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总有“一万个为什么”,医生该怎么办?

 

医患沟通在治疗决策中的作用...





《外科风云》已完结,对于这样一部医疗行业剧,想必每一位小伙伴自己心中都有一杆秤。今天,咱们不聊别的,先来回顾一下里面的一个桥段——关于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的故事

患者中年男性,胸痛、咯血半年余并逐渐加重,因在候诊室大咯血,出现窒息,经抢救后排出血块,急送急诊科。

我们来看看陆医生和庄医生在医患沟通方面的不同。

陆医生



看了患者的急诊CT,胸片,就确诊肺脓肿导致的支气管动脉破裂,因而出现了大咯血,需要手术。作出治疗决策后,陆医生潇洒离开,而患者家属则全程蒙圈,一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表情。



随后,腹黑杨主任不想陆医生太过顺遂,因而私下找患者家属讲解病情,并向家属告知,手术有风险,手术后也不一定可以治好,天真的家属认为,既然手术有风险,手术费用也贵,那就不要手术了,直接药物治疗吧,因而,最后患者家属拒绝手术……



事后陆医生很生气,向院长汇报这件事,院长让陆医生和患者家属多沟通,陆医生咋说的呢?

陆医生说:病人家属懂什么?懂脓胸,懂脓毒血症吗?

庄医生



话分两边,我们来看看庄医生是怎么做的:了解手术是治疗大咯血患者的最佳方案之后,庄医生找到患者家属,耐心地向患者家属解释患者病情,经过详细的沟通后,患者家属同意手术……



庄医生,完胜!

由于陆医生没有好好与患者家属沟通对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多项事宜,在杨主任带有偏向性的引导下,患者家属只有凭着自己的现有认知来进行决断。所以,尽管陆医生制定了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是患者家属不配合,治疗方案就不能很好的实施,最后也就达不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了。

而庄医生则是医患双方良好沟通的代表,以绘图的方式向患者家属解释患者病情,开诚布公的向患者讲述不同疗法的利弊,让患者家属做出选择,以争取患者最大程度地配合治疗,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开诚布公,患者家属了解了哪种治疗是最有利于患者的,最终患者家属同意了手术。

患者家属和患者,在医患关系中,我们统称为“患方”,临床决策的顺利进行是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的。疾病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是患者就医的最终目的。治疗方法的选择虽然是由医生主导的,但是如何很好地实施治疗过程,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没有患者的配合,再好的治疗方法也不会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如是否按时按量服药、是否禁食、是否低糖、低盐饮食等等,这就需要医生与患者做好沟通,强调患者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其实,“失败”的医患沟通案例,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少见。

一位传染科的医生接诊刚入院的患者,患者因为紧张害怕,向医生问了好多问题,比如能不能除根、多长时间能好、哪个药最灵等……但是那天医生可能心情不好,并且比较忙,患者又一直追问,最后医生被问烦了,就很不耐烦地对病人说:“你这个病一辈子好不了了,让家里人赶紧凑钱去吧”。听到这个话之后,患者跑到医院的小花园里哭了很长时间。

所幸这位患者并不是个暴脾气的人,要不然又是一场纠纷呢!医生的此番言论,虽是无心之举,但言语中却隐含有消极之意,可以预见,这句话必定会在患者心理掀起不小的波澜。医生事先无意的作出了“治不好了”的论断,患者必定也会相信几分,即便是事后医生制定了适合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患者也会消极实施治疗过程,最终也不会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疗效不佳,患者对医生产生怀疑,然后患者愈发不配合,从而进入到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当然,对于目前医学界真的“治不好”的病,或者是还没有确定哪种治疗方法是最好的疾病治疗方法时,也应该开诚布公地告诉患者每种疗法的利弊,让患者(或患者家属)做出选择,以争取患者最大程度地配合治疗,同时也可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对于患者抱怨治疗效果不佳时,应通过沟通认真查找原因,是否按要求执行医嘱、诊断是否存在问题、疗程是否达到标准等等。所以说,好的医患沟通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面对患者的“一万个为什么”时,多点耐心好好沟通就好了,毕竟,患者生病时着急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更多临床思维精彩内容,点击“精华吧→临床思维”专栏获取!

治趣·专注临床诊疗能力提升
培养医生、医学生的临床思维
快来下载吧▼


点击“阅读原文”,开始病例学习吧!


    关注 治趣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