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个朋友圈为什么这么难

 

那时候在画质糟糕、滤镜失色的照片背后的我,是快乐的。...



No. 20

文 / 小型子01. 她们告别了旧的微信

我认识一个和我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女孩子,意外地投契。过年那段时间我们一起生日,我照例发了一条微信祝她生日快乐,她没有回复。我想,大概是祝福太多回复不过来了吧。

隔了好几天,我的祝福就像石沉大海,甚至连一圈涟漪都没有泛起,我开始觉得有点儿不对劲了。点进她朋友圈一看,她最近那条状态说的是趁着年末断舍离,她换了个新的微信号,这个不再用了。我马上加了她新的微信。



我是一个不喜欢看朋友圈的人,很少刷新动态。没想到在我不刷朋友圈的日子里,有些熟悉的账号已经不再更新。

无独有偶,我的一个学姐26号也发了个状态,说现在这个微信会转为工作用,另开了个小号分享生活。

我想起我在一个叫AIESEC的组织工作的时候,许多伙伴们说着等从这个组织退休了,就换一个新的微信号好好做人,毕竟为了工作我们都加了太多形形色色的人。我也曾经这样说过,只是终究舍不得陪伴我三年多的微信。断舍离太难。

02. 生活在别处

我经常失眠。“失眠”这两个字在我的推文里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深夜里陪伴我的除了文字和音乐,还有我的朋友圈。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时候,我会开始往前翻看,一直翻到2012年11月03日我发出的第一条朋友圈,是一张和朋友拍的合照。

看到以前的朋友圈的时候,我好几次忍不住笑出声来,原来我以前那么可爱呀。三年前的我一点儿小事也会大惊小怪,吃了什么好吃的都能得瑟上一整天,周末见了一个朋友都要自拍好几张发上来炫耀。也脆弱,也矫情,读一首诗会哭,看一部电影伤感上老半天,失恋自言自语,但没有人嘲笑我。

那时候在画质糟糕、滤镜失色的照片背后的我,是快乐的。

后来我的朋友圈发的文字越来越少,字字斟酌,连九宫格的图片顺序都要细细考虑一番,发一条状态之前还要思考什么时候发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能获得多少个赞。我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看起来”过得洒脱。一两年前我还试着去分组,但微信通讯录的联系人越加越多,清理过两次觉得麻烦,删除和分组都是太复杂的工作。于是我索性不分组了,反正真正关心我生活的人也没有多少个。



再后来,我的朋友圈里已经没有了烟火味。偶尔发发与朋友的合照,更多时候是拍到了好看的照片循例备份一组。但文字的背后,已经看不出来我在想些什么。失眠的时候偶尔发点带情绪的文字,过没多久立马删除。这一刻理智的我厌恶上一刻矫情的我。本来情绪就是瞬间的东西,发出来却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

我的生活在别处,不在朋友圈。



03. 发个朋友圈怎么那么累啊我本来不打算写这样一篇推文,毕竟关于朋友圈的吐槽已经太多人写过,不差我这一篇。直到我昨天在微博看到我关注的博主发了这样一段话:



下面的评论句句戳心。

“微博的我毫无顾忌,朋友圈发个图片都得顾虑太多。”

“朋友圈的我是官方的我。”

“哪里还是朋友圈啊,同事加了一大堆,工作群加了一万个,朋友圈一刷全是同行发公司新闻,多无趣。”

......

越来越多朋友开始重拾微博。我也为了满足自我倾诉的欲望,开了个微博小马甲。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朋友圈总有那么多的恶意。我们原本只是熟人,甚至只因一时的工作需求而加了微信,却被冠上了“朋友”的称呼。我们其实对彼此的生活没有那么关心。

熟人A秀恩爱可以成为你屏蔽的理由;

熟人B总爱发自拍可以成为你屏蔽的理由;

熟人C做起了微商可以成为你屏蔽的理由;

熟人D看个演唱会刷十几个小视频可以成为你屏蔽的理由;

熟人E爱转发心灵鸡汤可以成为你屏蔽的理由;

熟人F让你帮忙点赞投票也可以成为你屏蔽的理由。

什么都可以是理由,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发了点自以为很正常的状态,却被你的老板、同事、合作伙伴、三姑六婆在背后嚼舌根。

划过去有多难呢,不过一两秒钟的事情。

世界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不满意呢?

我不是明星,可我怎么觉得发个朋友圈那么累啊。





04. 有血有肉有故事自社交软件诞生以来,我们便习惯在一个又一个时兴的平台记录日常,发表情绪。从QQ空间玩到博客,从博客挪到微博,现在又集体在朋友圈安营扎寨。

我们那么努力地跟上潮流,却只为了找到一个可以放心说话的地方。但每一个平台发展到最后,我们都开始设置权限。QQ空间和博客可以只对特定的人开放,微博可以设置好友圈,连朋友圈也有分组可见。

我们渴望被关注,却又需要一定的私密空间,这两者的关系我们总是很难平衡。

所以我很珍惜那些依旧热爱在朋友圈分享琐事的朋友们。我乐意看到会哭会笑会吐槽,有血有肉有故事的每一个人。



谢谢你们。



留言区里缺一个你 :-)


    关注 脑洞贩卖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