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营造 这座不合时宜的老窑,现在却成了文艺青年的打卡首选地

 

窑洞里的日子...



NO.1 | 壹
这里是重庆沙坪坝陈家桥镇三河村的山坡,
傍晚的时候,
一栋建筑里散发出温暖的灯光,
照亮了山路,
也与山脚下的城市遥遥相望。
这栋建筑的前身,
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旧式龙窑,
当地俗称“梯坎窑”,
窑口及原有房舍均随山势逐级跌落。
说起这栋老窑,
老刘总是充满感情。
他是从16岁就开始做陶的民间匠人,
从他爷爷手里把土陶制法传承了下来,
方圆百里乡亲们的水缸,
家里用的泡菜坛子,
都从这栋老窑里烧出来。
老刘家每年可以烧9窑,
鼎盛时期老刘的陶罐还远销全国。
在上世纪80、90年代,
老窑让一家人衣食无忧,
还让他成了村里的万元户。
可现在时代变了,
谁还用这种上了年代的老古董,
老窑也逐渐像一个老人,
变得不合时宜,变得一无是处,
老刘也不希望儿子子承父业,
“烧窑能有什么前途!”


小刘去外面当了几年兵,
退伍后做点小生意,
陪伴了几代人的老窑到底何去何从,
一家人都在思索这老窑的未来
“干脆拆了老窑搞农家乐吧!”
老刘的意见,小刘并不同意,
见过世面的他,总觉得应该把它保留住。
NO.2 | 贰
没想到无意间的买卖之交,
把一个建筑师和这座老窑联系在了一起。
也让老窑的命运有了转机,
田琦,建筑师,重庆大学建筑系教师。
到老刘窑场淘花器时,
这口保存完好的阶梯老窑,
点燃了他心中的创作欲望。




左起田老师、小刘、老刘

田老师便用他对传统民艺复兴的理解,为刘家的老窑规划了一个不一样的可能。一点点终于说服老刘让他来试着改造这个即将荒废的窑。

为了接下这个项目,他甚至提出,免费帮这家人设计,就为了留下这座老窑。
设计采取了依山就势的协调方式,
整个空间呈现阶梯层次感,
新建筑的屋顶坡度也与山势近乎一致。
首层除一间采用大面积落地玻璃、
其余部分均为在小青瓦木构架覆盖下的开敞空间。


为了赌一把老窑的命运,
收入微薄的老刘家拿出所有的积蓄,
花50万,整个改造包括景观、室内、
连家具软装。
听说老窑要改造了,
周边的乡亲们都来帮忙,
老刘全家老小也全部上阵,
一座曾经过时而无用的老窑,
也让人看到它命运的转机。
为了严控成本,田老师不但设计费分文不取,还“削尖了脑袋”帮忙省钱,院子里的桂花树,墙上的摄影版画和书法作品,还有边边角角上的家具,都来自田老师以及各路朋友的慷慨相赠。



这一整面墙上的人文摄影作品都出自田老师的镜头。

NO.3 | 叁
前后经历了一年时间,
这座满目苍凉的老窑,
终于迎来了它让人惊艳的一天。
它不再默默无闻,
它有了一个新的名字,
文艺又意境深远,
它叫——远山有窑。
走进敞开的空间里,
一侧的山石自然地裸露,
顺势而下。
大量老木头和老砖头,
让这里充满着时光的质感。
“我宁愿牺牲在冬天里的使用,
也不愿把这么好的山林绿野关在玻璃窗外。”
就像田老师所说的,
这里模糊了室内室外的区隔,
走两步,就是群山入怀。

在东南两个方向
有视野开阔的咖啡厅。
小刘也让他自己的老婆,
去学习咖啡师资格。
田老师希望这个因窑而建的新空间,
也能跟窑一样,
在山地里自然生长。
所以这里基本都就地取材,
将附近砖厂烧制的红砖作为主要承重和围护材料,
红砖本身价格低廉,
直接用于内外墙,
省去了饰面的费用。
用山石、陶盆和楠竹做成的洗手台,
不花几个钱,
照样蛮有设计感。
坡屋顶上的小青瓦,
就是原址上工棚拆下来的青瓦,
木梁、木桁架、木柱头、木地板,
都是从不远的旧木材市场淘来,
极大降低建造成本,
还有旧物所带来的温润气质和时间印记。
为了与原有龙窑的空间布局相契合,
整个建筑体采用了俯览递进的视角导向,
从入口处,就可看见一个个窑口,
走近,窑口又如同植入空间中的展品一般。
曾经的那些残次的坛坛罐罐,
全都有了用武之地,
它们可以是一堵墙,
野草和野花就在它们身边。
它们也可以成为一盏灯,
敲几个孔,里面放上灯泡,
就可以点亮山里,温暖人心。
还可以嵌在石头缝隙里,
顽强地探出绿色。
总共改造费用才50万,连慕名前去考察的德国设计师都惊呆了,这么一栋建筑,居然才花了这么点钱!



改造完后,田老师问老刘:“老刘,可还满意?”老刘笑得合不拢嘴:“满意,满意!太满意了!其实,我也不舍得这口爷爷传下来老窑啊,现在好了,这样老窑也保住了。“
NO.4 | 肆
原来的老窑,
继续在那里发挥余热,
有了这座窑,
这里也有了历史、记忆,
还能发展延伸的文创产品。


改造后的老窑,不仅可以如常使用,还作为这里的文化根基延伸出其他的生命力。他们找来了川美陶艺系研究生于瑛豪搬来陶艺工作室,还把独立家具设计师的作品和花艺师的肉肉植物放进空间展示和售卖。



田老师希望这个亲手打造的空间可以有咖啡、陶艺体验、文创产品合作等多种经营模式,成为依托陶艺的复合型文化休闲空间。


这里以后除了可以预订由主人亲自下厨的地道农家菜,还可以有更多的可能。火锅宴、西式下午茶会、摄影交流会、禅茶雅集......只要你想得到,中式的、西式的、新生后的老窑是一个更大更开放的舞台。
夜晚的时候,
山下亮起万家灯火,
山上开启山林慢宴。
主厨的小刘,
居然是师从百度,自学成才。
乡间喂养的土猪肉灌制的香肠,旁边田里捕上来的土黄鳝,自家院子里种的大白萝卜,原汁原味的乡土食材,好吃到味蕾炸裂。

各种中西下午茶会与各种摄影交流分享、
吃吃喝喝趴,
都会在这里举行。






就这样,一个曾经破破烂烂的老窑……
现在成了这么年轻时尚的地方,
每个文艺青年和艺术咖们,
都想去那里打卡……
图文来源互联网


-- END --


    关注 原乡驿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