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闯“就业”关,多维评价如何保驾护航

 

就业是毕业生的头等大事,也是验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就业是社会检验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道关口,特色就业指导活动、毕业生就业评价项目等如何为学校顺利闯关保驾护航?本文一一呈现。

就业是毕业生的头等大事,也是验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成都大学在就业指导队伍的组建、就业指导活动的开展和利用好各项毕业生评价项目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过程里有哪些经验与做法?

对此,成都大学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蒋桂高对《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进行了详细阐述。

《麦》: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加快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成都大学的就业指导队伍的组成形式是什么?开展了哪些有特色的就业指导工作?



蒋桂高:成都大学的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比较早,学校在2000年初期成立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并组建了就业指导队伍,目前人数在30人左右。队伍以校内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为主要力量,以校外兼职教师,例如企业HR人员等,作为辅助力量。同时,每个学院会安排一名校内专职就业指导教师。

学校开展了特色鲜明的多样化就业指导服务,包括个性化咨询、就业指导服务月等。每个学院会安排校外指导教师,定期到学校为学生介绍行业的最新信息和发展趋势。

就业指导服务月主要针对大三学生展开,已经开展5年多,在每年3月初到4月底进行。在此期间,学校会组织专题讲座、就业征文、就业困难生重点帮扶、举办模拟求职大赛等活动,在2019年的服务月还会开展校级层面的生涯规划大赛。就业指导前置到大三学年可以让学生提前掌握实用的就业技巧,为大四招聘高峰做好准备。

 《麦》:针对低年级学生,学校是否也有就业“预热”措施呢?



蒋桂高:有的,每年新生入校的时候,我们安排所有新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生涯规划体验活动,利用一些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例如MBTI类型指标、SWOT分析模型等,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性格特点、能力优势等。

每位学生会得到一份个人生涯发展报告,以此帮助自己合理规划大学时光,减少毕业时的迷茫情况。此外,学校还开设了与就业相关的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贯穿大一到大三学年。

《麦》:学生在就业活动中的参与度如何?效果怎样?



蒋桂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开展的活动大多没有强制学生参加,学生主动参与情况不错,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求职需求越是迫切,参与积极性越高。

就业指导中心每年会对大三学生的求职意向和求职技能的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查,从而发现问题,一方面改进工作,一方面在学生进入大四后有针对性地开展讲座、沙龙等活动,解决暴露的问题。从具体情况来看,开展的就业指导活动效果是不错的。

例如,前几年我们就发现学生在简历制作上问题较大,质量欠缺、针对性不强,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一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目前,我们发现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求职技能都很出色的情况下,在与“211”“985”“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竞争时通常焦虑感严重。

对此,我们会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安排就业指导教师参加培训、讲座来提升专业能力,并与学校心理中心合作开展心理咨询等服务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这也是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之一。

《麦》:高校就业服务的重点从就业率逐渐向就业质量倾斜,在您看来,高质量就业的特征是什么?学校在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上有哪些做法?



蒋桂高:片面追求就业率是不够科学的,学校在2018年对就业指导中心提出了内涵式发展的目标,也就是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当然,就业是高质量就业的基础,学生的能力满足企业的招聘需求,同时,企业提供的岗位满足学生期待,能够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就业质量。

在我看来,高质量就业有多种含义,学生进入国企、央企、机关事业单位、500强企业等,这是传统观念上的高质量就业。由于专业特性(例如体育、旅游等专业),学生进入所属行业的独角兽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也属于高质量就业。

此外,高质量就业的概念还应结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国家政策等,例如国家大力发展的新能源行业、倡导的基层就业等,这些都属于高质量就业的范畴。另外,就业优劣还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心理意愿、薪酬水平、专业对口率、职业稳定性等。

在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上,特别是针对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的就业方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会为学生讲解相关政策,强化高质量就业的概念,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考试、面试辅导等指导工作。

例如我们学校的农村生源占比很大,他们对于回到农村工作意愿不大。但我们通过讲解国家政策,指明基层就业的发展形势后,通过参与西部计划等前往农村基层就业的学生人数是很多的。

同时,就业指导中心也会提供相应的考试技巧、面试技巧培训,帮助学生提升就业成功率。

各二级学院也通过各种方式开拓就业市场,采取建立高质量就业基地等办法为毕业生提供良好选择机会。
《麦》:近几年,“新一线”城市概念持续升温,从您的工作来看,包括成都在内的“新一线”城市对学生的吸引力如何?这一现象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蒋桂高:“新一线”城市的吸引力确实很大,从我们的工作情况来看,成都、杭州、苏州等几个城市对我校学生的吸引力尤其强烈。这些城市开展了各项“抢人”政策后,众多企业会组团前来招聘,尤其是制造业、生物医药业和建筑业等企业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

对此,学校会组织学生前往招聘会求职。同时,就业指导中心会组织就业指导老师前往各地进行调研,一方面透彻了解各个城市的优惠政策,以便为学生推介。另一方面前往企业现场考察,吸引优质企业来校招聘。此外,我们也会把了解到的相关政策融入前面提到的就业指导课程、讲座和个性化咨询当中。

《麦》:您多次提到个性化咨询,这一服务是怎样的?



蒋桂高这一就业服务有两个层面,一是校际层面,学生通过就业系统能够预约就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擅长的领域各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

二是学院层面,学院配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就业指导中心也会针对就业服务对学院教师进行培训,甚至学院的院长、书记、副书记都可以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学院教师熟悉学生,沟通起来会比较顺畅。

《麦》:学校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了应届毕业生、毕业生中期和用人单位调查项目,这一做法的初衷是什么?学校希望从这三种不同角度的调查中了解哪些信息?



蒋桂高学校开展应届毕业生评价的目的在于检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已经和麦可思公司合作了多年的应届生评价项目,效果很好。

选择与第三方机构开展这一项目的好处在于采集的数据更为全面、更加客观,学校能了解到教学、就业指导、后勤等方方面面的数据情况。而且,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报告也真实可靠。

此外,学校在进行应届生评价项目时一直坚持调查毕业半年后学生的就业情况,通常在毕业当年的12月底或来年的1月初向学生发送调查问卷,没有为了在年底前发布报告而提前进行调查。

因为学生刚进入工作岗位各方面还在适应之中,特别是现在95后学生更换工作的频率较高,我们坚信只有达到一定时间的沉淀之后,学生才会返回较为真实的想法,对学校改进教学、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等更具参考价值。

开展毕业生中期和用人单位调查的初衷有两点,一方面为了满足本科学校审核评估的要求。另一方面,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点来评价学生的就业情况可以全面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情况。

对于同一届毕业生,从中长期和半年后的调研结果对比可以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从薪资、专业对口度等数据的变化趋势来验证学校人才培养是否具备持续性,确定学校的办学方向是否正确。

此外,选择第三方机构来做三个不同维度的毕业生评价项目除了结果客观有效以外,数据结果的统一性更好,相互间的关联性更强,以方便学校发现问题、改进问题。

同时,学校可以把数据结果与全国平均标准进行比较,方便学校了解自己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办学水平。
《麦》:您能否具体谈谈学校是如何利用这些评价报告的?



蒋桂高学校领导对报告非常重视,不仅要做好报告,还要用好报告。每次报告“出炉”,学校都会邀请麦可思专家来校进行解读,逐项分析报告数据体现出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校长在内的中层以上学校干部都会参加会议。

在二级学院、职能部门等拿到报告之后,对于下降的指标,学校会要求各学院和部门分析具体原因,明确是工作方式变化导致的数据下降,还是行业形势变化引起的数据降低等,并根据变化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学校还把相关数据的改善列入学校目标考核内容,予以持续改进。

《麦》: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比较看重这些调查项目产生的哪些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蒋桂高就业指导中心最为关注的是就业指导相关数据,例如就业服务总体满意度以及就业指导、就业信息发布、校园招聘安排等具体服务项目的满意度等。

我们拿到数据后还是根据历年来数据的变化情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法等。之前有一年,学生对于就业信息发布的满意度下降明显,我们分析发现当年学校更换了网站,时间点恰好是在校招高峰时期,这也为以后的工作安排提出了警示。

另外,我之前提到就业指导中心加强了简历指导工作,从近几年的相关数据增长上也肯定了工作的有效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校生涯教育这一块的数据稍微偏低,针对这一问题,就业指导中心在2018年开展了生涯体验周活动。

同时,从技术角度出发,学校即将推出的“精准就业”微信小程序也会从大一开始建立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帮助学生清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这些都是就业指导中心利用数据提升工作成效的实例。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麦可思研究编辑部(微信搜索18602824882)

作者 | 麦可思 范春骏
编辑 | 麦可思研究


    关注 麦可思研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