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御书钱

 

御书钱与它的故事...

假如展开清明上河图的一刹,能重现汴京的繁华。那么市井勾栏的交易,都被揉碎在铁画银钩间。隐约带着徽宗的印记,穿越千年。仿佛要淡去史书里靖康之难的苦痛,化作御书钱上的一个个瘦金的文字跳跃着,唱着哀乐的歌谣。
清明上河图(部分)


徽宗在位二十五年,年号改了六次。而每逢改元铸币,总要亲自参与。御笔亲书的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宣和通宝,可谓精绝。
青铜古旧的锈色让人摩挲着便觉岁月的沧桑,一笔一划地雕琢着清秀的骨格与深峻的字口。厚重的钱体承载着继神宗熙宁变法的抱负,可惜倾斜的宝、宁二字终成压倒元祐党人的碑石,而长点的崇与高走的通则开向了任佞臣作法的坦途。
元佑党人碑拓片
当彗星的出现带来不祥之兆,崇宁通宝便在不知不觉中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也让新一轮的改元铸币承载了徽宗不偏不倚、洞达透彻的治世理想。匀称的穿郭包纳着纤秀的身躯,摇曳生姿般的少了几分妩媚。而不论是方头的通,还是无文的背,一旦融入他略深的铜色肌肤,便透露出一贯中正平和的气韵。

遗憾的是,在战火纷飞的北宋末年,不付诸实践的政治理想只能让大观通宝的祈福化为泡影,而附着在大观四年的彗星上,迫使徽宗再度改元。
当金兵的铁骑占领了辽的领土,也即将踏入宋的领土的那一刻,一切便成了虚妄。随势生发的横竖撇捺使篆书的瘦金钱文颇不安分,按捺不住宣和二年的起义军,五年的靖康耻,七年的城下盟。徽宗仓促之间的改元,让一座藏不尽书画珍品的宣和殿家喻户晓,殊不知背道而驰的宣和通宝却不是北宋王朝和乐安定的鸣钟。
连环画《靖康之乱》


当瘦金体书法镶嵌在钱币的方寸之间,自身的艺术价值才能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当细廓的外缘与纤瘦的钱文相契,当苍劲的笔法与廓深肉细的做工相合,不凡的气度也就由此凸显。徽宗的御书钱不计工本,惟求精绝。故持每一枚御书钱去购置所需之物,都定是敬意满怀。也难怪王禹偁在被贬后,仍有诗云


谪官无俸突无烟,惟拥琴书尽日眠。

还有一般胜赵壹,囊中犹贮御书钱。
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
zghbjrlsbwg


文案/李千格

排版、图片/陈树新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 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御书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