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广比,是侮辱卫青…(深度)

 

读书写字,不能为浮华所蒙蔽,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

配图 站酷
授权自
zhihu.com/question/47969679/answer/630198850
01
卫青是古代名将,历来有“韩白卫霍”之称。

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将。

准确地说,是四大顶级名将。

卫青是四将之一。

李广则是一个著名的,悲情英雄,李广射石的故事流传千古,而其人高开低走的坎坷遭遇也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咏怀。

但是他们的水准,似乎是不同的。

02
从《李牧传》看李广的军事水准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

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

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史记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

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馀,匈奴每来,出战。

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

…复请李牧。

…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

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

(《史记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对比加粗字体的记载,二者其实说的是一件事:

戍边过程:

李广传:“匈奴日以合战。”

李牧传:“匈奴每来,出战。”

日以合战和每来必战,一样一样的。

戍边结果:

李广传:“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李牧传:“数不利,失亡多。”

连将军都有高度的,战死风险,那么,士卒应该蒙受了多么沉重,的损失呢?

士卒损失大,就是“数不利,失亡多”的委婉讲法,一样一样的。

战后处置:

李广传:“乃徙为上郡太守。”

李牧传:“复请李牧。”

李广从军事任务重的,防区撤走。

替代李牧的将领也被撤走。

一样一样的。

历史评价:

李广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以力战为名。”

李牧传:“使他人代将。”

离奇的事情发生了。

李广逃离了重点防区,却得到了极高评价。

而替代李牧的那位“无名氏”,连名字都没有提名字,可见历史评价之低。

对于李牧传里那个替代李牧,的将军,只是“他人代将”四个字,历史没有记载,那个人的名字。

这就是历史对他的评价:没有资格提名字。对于李广传里的李广,历史是这样记载的:“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两厢对照,同样的行为,在司马迁笔下却得到,了不同的评价。

这样我们就知道,司马迁明显偏袒了李广。

同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李广难封”。

李广难封不是因为他“天下无双”但“数奇”,而是因为他就是一个放在,李牧传里只能做无名氏的将领。

水平不到,所以位子也不到。

从记载对比就可以看出,李广虽然是个出色的将领,但是还达不到名将的层次。

或者说,他只是一个“出名的将领”,而不是“超凡脱俗的军事家”。

对此,明人黄淳耀评价说:

“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

太史公叙广得意处,在为上郡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此固裨将之器也。

若夫堂堂固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

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

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03
司马迁记载对历史评价的影响
从司马迁的记载开始,李广的命运就和代替李牧,的无名氏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偏离。

古人有句话,叫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王勃写的。

还有句诗,叫做: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这是王维写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

这些说法,来源都是司马迁《史记》。

司马迁是这样写的:

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

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後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岂吾相不当侯邪?

且固命也?

”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馀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

朔曰:“祸莫大於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从司马迁的记载开始,李广就迅速成为古人,常常吟咏的一个悲情英雄。而与他同时代的卫青,则有了一个相对负面,的形象。

比如说排在李将军列传之后,的卫霍列传是这样记载卫青的:

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称也。

(《史记 卷一百一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意思是说,卫青用“和柔”的样子争取皇帝的好感的,但是不能让天下信服。

“以和柔自媚於上”这个讲法还算比较温和。

还有更加露骨的说法。

在之后的汲黯传里,则是这样记载卫青的: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

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

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

(《史记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汉武帝见汲黯,必然会衣冠整齐;

见丞相公孙弘,有时会不加冠;

但是见卫青,蹲在厕所里拉屎的,时候见他。

也就是说,汉武帝不尊重卫青。

后来苏轼为此写过,一篇短文,说:

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惟踞厕见卫青,不冠不见汲长孺,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

(《东坡志林》)

到了苏轼,就已经发展到将,卫青视为奴才了。

而苏轼已经是宋代,非常优秀的顶尖人才了。

这样,一个韩白卫霍级别的名将,在司马迁的笔下就,变成了一个谄媚的奴才。

并在文人墨客的描述中,变成了“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卫青不败是走运,李广不能封侯则是,由于倒霉。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没有取得成功,没有能力上的原因,全都是别人不好。

这种无病呻吟没病也要吐上三斤血,的病秧子文人风气,我一直是很看不起的。

当然,通过阅读原始资料,尽管司马迁在李广,传里的记载有问题。

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通过比对,客观事实,破除一部分谬误记载,造成的迷雾,抽丝剥茧捕捉到一部分,真相。

虽然不是说所有的,真相都可以剖析出来,但是破除一部分,也足以让我们超过依旧,陷在迷雾中的人。

明人黄淳耀说:“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但是他的影响小很多。

作为明末嘉定抗清领袖,知道的人并不多。

黄淳耀(黄淳耀)兵败自杀前,留下一封遗书,写得很好,我帮他宣传下:

弘光元年,七月初四日,进士黄淳耀(黄淳耀)自裁于西城(,于西城)僧舍。

呜呼!进不能宣力皇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

异日夷氛复靖,中华士庶,在见天日,论其世者,当知予心!

逻辑和理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不要相信那些所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鬼话。

首先,历史是掌握话语权,的人书写的。

其次,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这些记载探查,到一部分真相。

因为还有一句话:

你可以永远欺骗一个人,也可以暂时欺骗所有人,但是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04
英雄变小丑的问题从何而来
在卫青与李广的问题上,如果我们注意分析,就会注意到一个细节。

当我们通过课本学习历史,的时候。

读到卫青多次出塞、鏖战大漠南北的篇章,都会觉得这样一个大军统帅,是一个英雄。

但是当我们去看司马迁所,写的、细节十分丰富的历史记载,卫青似乎又变成了,一个谄媚的奴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区别呢?

原因很简单。一个因素是我国历史,课本和司马迁之间的记载,存在明显的不同倾向。

还有一个根本因素在于,我国历史课本,在讲述历史时,无意中坚持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一哲学原则。

我国历史课本抛开了那些浮华,的表面纹饰,抛开了大量的、对于漫长历史来说,意义不大的细节,将重点放在事情的主要,性质方面。

这样就在无意中抛开了最初历史记载中添加的那些,有意引导读者判断的细节,抛开了那些掺杂,着书写者本人感情、判断在内的因素。

与此相反是英美国家,常用的教学手法。

他们喜欢抛开事情的,主要方面,然后将经过精心挑选的,历史细节拿出来,诱导学生做出结论。

如果抛开一切虚妄的细节,集中去看事情的主要性质,那么卫青李广的,事情很简单:

在汉朝对匈奴多年不胜,的情况下,卫青带兵出战,不但屡战屡胜,而且决战必胜。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司马迁在次要方面添加的、试图干扰读者判断力,的无数细节,什么汉武帝对卫青,不尊重啊,什么李广深得军心啊,在抛开细节、抓住重点的讲述中都,消失了。

其实,如果我们足够关注整体,善于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那么我们甚至还会发现一些,在历史整体上应该存在、但是在历史记载中缺失,的细节。

比如说,在历史上,卫青第一次闻名于世,的出战,就一直打到了匈奴,祭天的龙城,斩首七百。

乍看起来,斩首七百只是很小的胜利。

但是有句话叫做“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我们同时要记得,当时是五路大军出击,与卫青同时出塞的,名将李广,被无数文人墨客咏怀的,李广,他的战绩是全军覆没、自己被俘。

而那些在司马迁的记载中被说成是愿意,追随李广作战的士卒呢?

看到“全军覆没”,我们就会知道,历史上真正的细节就是:

第一,那些可以证明士卒都,愿意追随李广的士卒,要么死了,要么被匈奴抓去做了奴隶。

换句话说,所谓李广善待士卒、士卒乐于追随这样的“结论”,是没有人证的,全靠司马迁一张嘴。

其实就算是一度有人,真的愿意追随李广,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打又打不赢,人又死了。

第二,卫青的能力要远在,李广之上,这是司马迁都(司马,迁都)无法回避的事实。

这样,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司马迁对李广的,美化就迅速崩塌、对卫青的诋毁,就全盘失败了。
05
从漠北决战看卫青李广在军事上的角色
05.1

漠北决战的战后总结问题

有人解释说,之所以龙城之战卫青,获胜而李广失败,是因为匈奴以主力对付,李广。

这个解释也是说不通的。

因为后来漠北决战的时候,卫青同样在意外的情况下与,匈奴主力决战,卫青仍然胜利了。

你遇到敌人主力就输,人家遇到敌人主力就赢,怎么说也是别人比你强。
当时漠北决战的,形势是这样的:

卫青分兵,将麾下五部将军中的两部李广和赵食其两位将军派出去。

二将军合军,离开大队从东道迂回。

然后卫青部在本部兵力单薄的情况下,与匈奴主力遭遇。

战前,汉武帝的作战安排是,以霍去病打击匈奴单于,卫青部的实力本来就,弱一些。

不料匈奴单于亲率大军,与卫青决战,敌人比预计要强大得多。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分兵后李广部,在战后才赶到,卫青自己的实力又,进一步下降了大约五分之二。

卫青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打出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打垮了匈奴主力。

双方决战时,卫青派出五千骑兵出击,并尝试包围敌军,而匈奴出战的兵力逾万,匈奴单于却因为卫青的,操作,误判卫青部多于自己。

打到最后,匈奴单于率先逃走,并失踪十余日。

随后,卫青追亡逐北,打到了匈奴的赵信城,烧毁了匈奴的粮食储备,然后从容撤回。

这一战如果和龙城之,战时李广的表现对比,简直就是判若云泥。

在漠北决战这样突然的,决战中,奉命迂回包抄的李广,并没有及时赶到。

一直到几天之后,经过艰苦战斗凯旋的卫青,在安全的大漠以南,看到了带着完整的部队“奉命”等待汇合的李广和(李,广和)赵食其两位将军。

再后来的故事大家,就都很熟悉了。

按照正常的公文处理程序,卫青要向汉武帝上报,战役过程,因此需要进行作战总结。

卫青派遣长史拿着酒饭,给李广,通知李广上报总结。

但是,李广的幕府迟迟无法完成,作战总结。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一点:

李广并不是单独行军的,与李广同行的,右将军赵食其,按照正常程序也是要提交,作战总结的。

而且,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李广的总结肯定要和,赵食其的总结能够对应。

这个时候一个重要,问题就出现了:

李广拿不出总结。

你们俩做了同一张卷子,你竟然拿不出来答卷?

这就像出差在,外的媳妇查岗,你说和朋友喝酒去了,晚上住在了朋友家,但是你媳妇很聪明,她提前问过你的朋友,然后才来问你:为什么你朋友不知道你在,他家?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吗?

那么到了这个时候,你能怎么办?

你只能如实招供,或者同意离婚。

李广无法合理地,解释自己的迟到。

然后他说,自己不能再进监狱了,遂自杀。

后人因为李广自杀而很,同情李广。

可是这里仍然,没有回答问题:

你为什么迟到啊?

司马迁记载的解释说是:“军无导,或失道。”

这个“或”在古代有很多意思,有的可以理解为“或者”,有的理解为“有的人”。

换句话说,李广“或”没有做出解释。

而且这个“军无导”也不对,因为李广在这场战役中的,身份是前将军,他本身就掌握,着最多的向导。

尤为重要的是,司马迁早就说过:李广治军,“远斥侯”。

所以“即使”没有足够的向导,“远斥候”也不至于让李广在明知道单于在前(单于在前)的,情况下还是找不到敌人踪迹。

历史记载说,李广自杀是在袒护幕府(“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可是这里还是有问题。

战场失期,带兵主将在汉代本来,就可以直接下狱论死。

开通西域的张骞,就因为迟到这种事儿,而下狱论死。

这样一来,李广这个仗义背锅的事情,就属于很无聊的演绎了。

你自己的责任,何必要搞得像代人受过,一样呢?

这个表演有点生硬。

05.2

从滑铁卢之战看漠北决战

与卫青漠北决战、李广迷路这起事件相似,历史上还有一个,类似的战例。

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的最后一场大战。

此战过程中,拿破仑派遣自己手下一名“平庸”的将军格鲁希去追击,普鲁士军队主帅布吕歇尔,防止普军增援敌军,拿破仑自己率领主力,与敌军决战。

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法军和敌军都筋疲力竭,双方都焦急得盼望,着援军的到来。

在这个时候,布吕歇尔带领大军赶到,支援了反法联军,击败了拿破仑。

而负责支援追击布吕歇尔,的格鲁希,带领他的大军,听着滑铁卢隆隆的炮声,“奉命”搜寻敌人。

一直到战役结束,格鲁希才等到了拿破仑要求放弃原定任务赶来支援,的新命令(新命令)。

在大/败局已定的情况下,格鲁希突然表现出了,名将的潜质,带着他的大军毫发无损地突破反法,联军的围追堵截,安全撤回了巴黎。

战后,拿破仑并没有要求格鲁希,写作战总结。

因为在格鲁希的,出色指挥下,拿破仑被流放到了,圣赫勒拿岛,并死在了那里。

滑铁卢战役中,指挥反法联军骨干之一的英军,的指挥官是威灵顿。

历史上关于威灵顿有,一个不知真假的故事。

说是威灵顿曾经被拿破仑,打得惨败,在雨中逃到了一个,漏雨的屋子里瑟瑟发抖,在这里他看到了一个,被雨水淋坏的蜘蛛网,而蜘蛛锲而不舍的修补,着网上的大洞,受此激励,威灵顿在滑铁卢之战中,坚持作战,最终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或者严格来说,是凭借援军和,先进榴霰弹的威力,威灵顿击败了拿破仑。

而在漠北决战中,匈奴单于被卫青吓跑了。

我在这里提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如果,匈奴单于不跑呢?

和拿破仑一样,卫青接近一半的兵力“迷路”了,而如果匈奴单于坚持,不跑呢?

一般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了李广,愤而自杀上了。

可是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我是说如果,卫青当时没有天气变化、也没有抓住天气变化的,时机主动出击、摆出主力尽在的模样,匈奴单于也没有因为畏惧,汉军主力而狼狈突围逃走。

而是指挥匈奴军猛攻卫青,宁可战死,绝不后撤,那么卫青万一顶不住,那就是个死啊。

要知道,在匈奴单于逃走后,匈奴军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与卫青部战斗,损失依然相当。

特别是,从军事角度来说,假如卫青和匈奴,激战之后战死了,那么汉军残部和匈奴,军都会受到极大削弱。

在这个时候,如果李广军突然杀出,依然是可以歼灭筋疲力尽,的匈奴军获得胜利的。

当然,也许是我多心了。

所以,大约真的是“卫青不败由天幸”吧。

对于格鲁希,人们是这样评价的:

“格鲁希作为骑兵指挥官,是勇敢果断的,夺取了许多作战的胜利,但在需要独立指挥作战和指挥,大型战斗时,格鲁希显然缺乏魄力和,信心。

拿破仑一世对格鲁希在滑铁卢的失误,并没有过分指责,因为他知道格鲁希的弱点,把一半主力交给从来没有独立指挥经验的人率领,显然是不谨慎的;

同时,拿破仑也认为他未能给予格鲁希以,明确的指示,但格鲁希缺乏主动精神却是其,自身的缺陷。”

(来源不详,不过与一般对格鲁希的,评价比较一致)

历史一般认为,格鲁希是个平庸的将军。

我认为这个评价是排除,阴谋论之后最合理的一个评价。

那么,我们可否同样评价李广呢?

如果排除阴谋论、同样这样评价李广,那么李广应该得到,格鲁希这样的评价:

“李广作为骑兵指挥官,是勇敢果断的,夺取了许多作战的胜利。

但当需要在广阔的战场上,独立指挥军团协同友军共同开展大型战斗时,李广显然缺乏魄力和公心。

卫青对李广在漠北之,战中的失误并没有过分指责,因为他知道李广的弱点,把一半主力交给从来没有协同作战,精神的人率领显然是不谨慎的;

同时,卫青也认为他未能给予李广以,明确的指示,但李广缺乏协同精神,却是其自身的缺陷。”

用黄淳耀的话讲就是:

李广不过一裨将。

05.3

名将之道,失在斯乎?

以司马迁的观点为,主导历史观点认为,李广是一个优秀的名将。

古诗经常说李广如何,像王昌龄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很多人都解释说这是,指的李广。

这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一个因为迷路自杀而成名,的名将,一个在一场几乎成为滑铁卢战役的重要战役,中迷路的名将。

实际上,司马迁对李广的照顾,是有着“事后诸葛亮”的错误问题的。

漠北决战之前的分兵决策历来,是一桩公案。

司马迁或李广家人对这一战前部署,进行了激烈批评,他们普遍认为卫青的,目的是排挤李广、不让李广参战、从而“独吞”大功、照顾卫青自己人。但是,这是一种事后诸葛亮,的看法。

因为:

第一,如果卫青的目的是不,让李广参战,那么卫青事先不可能知道自己以一半,左右的兵力就可以在决战中击败匈奴单于,这就意味着卫青是在自杀。

第二,如果卫青的原计划是,让李广包抄,那么独立包抄作战正是,发挥名将才能的最佳机会,这就意味着卫青,是在帮助李广。

首先,卫青获知了匈奴单于,的消息后,命令部队分兵两路,自己率领一路北上,李广和(李广和)赵食其率领,一路走东道,然后会师决战。

对此,李广表示自己是前将军,要和卫青一路。

司马迁或者李广的,家人解释说,卫青这一举动是因为觉得李广,的运气不好、不能对抗单于,同时也想为自己,的朋友公孙敖夺取爵位,让公孙敖去与单于决战。

这一观点明显,是事后诸葛亮。

因为卫青如果通过分兵不让李广与单于决战,(单于决战),那就意味着自己要以几乎减半的弱小力量去,和单于决战(单于决战),这简直就是找死。

卫青事先知道自己能以少量兵力打赢,匈奴单于所率主力?

其次,司马迁及李广一系解释说,卫青安排李广行军的,东道存在行军困难、不利于大兵团行进的问题(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

这个解释很有意思,其不合理性很多。

一是因为包抄可以更加轻松得,捕获敌军统帅,所以承担迂回任务只能有利于,李广捕获匈奴贵人从而立功。

二是因为如果迂回真的,非常困难,那么更加需要一个优秀的,将军去带队,所以,要么就是卫青认为,李广的能力比较强,适合作为分队主帅,要么就是李广认为自己,能力比较差,别的将领比自己更胜任这项,更加艰苦的工作。

那么,李广到底是能力比,其他几个将军强,还是比其他几个将军弱呢?

薛定谔的名将么?

摘桃子抢功就打头阵,吃苦受累就谦虚谨慎请别人,先上?

李广争先锋,本身就是失去公心的表现。

05.4

东道主将选择问题

对于“势不屯行”的艰难条件下行军的问题,古人曾经谈到过一个,评断用兵才能的概念,我觉得很很适合用在这里:

“用兵以能聚散为上。”(宋·杨时)

李广作为名将,理论上来说,应该做到“用兵能聚散”。

在东道“势不屯行”的情况下,调整行军方式是正常,名将都会做到的事情。在解放军战斗历史上,类似于飞夺泸定桥这样先锋部队甩开大部队急,行军抢占要点的事情,我们见得多了。

可以说,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名将来说,带领部队分兵前进并,率领前锋及时抵达,是名将的基本指挥素质。

特别是,司马迁或李广的家人,介绍说,李广事先就知道东道进军,存在这些问题。

李广不是突然遭遇,问题然后措手不及的,而是有备而来的。

而且李广自束发以来,七十余战,是个经验老道的老将。

那么,在他事先知道行军,存在困难、又很想争功、自己又是经验丰富的,老将的情况下,他应该怎么做呢?

历史上的名将大多是以各种,急行军来展现自己卓越的组织能力。

但是“才气天下无双”的李广,对此做出的回应是:

首先,自己干不了这活,要自己跟着卫青走。

一个名将,对于克服困难完成,作战任务毫无办法,却要将这个任务推给别人,好像别人更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这就是名将的自我判断?

其次,在推脱不了、不得不硬着头皮执行,任务以后,李广的表现是:迷路、误期,导致汉军以战前减员的状态,与敌军决战。

显然,李广在这里的表现根本就,不是名将。

对此,我们只有两种解释,

第一,李广是名将但是故意表现,得不是名将;

第二,李广不是名将,是吹出来的。

赞同前者,就要怀疑李广的用心;

赞同后者,就要质疑司马迁的信用。

而无论赞同哪一个,都无法回避一个基本问题:

李广在漠北决战这样规模的,大兵团作战中,在这样一个高度组织性,的巅峰对决活动中,无视汉军整体利益、盲目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而这样的争夺,一旦不能得逞,就表现出了强烈的愤怒,之心,乃至贻误军机。

他一开始要出战,要做前将军,就是为了立大功。

一旦有一点因素会影响,到这个可能,他就进入到了暴怒状态(“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将战争带入到了意气,之争的节奏中去。

考虑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我们不能认为李广缺乏基本,的战术素养。那么,排除掉这个能力,低下的选项之后,最后李广选择自杀。

就只能充分说明他在这样,的大战当中,首先考虑的完全不是完成,作战任务,而是逞个人意气。

卫青不让他在前军,可以强行解释为卫青是,为了私人目的。

汉武帝不让李广在前军,也可以强行解释为汉武帝,是相信李广的运数不佳。

但这些解释,是将所有人都,解释成为蠢货,只为了证明唯独一个人是,英明的。

为了粉一个人,就要黑掉所有人。

但是,即便这样,这仍然不能解释:

为什么在这样的大战中,这个被史学家文学家塑造成唯一一个清醒而又,英明的人的李广,眼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意气,之争呢?

李广一直到死,都不是一个成熟的将领。

他根本就没有真正,成为军队体系的一分子。

卫青是名将,他不可能使用一个,体系外的人。

这个体系不是卫青,的私人体系,而是所有人拿命去拼,生死的战争体系。一台机器,总有一个零件想出风头,那么机械师一定会将这个,零件换掉,换成一个可以准确,执行任务的零件。

卫青对李广的任用,毫无问题。

直截了当地说,李广是一个个人能力优秀、不听指挥、自由散漫、无视组织纪律的将领。

他还根本就不成熟,根本就不是有庞大组织、有严格纪律、为了一个宏大的目标集结了十几万人与凶狠的敌人决一死战,的军队体系所需要的将领。
06
青乃与广等为伍
怀才不遇,是李广故事的核心基调。

自古文人墨客就喜欢这样,哭哭啼啼、悲秋伤春。

其实这些文人,很多是存在严重的能力,问题的。

因为他们从来不敢想一想,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有系统性,的严重缺陷,以至于怀才不遇。

他们总以为自己怀才不遇,的真正原因是没有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趋炎附势、欺上瞒下。

但是他们从来没想过,他们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从来不能,准确履行职责。

以前有个故事,大诗人孟浩然名动天下,总想有机会得到,皇帝的重用。

有一次偶然遇到了皇帝,皇帝让他吟诗一首。

他十分激动,背诵了一首自己写的佳作,背着背着,说到了一句:“不才明主弃。”

于是就废了。

为李广故事所激发而有对抗,不公的勇气,这是李广故事的积极意义。

然而,如果以为这样的,故事可以激发勇气,就可以反过来将真正,做事的人践踏一番。

甚至发展到以为天下皆醉,我独醒,脱离实际,误入歧途,那就是错的。

李广有没有能力呢?

有。

没有能力,是到不了决战战场的。

虽然他有一些不足,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不能,和他对比的。

比如说,我们没有能力射穿石头。

再比如说,我们没有能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

李广的故事是不是,有感染力呢?

有。

李广有相当不错,的个人能力,还有射虎的故事,极富传奇色彩。

那么,我们就始终停留在“怀才不遇”的阶段吗?

不行。

我们做事,在己则有家庭父母妻儿,在外则有事业理想抱负,在庭为柱,在屋为梁,为家国担当,哪里能够容得,下这种风吹草偃、自怨自艾的破事儿呢?

我们要有能力,做出自己的判断。

李广同样的行为,放在李牧传里就是无名氏。

在李牧面前,做这样的事情连名字,都不配留下来。

面对这样的对比,再看一看历史上的描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那么我们至少能够知道:

李广虽然很优秀,但是他远远不如卫青优秀。

然而,古往今来,却有很多很多人,将李广捧得很高,将卫青踩得很低。

韩信曾经说过一句话:

生乃与哙等为伍!(《史记 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同样的,经过文人墨客的不断渲染,我们也可以说一句话:

青乃与广等为伍!

相比苏轼那篇文章,李广与卫青齐名,这恐怕才是对卫青真正,的侮辱。与李广齐名的,应该是李牧传里,的那位无名将军,因为他们在防御边郡时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战国时代那位无名将军呢?

为什么文人墨客没有人,追忆他、咏怀他,为他泼墨挥毫,写下一篇篇感怀的文章呢?

比如说:

“李牧不败由天幸,无名无功缘数奇”?
王可伟 将军骑射
07
问题的由来
英雄被塑造为小丑、庸人被歌颂成英雄。

这样颠倒乾坤的错误之所以,流毒甚广,究其原因。

是后来很多人受到最初文本的一些诱导产生,了错误的印象。

像李牧传,作为一篇相对来说远离司马迁时代,的历史记载,并没有受到作者直接,的好恶感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描述的客观性。

后来的文人就没有对“无名氏将军”产生不恰当的良好印象。

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撇开表面上的,泡沫,而直接关注其内在实质。

就分析信息来说,信息的细节保留,得越多越好。

但是细节会造成干扰,所以一定要抓住,事物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排除细节的干扰。

阅读历史,一定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主要方面,特别是要看事迹,不要盲目采信评价。

卫青是名将,拥有一般人不具有,的出色军事才能,拥有一般人不具有的,良好机遇,拥有一般人不具有,的赫赫战功。

但是,如果我们只信,评价不信事迹,他就会从英雄,被塑造成小丑。

他的遭遇尚且如此,其他那些根本不可能记载,这么多事迹的人呢?

或者学以致用地说:社会上的普通人呢?

卫青李广的事情摆在这里,读书之时,识人之时,怎能不小心呢?

古人说,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古人说,非知之难,行之惟难。

这就是叶公好龙,这就是认识与实践相,冲突啊。

要解决认识与实践,相冲突的问题,就要学习。

学习不是看看书、把书本上的知识点往脑子里一,装就行了。

古人说,读史可以明智。

但是读史要读懂,才可以明智。

读史可以明智,但是读史也可以糊弄人。

越读越糊涂,读出一脑袋浆糊,的人也不少。

历史上人们对李广的解读就是,一个经典案例了。

三国时代的刘廙说:

“势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得也;

势不可得而我勤之,是重失也。”

南辕北辙,越努力越失败。

所以读书必须掌握,基本的方法。

当然,苛求每一个人都能突破文字的重重困扰看清,实质是不现实的。

所以真糊涂了,我们也可以谅解他。

比如说史记的记载。

读书也不要简单的,全盘否定。

司马迁的文笔很好,读起来很热血 ,这就是史记的积极意义。

术业有专攻,历史学家也不是全知全能,的。

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借助历史学家的记载去看历史。

任何人对事物都,有一个认识过程,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看明白,有的人可能早早就,看清楚了,这是正常的。

有的事情我们可能,做得好一点,但是别的事情也许我们做得,要差很多。比如说,我们就很难写出史记这样,好的文章。

所以不必因为史记存在纰漏就,觉得史记一无可取。

脑子不是跷跷板,不能这头放点东西,那头就不要了。

跷跷板,两头翘,这不是思考的办法。

人要学习,要勤勉而持久的学习,通过学习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古人说: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

又说,谣言止于智者。

那么智慧来源于哪里呢?

智慧并不是仅仅来源于,天分,也不是仅仅来源于某次,事件的灵机一动,而是来源于持久并且,勤勉的学习,来源于持久地将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努力。

读书说的不是死读书,而是知行合一的努力。

人如果不学习,不能勤勉地将自己的认识与,实践统一起来,而是每天都过着“欲胜义则凶”的日子,那么叶公好龙、南辕北辙、对面不识的事情还会少,了吗?

韩非曾经说过一句话:“儒以文乱法。”

孔子自己也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虚妄矫饰的东西是很多的。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世界上一以贯之,的道理,就是“实”。

虚妄再多,也不等于就无法认清真实。

抓住事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可以破除虚妄。

先秦哲学家都在谈别囿。

东汉思想家王充也说“疾虚妄”,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

“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

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

藏之约,行之行,可以为子孙常者,此言之谓也。”

周武王为此写,了十七条铭文,写完之后,他还谦虚地说:
“予一人所闻,以戒后世子孙。”
周武王是开国之君,他是可以这样说的:

我没这个资格去告诫谁,我只是谈一谈我的想法。

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坚持立足事实,那么就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可以尽量避免被情绪,节奏坏了事。

所以,我们至少可以明确一个,原则:

读书写字,不能为浮华所蒙蔽,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关注 历史教师王汉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