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廉日,怀念300年前舟山“筑塘老爷”

 

“江阴纪事”由江阴市史志办主办...





“江阴纪事”由江阴市史志办主办



相信不少读者朋友们都去舟山旅游过,如今的舟山碧海蓝天,景色优美。然而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舟山初置定海县的时候,还是满目疮痍,一片荒芜,正是定海县第二任知县呕心沥血22年,才将舟山重新打造为海岛乐土,这位知县,也是如今清正廉洁的典范,他就是江阴人——缪燧。今年是缪燧300周年祭,明天又是“5·10思廉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他吧。



舟山,在明朝经过百余年“海禁”之后,清代初年又遭受一次“海禁”。清初的“海禁”虽然时间不长,只有28年(1656年~1684年),但规定十分严厉,海岛居民一律迁入内地,岛上凡可住人的房屋全部烧毁,沿海立下界桩,不得越界一步,不准片板入海。



(缪燧像)
康熙二十三年(1684)舟山展复,岛上一片荒凉,原来住人的村落、出产粮食的田野都成了杂树丛生、飞禽走兽出没的场所。更要命的是原来修建用来捍卤蓄淡的塘闸年久失修,均已坍塌,潮水倒灌进来,大片土地被毁,且危及岛上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缪燧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写当时的舟山:“方其兵之后,废徙又数十年,故里丘墟,田庐茅草,极目祗崇山剑立,大海狂澜而已”。


(定海小沙大庙中表彰缪燧筑塘造田功绩的对联)
缪燧将治县方略的首要定为筑塘,他发动民众共修筑海塘23条,长13173丈。至今仍有不少故事在民间流传,如说缪燧经常穿着布衣、草鞋,到工地劳动;修筑大展海塘时,与民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后来人们把这条海塘称为“缪公塘”;修筑榭浦海塘时,他象普通百姓一样参加劳动。有一次他的腿扭伤了,衙役请来医生为他治疗,人们才知道他是县老爷,故又称他为“筑塘老爷”,如此等等。在他任内,不仅修筑了23条海塘,还造了不少碶闸,挖了几十条河,掘了几百眼水井,造田万余亩。


(江阴临港街道蓉浦清风园内的“不欺”石)
缪燧处处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缴不起田赋,他推行一条鞭法,容许百姓拖欠,分期缴纳。百姓购买境外运来的日用品,因税捐过重,不胜负担,缪燧向上级要求,免去捐税。缪燧把自己的座右铭定为“不欺”二字:“事可对君父,心无累子孙,此乃余署定海之座右铭,平生无他,惟‘不欺’二字而已”。



(蓉浦清风园内纪念缪燧的碑亭)

定海城里还有一处缪燧的纪念地是定海北门书院弄的蓉浦书院。定海百姓感激缪燧恩德,称呼他为”外公“,要为他建生祠,缪燧对此坚拒不受,改成书院,称为蓉浦书院(缪燧号蓉浦)。



康熙五十四年(1715),全国郡县地方官考绩,缪燧被评为一等,康熙皇帝亲笔为其题诗,以示褒扬:“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可惜的是缪燧在定海操劳过度,积劳成疾,当他将要升任杭州府同知之际,不幸病倒,于康熙五十五年三月初三日在镇海去世,终年56岁。百余名定海人自发到镇海为缪燧发丧,扶送灵柩至缪燧家乡江阴,但见缪燧老家家徒四壁,无一件值钱之物,当了22年定海县老爷,居然家贫如洗,让舟山人对这位清官愈发钦佩,感激备至。



(定海缪燧衣冠冢)

缪燧去世时,舟山人曾请求官府将他遗体安葬在定海,礼部专门为此下文说:“遗骸归葬故里,定海建衣冠冢”。于是,龙峰山普慈寺下就有了照片所示的缪公衣冠墓。墓碑上有浙江巡抚余元梦所题的“其人如在”四字。缪燧离任时,他主持编纂的康熙《定海县志》尚未完稿,他叫他儿子缪民垣来继续完成县志的缉录工作,但不久之后,缪民垣在定海病逝,遗体安葬在其父的衣冠墓旁。



(蓉浦清风园)

民国《定海县志》这样记载缪燧政绩:“殚精竭虑,靡事不为,缮城浚濠;筑塘碶百余处,增田数万亩;葺学宫,构正副学署。役虽繁而民不扰,其筹划善也。……定海田地荒瘠不能依时征纳(田赋),为行一条鞭法,令民截数分完,其逾限无完者,先为通融填解至开征,印票诸陋规革除务尽。旧赋有涂税一项,本为网捕而设,后渔涂为邻豪侵占,民苦赔累,燧申请上吏罢之”。



(舟山百姓冒雨参加缪燧300周年祭活动)

▎内容由江阴史志办公室整理编辑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关注 江阴纪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