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一生,如何不抓狂?攻克这些bug,让零基础≠零准备!

 

虽然在幼小衔接的战役里,我彻底是个loser,但不妨碍我邀请到有着成功经验的麻麻们,来谈谈幼小衔接的成功经验。本期邀请到的是2016年考入本市某双语学校的咖妈,看看她提前规划了什么。...



虽然在幼小衔接的战役里,我彻底是个loser,但不妨碍我邀请到有成功经验的麻麻们,来谈谈幼小衔接的成功经验。本期邀请到的是2016年考入本市民办学校的咖妈,家有小一生,淡定从容,开学两月综合考查表现优异。当然,这背后肯定有着爸爸妈妈的辛勤付出。



家有小一生,省心的!
家有小一新生,就读于一所民办小学,学期过半,第一次综合考查,各项表现基本是E。

关于这个E还闹了个笑话,开完家长会回家,老人翻开一看说,小朋友怎么表现这么差啊,因为老人认为A是最好的,那E应该排最后了。我说E是excellent,表示非常优秀的意思,老人说英语我不懂,最好的我就放心了!!

中国家长这种望子成龙的心真是有着强大的传统作为基础,深入血液,根深蒂固,我都觉得我们去开家长会,其实娃无所谓,老人是很焦急地在等待结果,并焦急地想知道这个孙辈到底表现怎样。

以后慢慢求学路,不知道要开多少次家长会,但我要永远记住第一次家长会是美妙而幸福的。

学校蛮人性化,跟家长是一对一的,给每位家长一些面谈时间,虽然我知道家里小一新生开学两个月表现还是可以的。

这个都不是从老师来的直接反馈,算自己观察的结果,因为每天群里都会有家长说各种事,比如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作业纸没带回来,校服丢了,小朋友忘记上课铃声等等,但我家做得很好。

家长会时我和她爸以极其谦卑心态问老师小朋友表现如何?有什么需要家长配合的,各科老师给出了一致好评,说小一新生的各项表现家长足可以放心,非常棒!听完真是心花怒放啊,这种感觉比自己被领导表扬开心多了。

我做了什么?
一个6岁多的孩子从幼儿园的自由散漫一下子过渡到小学的中规中矩,这真的还是蛮艰难的过程,我确实也看到有些小朋友手忙脚乱,家长焦头烂额的情况,这种可能是零基础的孩子,但这个也都属于正常现象。

我们算开局顺利,现在回头想想也许跟我们幼升小做了一些准备是有关联的。

我想说我们家的娃不算牛蛙,我也不算太鸡血的家长,一开始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甚至也有一些弯路,下面说的可能都是一些经历,算不上经验,但都来自于实实在在的认知,希望跟大家一起探讨吧。

零基础≠零准备

关于幼升小的准备,一位民办小学负责老师说的挺对的:“零基础不等于零准备”,因为确实很多研究表明,学龄前的孩子不要学太多学科性的知识,至少这个观点在我家小一新生读大班之前我是深信不疑的。

但现在想想这种舶来品不太符合国情,确实,我不太建议过早学,话说很多培训机构托班就要开始奥着实有点过了。

大班一年,家长无论如何还是要为孩子做一些准备的。

要不要报班?建议报1-2个

关于学科性知识课外辅导班,我建议报一两个,思维训练啊、拼玩识字、英语等等,选你自己认为教不了的内容报一下就可以了!!

我觉得自己当时有点盲目,因为也是懵懵懂懂要去考民办,然后饥不择食地报了一些班,现在感觉挺浪费的,浪费银子不说,最主要浪费时间,一门课基本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不等,算上路上时间基本就大半天过去了,累孩子累大人。

其实对于这种年龄段孩子,报班也只是给大人一点思路和方向感,基本都是课后要大人帮助消化的。所以到底能通过课程学多少东西真没那么大效果。

但我为什么建议报一两个呢?我现在觉得最大的好处就是培养孩子上课的感觉,因为到了小学,风格完全变了,一节一节课连着的,对于一个从来没有上过课的孩子来说,让他坐好35分钟,认真听课,不讲话,不开小差,其实真的是很难的。

习惯就是坚持和养成

当然,我开始报课程的时候也没有想过是要培养孩子上课的习惯,但现在确实觉得是一个最大收获。因为有一些课程一般1个半小时,当中休息10分钟,一套课程可能20-40次不等,每周上一次,这种习惯就潜移默化地植入了。

开学两个多月,班级确实也有一些零基础的孩子。小朋友回来说,有同学上课时候能跑到讲台上去,有时候直接离开座位找同学讲话,还有同学课间出去玩,完全忘记上下一节课了。甚至有同学说不想上课了,让老师给妈妈打电话接他回家。

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幼儿园经常发生的事情,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家长知道了就很抓狂了,老师要教学,要管那么多孩子,碰到这样肯定是要找家长的,那家长能怎么样,耐心说服?其实更多估计就是训斥和开打了!

总会听到不鸡血家长的另一种调调,学那么东西干嘛,习惯养养好,如果你问那到底有哪些习惯要养,怎么养呢?没有答案的!

最主要我家猪队友就是这种调子,真心无语!我想凡是称为习惯都需要一个坚持和养成的过程。



陪做作业,牛娃背后都有家长的心血

再说一个做作业的习惯,上了小学,不管公办或者民办都是有一些作业的,也许是手写的也许是口头的。让一个孩子晚上在某一段时间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其实也是很头疼的事情。

我发觉幼儿园时候各位家长朋友圈晒娃都是一团和气,自从上了小一,貌似天天斗智斗勇,分分钟亲妈变后妈,亲子关系一落千丈,一不小心就精分。

对我家来说,估计处于中不溜秋的状态,没那么恐怖也没那么顺风顺水。但坐得住这一点肯定OK的,大班一年,基本每个晚上1-2个小时不等,我都会陪她写作业的,比如拼七巧板,看图说话,做思维题等,反正安排好,一项一项陪她完成。

其实只要大人愿意陪,小孩子还是愿意做的,而且每天真的在进步,她自己也会很开心。

当然,开始时候我也有点简单粗暴,比如拼七巧板,我看别人家孩子不管多难的图形都能拼出来,买了一副让她自己练,小孩子怎么可能会自己主动去练?后来我也买了一副,天天陪她PK,这个过程大概一个月,后来不管什么图形,她都能很快在脑子做好切割然后摆出来。

所以我也终于明白,每一个牛蛙背后都是家长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你看到的是结果,但千万不能忽略过程。



到底要不要提前学?

关于知识储备这一块,这东西真不好说,因为学多了,有一种观点说孩子吃老本,上课不认真听,反而会养成很多不好的习惯,到三年级以后可能一落千丈。

还有一个观点是现在大部分孩子都学过了,学校的进度就会很快,孩子跟不上会很吃力。

这个要客观地看,到底有什么效果,估计根据孩子性格特点来的,比如我也想我家数学都学过了,现在上的很简单,都10以内的加减法,上课会不会不听,但这次家长会,数学老师说小朋友表现非常好,反应很快,上课积极主动发言。

因为学过了,也许被老师表扬的机会就多了,这一表扬积极性就高了,自信心就足了,然后天天屁颠屁颠去上学,很开心。所以,目前我看到的是良性循环!但这都是个案的事情,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特点,所以家长要时刻关注,做好引导。

个人感觉,语数外学科性知识还是要懂一点,数学20以内加减法熟悉掌握,语文拼音了解,识字量500-800不等吧,能自主阅读一篇2-3分钟的故事,英语至少熟悉26个字母,一些简单的对话什么的。

关于英语其实现在网上学习资料很多,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太好,一直感觉哑巴英语是不是会影响孩子,所以断断续续教一点,都没做好坚持。我觉得家长也不要贪多,选好一套绘本,认认真真陪孩子听读,像牛津树什么的都是很好的教材,网上也都有下载。

写字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觉得还有一个关于写字,是别的妈妈传授的经验,我觉得她做得很好,大班开始,她让她家宝宝每天写两个字,不多,但一直坚持下来了。就是照着描红本去练,她分享的观点是学科性的知识大了接受起来更方便,但写字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确实有些观点说过早写字会影响孩子手的发育,我们在这一块没有刻意强化。但我是认可她,因为我们现在有些语文作业会让小朋友完成阅读报告,小朋友不会写字可以写拼音。

但是我家现在有强烈的写字欲望,故事懂的,问题也回答到点子上了,但是呈现起来就很花时间,我说不会写字可以写拼音,但是她就要写字。我只能一笔一划把她的话写在纸上,她再抄到阅读报告纸上,小一娘都懂的,小一娃是怎么写字的,真是蛮费时间。

其实,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对孩子来说是很艰难的,在大人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他们并不懂。我觉得大班这一年是很好的过渡期,家长一定要多点耐心,而且不管做什么样的规划,坚持是最重要的,坚持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虽然自己脾气也不太好,偶尔也是要发作的,但我还是呼吁一下,控制自己脾气,尽量不要对孩子发火。其实所有的努力,最后都逃不脱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的窠臼。

哎,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一点感想,如果你觉得还能有所参考,深感欣慰。


    关注 去你的牛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