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酒令“茶葫芦”赢了粤商人

 

清代的小镇戎圩是各种产品的集散地,商业十分繁荣,素有“一戎二乌三江口”的美誉。乾隆年间,广东商人为方便在西江...





清代的小镇戎圩是各种产品的集散地,商业十分繁荣,素有“一戎二乌三江口”的美誉。乾隆年间,广东商人为方便在西江一带做生意,在戎圩靠近江边码头的地方建造了粤东会馆。自此,粤东会馆吸引了众多的商人。每天,这里都来客如云,热闹非常。

这天一早,粤东会馆来了四个广东商人,一个做服装生意,一个做家禽生意,一个做布匹生意,还有一个做首饰生意,。这四个商人久不相聚,此日得见,免不了一番酒肉助兴。酒过数巡之后,有人建议来个酒令以显我粤东商人的文才。其实,这些商人多是读书人出身,虽无甚功名,但都读过《幼学琼林》、《千字文》、《声律启蒙》等书,偶也吟诗作对,时常以儒商自许,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广西商人有点看不起。四人正在议论酒令时,从会馆门外来了一位肩背一个大竹篓腰挂葫芦的中年人,径直走到四个商人旁边坐下,卸下竹篓说道:“各位老板,打扰了。在下是六堡茶庄伙计,今日受茶庄老板之托前来推销六堡新茶,未知几位老板可有饮茶习惯。”



四位商人正在兴头上,被这唐突的卖茶人所冲撞,甚是不快。又见他腰间挂着一个黑色葫芦,一副土头土脑的样子,便有意要捉弄他,说我们要斗酒令,欢迎你也参加。卖茶人说参加可以,但输赢后如何奖罚呢?四个商人哪里看得起这乡下佬,便说,你若能按要求像我们一样做酒令,就算你赢,你的茶叶我们四人全买下来了。如你说不上来,你得给我们每人推销一件商品,即一件价值十五文银的马褂,一只五文银的肥鹅,一匹五十文银的缎子,一条三十文银的银镯。

卖茶人算了算,笑道,若然我做不上酒令,那我的茶叶白送了还要赔上银子啊。

四个商人鄙夷地说,识趣的你就走开吧,免得扫了我们的兴。卖茶人说,我还是想试试。请问酒令有什么要求。其中一个商人说,今天的酒令诗前二句的第一个字必须带三,各出自同一偏旁部首,后二句要互为正反因果。



做服装生意的先吟:

三字雨头霜雪露,

三字共边衫裙裤。

若无衫裙裤,

遮不得霜雪露。

接着吟的是做家禽生意的商人,吟的是:

三字宝盖富宾客,

三字同旁鸡鹅鸭。

若无鸡鹅鸭,

请不来富宾客。

第三个吟的是布匹商人,他吟道:

三字带丝绸缎纱,

三字宝盖富宦家。

若无富宦家,

穿不上绸缎纱。

首饰商人接了上来:

三字共边银铁铜,

三字有火烧炼熔。

若无烧炼熔,

成不了银铁铜。

四个商人吟毕,相视大笑。然后对卖茶人说,算了吧,今天你这篓茶叶就归我们吧,也不要你给我们买什么东西了,一个整天挂着个茶葫芦爬山越岭的乡下佬还会行什么酒令。

卖茶人忽然受了启发,好,茶葫芦,我就吟茶葫芦吧:

三字带月肠胃肚,

三字草头茶葫芦。

若无茶葫芦,

清不了肠胃肚。

四个商人听了,目瞪口呆,想不到这个其貌不扬的乡下人竟然吟出如此独特的酒令诗。按照刚才的商定,只得乖乖买下了卖茶人的满篓六堡茶叶。

故事很快传开来,广东的茶商便经常光临粤东会馆,原先做其他买卖的也兼营起了六堡茶生意了。

据说这个背着茶篓和腰挂葫芦的茶伙计是当时“粤西奇士”的举人邓建英故意装扮的。(本故事酒令来自梧州历史书刊)


    关注 六堡御茶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