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恐慌区

 

有些时候,我们一直处在恐慌区,不愿意向后退一步进入学习区,所以一直无法得到进步。...





舒适区(comfort zone),学习区(stretch zone),恐慌区(stress zone),这三个概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所以,在此我不做过多的叙述,想了解这三个概念的,不妨去看看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或者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的《异类》,就算不爱看书,自行在网上百度一下也可以明白这三个区域的概念。

只要处在学习区刻意练习,我们就会不断的进步,这是我们最想要追求的境界。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往往都不在学习区,所以虽然很努力,却无法取得进步。通常对于这个问题的解读是:我们一直处在舒适区,不愿意向前迈一步进入学习区,所以一直无法得到进步。而我在这里要谈的,却是一种截然相反的情况:有些时候,我们一直处在恐慌区,不愿意向后退一步进入学习区,所以一直无法得到进步。



也许你会觉得这个观点有点匪夷所思。的确,恐慌区之所以称为恐慌区,是因为人们处在里面会感到恐慌,怎么会有人长期处在恐慌区呢?

首先,大家不要被这三个区域的名字所迷惑。所谓舒适区,指的是那些我们完全可以做好的事情,而所谓恐慌区,指的是那些我们完全做不好的事情。处在舒适区未必就很舒适——反复做一件自己非常熟悉的事情未必是舒适的,有时候难免会感到无聊。同样,处在恐慌区的时候,也未必一定会感到恐慌。

但是,问题并没有结束,既然恐慌区的事情是我们完全做不好的事情,为什么我们还会一直处在恐慌区呢?答案也非常简单:姿势变形。举个例子,比如我在健身房举哑铃,本来处于我学习区的重量在10-15公斤,现在我非要拿一个20公斤的哑铃来举。如果姿势正确的话,我是肯定举不起来的。但是,如果我的姿势变形了,借助身体其他部分的力量,是有可能把这个哑铃举起来,甚至可以用这个哑铃来反复锻炼。但是,由于我的姿势变形,不管重复多少遍,需要锻炼的部分其实是得不到锻炼的。

这种因为姿势变形,而处在了恐慌区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上面讲的例子:在锻炼身体上,用超过自己能力的指标来要求自己就是最常见的之一。其他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工作上承担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学习上钻研超过自己能力的问题,恋爱上追求自己根本追不到的男神女神等等。甚至,说一门自己不熟悉的语言,吃自己完全吃不惯的东西,穿完全不符合自己风格的衣服,都属于处在恐慌区的行为。

我们都知道,只有在学习区不断的练习才能够进步,所以,处在恐慌区,首先是无法得到进步。其次是自己会感到非常的辛苦,乃至于恐慌,体验远不如处在舒适区。但是,这都还算是小问题。处在恐慌区往往还会引发以下这些不良后果:

首先是自大。长期处在恐慌区的人,往往会形成一种错觉: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因为姿势变形才处在恐慌区的,他们认为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是自己完全可以驾驭的。还是上面举哑铃的那个例子,我天天练20公斤的哑铃,就自以为自己很强壮了。其实,我只不过是姿势变形而已,真正的水平,可能连10公斤都不到。人所处的位置,并不代表他的能力。虽然表面上在做同一件事情,但是有些人处在舒适区,而有些人则已经处在恐慌区了。但是,一旦在恐慌区呆的太久了,别人不信,自己可能先信了。很多盲目的自大,就是从这里来的。
其次是受伤。长期的处于恐慌区,长期的姿势变形,难免不会受伤。这种伤可以是身体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长期做一件自己完全做不好的事情,是会在心里产生阴影的,这就是心理上的伤。一旦受了伤,轻则需要等伤口恢复,重则因伤致残。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对生命的浪费。

最后是放弃。长期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不但非常的辛苦,而且见不到丝毫的长进。因此,处在恐慌区的人,如果不能调整姿势,退回学习区,或早或晚,都会选择放弃。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轻言放弃,而是呆在恐慌区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虽然处在恐慌区有上述的种种的不好,但是,要人们从恐慌区退回学习区,往往比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更难。为什么会是这样?怎样才能退回学习区?退回学习区之后要注意什么?我们放到下一篇文章中谈。



本文由公众号“林泉嘉器”原创,欢迎评论和转载。更多文章请扫码或者搜索公众号:linquanjiaqi


    关注 林泉嘉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