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被草率定义的这一代

 

你这位大圣,是否已经前行?...








图|狄仁六

一、有关于悟空

1986年春节时期,《西游记》在央视播出后,造就了89.4%的收视神话,这部剧被人用16个字形容:万人空巷,老少皆宜;无法超越,百看不厌。它担得起这16个字,因为数据最直观,时至今日,在长达三十一年的时间里,这部剧重播次数将近4000,平均每年播出100余次。

这是西游第一次以戏剧的形式,真正走进大众的视野里。

西游在这数年内以各种影视形式被翻拍过不下30次,但唯有这一经典至今被人念念不忘,有许多人对此做过总结于分析,我赞同以下观点:

作者阿朗在知乎平台中针对于问题“老版《西游记》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现在技术进步了反而拍不出来经典来了?”作出回答,他的答案让我首肯心折,其中除了给出审美上的端庄答案以外,阿郎解读了细节:

第一场戏是在个园赶拍雷鸣的戏,“从第一天的上午10点开始,一直拍到第二天的上午9点。也就是说一场雷鸣的戏,拍了整整23个小时。”

黑泽明,“等云到”,《闪灵》里一场戏,拍了148次。赫尔佐格带领剧组,真的拉着大船翻了一座山。

那还是一个以投机为耻的大时代,大家知进退。各自守住内心的规矩。

宝象国公主追黄袍怪化身的兔子,“一个人抱着一只兔子,摄影师扛着机器准备着,然后放兔子,摄影师只好扛着机器在后面猛追,后面是一群助理扛着监视器跟着跑,杨洁导演也是跟着监视器跑,就为了这一个追兔子的镜头。”

拍摄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有形的,可以触摸的。这属于程序上的落实,需要一步步来。但这些看不见的工作,被老版《西游记》仍然当作可以看见的东西一样对待。

《西游记》在当时惊为天人的特效,现在看,已经落伍了。可《西游记》干净透明的质地,被时间氧化为一块璞玉。

尤其是大家丧失了敬畏之心,丧失了死磕的劲头,也丧失了大底蕴的这个时代里,这种透明的厚重,变得尤其值得珍贵。

1995年有一部电影名为《大话西游》,在香港和内地上映,这是周星驰和杨国辉组建彩星电影公司后的“开山之作”但票房极为惨淡,被业内一度为认为是发行失败的案例。但在两年后,这部剧开始走红,拂面而来的好评如同潮水最终汇聚成汪洋,使它终成不可复制的经典。

那一段: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台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在许多年内,都被称为表白的最佳范文。

而有关于《大话西游》为何会口碑极佳,成为时代的象征这个现象,解读大多没那么理科思维,反而均是以情感导向的分析为主。其中豆瓣红人“苗汉子”写过一篇文章《你理解大话西游片尾那句“他好像一条狗”吗?如果不能理解,那就是没看懂》,其中第一段的内容让人不约而同的交口称赞。

你在看《大话西游》的时候,如果笑得腹背抽筋,呲牙咧嘴,那么你很有幽默感。如果你看完了《大话西游》,你还笑得满地打滚,那么你其实什么也没看懂。如果你看完了大话,你忽然发现脸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有了泪水,你总算看懂了大话的第一层了。如果你看完大话,笑也笑过了,泪也流过了,忽然怔在那里,忽然觉得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那么你看懂第二层了。如果你看完了大话,默默地坐在那里,你感到无处可去,你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呵无奈,你看懂了第三层。

无论是紫霞还是白晶晶,至尊宝还是孙悟空,五百年又五百年,兜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原地。人没能战胜命运。而人的尊严却在抗争中得到了肯定,人的情感也必将不朽。

《大话西游》的结局是,影子评价至尊宝“你看那个人,好奇怪呦,像一条狗。”总有一天你也会走在路上,像一条狗。

这两部作品整整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一代人,其中一位叫作:今何在。

二、有关于《悟空传》


2000年,22岁的今何在于新浪网首发小说《悟空传》并因此而爆红,2001年初,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悟空传》的小说,两个月之后即再次修订发行,在2004年“影响中国互联网的100人”颁奖词中这样写道:“《悟空传》达到了网友自创网络文学作品的高潮,也称为互联网文学新的里程碑,使更多的人参与网络文学创造,继台湾的痞子蔡之后,今何在让中国的网络文学焕发出新的生机。”

许久以后,今何在自己提到写《悟空传》的缘由时,他这样说:“写《悟空传》那一年,是2000年的央视开始演新版《西游记》,本来我很期待,结果一看很失望,因为老版《西游记》还是能打动我的。五百年桑田沧海,当年那首主题曲一出时,眼泪哗哗的。我到现在还记得歌词:‘哪怕是野火焚烧,哪怕是冰霜覆盖,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这歌词太好了,直接影响我的人生观。”

“我心中的西游,就是人的道路。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西游路,我们都在向西走,到了西天,大家虚无了,就同归来处了,所有人都不可避免本想哪个归宿,你没办法选择,没办法回头,那怎么办呢?你只有在这条路上,尽量走得精彩一些,走得抬头挺胸一些,多经历一些,多想一些,多看一些,去做好你想做的事,最后,你能说,这个世界我来过。我战斗过,我不后悔。”

2013年,周星驰团队找到今何在合作《西游降魔篇》的小说版本时,今何在说:“当初星爷的团队找到我的时候,我就想一定要合作。哪怕只是因为看了星爷这么多年的电影,也要帮他写这部小说。”

没错,今何在是周星驰的铁粉。

他在接受《半岛晨报》采访时这样分析《悟空传》和《大话西游》的区别:《大话西游》是关于痴心和离别,而《悟空传》是关于梦想与追寻。两者之间有不一样的灵魂。

虽然对此外界颇有争议。但我们能看到的是三者之间的共同点,从“哪怕是野火焚烧,哪怕是冰霜覆盖,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到“人没能战胜命运。而人的尊严却在抗争中得到了肯定,人的情感也必将不朽”再到“最后,你能说,这个世界我来过。我战斗过,我不后悔”。表达的一个主题是:反抗。

所以,他在第一卷第16章的末尾,让玄奘当了第一个不服输的人,对着惊呼的众僧,被触动的法明呐喊:“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在第一卷第40章真假猴子大战时,那真猴子即便没有金箍棒,本以隐匿成酒壶,面对假猴子的质疑,不禁从酒壶变成一只大肚子胖熊,嗵嗵拍打着自己的肚子作乐,开口唱到:“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就连那本是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在书中,又何尝不是叫嚷着自由和反抗?第二卷第10章老猪不也是抬头仰天,一个字一个字的呐喊:“我虽然是头猪,可是我不,任、你、们、宰!!”

这些画面我似曾相识,在社会对于这一代人的覆盖性定义,和我们的挺身反抗中。

自由是90年一代人向往的一切。

三、有关于被草率定义的这一代

这个社会习惯以标签式的“有色眼镜”来认识和评价新生事物,怀揣着对“90后”这一群体的认识仍旧逃不出这一框架。

社会学家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习惯于把每十年分成一个阶段来进行深入研究,于是衍生出如今的代称:70后,80后,90后和00后等。而真正意义上,生活中的90后是从泛90开始的:从88年-98年期间。

这件事其实很有意思,似乎93年同88年没多大区别,而一听到85年时,就觉得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了。

60年特殊的社会氛围禁锢了文化的张扬,单调甚至偏激的思想统领了社会文化取向。而从70年逐渐开始,大众喜好的文化逐渐繁荣,而到了90年,90后的价值观与之前有很大不同。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多的原罪是时代的烙印。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张志华在《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80、90后员工管理》中总结:独生子女,高等教育改革,高校扩招,时代变革,市场经济,东西方文化冲突与大融合,致使90后成为中西方文化共同熏陶的“结晶”,90年一代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共同体”,不仅受到过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教育”也接受过市场经济环境下“变革教育模式”的熏陶。

也正因如此,曾经主流媒体对90后的定义为:

“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种人。”

所以,遭人诟病,质询和挑剔成为了90一代的标签。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愤青的一代和新新人类,类似的词汇层出不穷,把标签更加明确化,会听到更多细节的声音:

现实是90年一代的代名词,试图让名誉和金钱举案齐眉,不理解情怀和匠心精神;通过能否让对方拽不起来,实现自我价值,嫉妒心强到爆棚;当代社会的网络发展也使这一代人被赋予网瘾少年,网络海洛因高度患者等不健康的烙印;另外还有不关乎亲情,更重视个人基因甚过于社会责任。

凤凰网曾经如此评价:社会思潮往往以“异端“的姿态出现评价90后一代人。

我们这一代人被轻易的烙印了这样的标签是从一出生就注定下来的,本质上同我们是否有什么样的行为作风无关,呱呱坠地的婴儿有什么自我意识可言?处于口欲期的懵懂意识就已是放荡不羁的浪子了。

如我看来,称呼我们为“被草率定义的一代”才是较为中肯的评价。

可是“一代人”的标志是时尚:“但历史的内容不仅是服装和行话。一个时代的人民不是担起属于她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哈罗德.罗森堡《荒漠之死》

我们坦然承认,这一时代的我们更加高调,价值观并不是单一取向的,是个人主义大于集体主义的一代,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相信人和人的竞争是人类和会永恒不变的法则,在不断自我奋斗和超越命运中实现自我价值,不爱韬光养晦,更想锋芒毕露。

就像《悟空传》,能够打动一代人的关键点在于不服,抗争,这颗种子扎根于我们这一代人心里。

悟空想要的也许从来不是成为斗战圣佛,也不是去西天取经,被万人敬仰并非他的目的,它只希望在花果山自由自在当它的美猴王,做它的齐天大圣。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似乎去体制内工作才是人生最佳途径,所以一股脑大家去考公务员,即便很多时候你从坐在办公室的那一刹那就看到了30年以后的人生,提着暖壶,喝着茶水,坐在办公椅上吹空调,等待5点钟下班的声音。

似乎30岁以前结婚生子,按部就班就是孝顺,于是要从25岁开始不断相亲,坐在一张方寸大小的桌子前,两个人开始了相互营销的过程,然后积极备孕,赶在30岁以前生了孩子才可以松一口气,完成了自己的前半生使命。

似乎辞职创业是一件很不可靠的事,似乎做艺术家听起来是异想天开,似乎背井离乡就是任性的体现,当这些似乎在生命中陆续发生,这早就脱离了自我价值本身。

而90年这一代,向来“最不信命”“天若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不断涌现的出色人物也在逐一打破着“草率标签”的署名,在14年百度发布了一份《90后洞察报告》中,以90后网民在百度全平台的行为数据和在贴吧90后“五观调查”中主管认知态度为基准,以大数据还原并解读“去标签”的90后。

直至今日,时代的大标签开始贴上00后时,我们仍旧被人不断老生畅谈的误解着,而不屈和不屑也从未终止,如同大圣殴打着神仙,大笑着:“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四、有关于与神作斗争的人


“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是柯洁受邀拍摄《悟空传》的台词。这只TVC在2017年6日上线,而7天后《悟空传》电影版也将与大众见面,距离今何在于新浪网写下这部小说,已是间隔17年。

柯洁,90年一代的代表性人物,2015年至2017年内,获得数十场围棋比赛的冠军,是世界围棋史上最年轻的四冠王,围棋等级分排名世界第一,但以上的荣誉均未能引起现象级关注的他,在2017年竟然以三负而声名远播。

打败他的不是人类,而是AlphaGo。被柯洁成为:“今年和去年就天地之差,去年还觉得它的棋很接近人,现在的感觉越来越像围棋上帝。”不过《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徐梅在写有关于柯洁的文章时提到现任的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特意强调过:“上帝只有一个,不会继续进化,我觉得它不是上帝,叫个‘围棋之神’就不错了,在有些信仰里,多神十有的,而上帝,只有一个。”尽管这实际上这只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

柯洁这三场比赛是在全世界的眼睛下输掉的,大概有超过200家媒体聚焦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会展中心,而这三场比赛均在微博热搜上久居不下。那些比赛过程中的细节被描绘的栩栩如生:

例如:

柯洁在AlphaGo的持续高压下,双手捧头,苦思突围,疲惫时取下了眼睛,揉揉眼睛,起身离席回来时面色通红,落子时,他的手微微发抖。——《南方人物周刊》

他的右手握成一个空拳,紧紧堵住自己的嘴巴,两根眉毛皱起得马上就要连在一起,他揉揉眉头,一绺一绺地把头发揪起来,左手边的蓝色计时器上就这样走掉乐两分钟。对局中,这位当今世界排名第一额度棋手多次陷入长时间思考。终于他把头从臂弯里抬起,抓起棋罐里的一棵白子。——《人物》

而反观这场比赛之前,在互联网上搜有关于柯洁的报道就略显简洁且冷冰,大多是柯洁取胜,柯洁再夺第一,柯洁大将风范一举逆转。赢的时候,几乎没人用上千字的细节记录赢的过程,可这次输却注定要将每一帧画面都记录于世。

而在此之前,年少的柯洁是有资格在公开社交平台桀骜不驯的,并且他也的确这么做了。

15年11月25日,记者采访刚刚在百合网半决赛获胜的柯洁,问他对待决赛如何看?柯洁放话:李世石之前说他有五成希望取胜,我想如果一共是一百成的话,他有五成,另外我想说,传奇是时候落幕了。“传奇”就是这位号称有五成把握的韩国名将李世石,曾获得14次冠军。

翻开柯洁的微博,扫一遍:

他的自我介绍是这样的:我叫柯洁,97年出生,现在暂时是世界围棋第一人(特地用了暂时,谦虚是美德‘狗头的表情’)正式比赛我是单盘8:2碾压李世石(他赢得这两盘没有任何作用)世界冠军获得三次(此年龄如此成绩前无古人)大小国内赛事冠军数次。我本来真不想提这些的,因为我是一个低调的人,是你们逼我的。‘狗头的表情’。

在往后追溯四个月,还会发现他在看完李世石以1:4输了与AlphaGo的比赛时,柯洁放出的豪言壮语:AlphaGo赢得了李世石,但赢不了我。那是他看到的AlphaGo还是第一代。

而九个月后,第二代AlphaGo以强硬的姿态横空出世,连战59场,场场胜利。即将代替人类出场的柯洁,已经意识到与机器相比,自己赢棋可能性微乎其微,可这场比赛不得不去,柯洁被世人赋予新的标签:围棋界最后的希望。

一个赢惯了的人,一个在人类中所向披靡的人,却要去赴一场明知会输的比赛。纵然他可能早已想过输棋后自己的状态,在众人的目光下不能自已的流下眼泪,纵然他可预见输棋后许多人的评论,桀骜的少年终于栽了跟头。但他依旧选择了这一步。据传言他上一次因为围棋哭,还是11年前,那时他才8岁。

就像虎嗅网那篇《他哭起来,好像大圣啊》总结的那样:他这一战是因为,谁叫我身手不凡?

16岁时,他评价围棋是精彩的游戏,两年后他改口为:独孤的修行。在这条枯燥且严肃的路上,一个人越走越远,如同今何在所言:“我心中的西游,就是人的道路。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西游路,我们都在向西走,到了西天,大家虚无了,就同归来处了,所有人都不可避免本想哪个归宿,你没办法选择,没办法回头,那怎么办呢?你只有在这条路上,尽量走得精彩一些,走得抬头挺胸一些,多经历一些,多想一些,多看一些,去做好你想做的事,最后,你能说,这个世界我来过。我战斗过,我不后悔。”

柯洁输了比赛,却完成了这场比赛的意义。5月27日,Deepmind官方宣布AlphaGo从此不再与人类进行公开对弈,人类本身对于围棋的修行才是比赛进行的真谛。与AlphaGo交手过后,柯洁已经又连夺了一波与人类比赛的十八连胜。



人人生来即存有神,神是被定义的那个人生宿命,打破它就是自己的悟空精神。破我不分年龄和阶层,柯洁站在围棋食物链的顶端去赴一场知命之约是破我,我站在旁观者角度,做一名文字从业者,从理性的文字记录这一切的发生,发展,是另一种破我。

我14岁那年,第一次翻看《悟空传》,坦白讲这不是一本内容度精彩的小说,更像是散文随笔心得,大量的对话代替情节,覆盖了整本作品,但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的都是那句:不认命。我24岁这一年,《悟空传》被改编成电影即将上映,而我也有幸受邀参加这版“像悟空一样“的TVC拍摄。从一位对书半知半解的青春期少女到今日作为一位以文字记录世界的青年作者,参与到自己当年喜欢的作品中,成为一位为社会输送更多媒体信息的传媒公司 CEO,这条路我已经走了很多年而且还要走下去。

每个人都是悟空,也都有自己要取的那部真经。你的这位大圣,是否已经前行?



撰文:狄仁六

编辑:Maggie Lin

排版:单惟

TVC:《悟空传》




    关注 狄仁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