中也有很多作品一改慧娴的风格,可惜的是,专辑发行量只能用“惨淡”二字形容。时隔十余年,专辑中的歌曲已成沧海遗珠。(文章某些信息和角度有引用,绝大部分文字为原创,若有侵犯,请告知)

再听两首:

  • 黄莺莺 - 《我曾爱过一个男孩》
  • 张艺德 - 《这么孤独着》


点击阅读原文,去豆瓣看大神的《把悲伤看透时》乐评


    关注 华语冷门经典歌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