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房县人】蹇兴超:路在脚下

 

蹇兴超:“我们家当时只有我父亲在工厂里工作,一个月的收入只有36块钱,几个孩子要读书,要吃饭..."...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副厅长,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1999年,从清华大学完成博士学业以后,留学德国继续深造,从事博士后研究。面对国外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他选择的是放弃这些条件,回到祖国,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他就是蹇兴超,一个出生于城关镇中西关的房县人。今天的《他乡房县人》,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蹇兴超:“我们家当时只有我父亲在工厂里工作,一个月的收入只有36块钱,几个孩子要读书,要吃饭,家里条件比较差,因此,像家庭作业本,都没有钱去买,所以我母亲每次都把吃的那个面条,包面条的包装纸,反而拆过来以后,用线坠成一个小本子,然后我们做作业用,一直到我上初中二年级都还是这样的。一直到1984年都还是这样的,84年以后,才开始用正规的作业本写作业了。”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条件,每一个孩子都养成了勤奋、扎实、好学的品格,中学时代,就连贴在墙上或开花板上的报纸,都是学习的课外读物。

在同龄人当中,蹇兴超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这种状况从小学一直沿续到高中,1986年,他从房县一中毕业以后,考入了郧阳一中,1989年,他从郧阳一中毕业以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

蹇兴超:“我那一年的成绩总的还不错,总分考了615分,当时是七门课,如果每门课都是满分的话,总分是690分,当时应该还是不容易的。当年整个郧阳一中,上清华的就是我一个人,我当时的成绩应该是郧阳地区第一名。 ”

蹇兴超:“1994年,我本科毕业之后,清华大学读研究生是不用考试的,是根据你的大学成绩推荐,自愿和推荐,当时我的成绩比较好,就直接推荐读博士,当时是硕士和博士连到一起读,当时叫直博。”

虽然从大学毕业以后,一直生活在外地。但蹇兴超也关心着家乡房县的发展和变化。工作之余,他经常通过房县新闻网,了解家乡的新发展、新情况。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后,房县也成为调水的水源区,确保一江清水续北送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蹇兴超说,自已所学的就是环境工程专业,他愿为家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自已的贡献。




    关注 房县旅游频道网络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