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森林华佗”行医忙

 

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鸟类(现存9000多种)是一个极其繁盛的庞大家族,它的种类比哺乳动物(现存4200多种...









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鸟类(现存9000多种)是一个极其繁盛的庞大家族,它的种类比哺乳动物(现存4200多种)多一倍还要多。它们各具特色,各显神通,把这个世界妆扮得异彩纷呈,妙趣无穷。

      相对人类来说,鸟有益鸟和害虫之分。但掰着手指头算一算,至今能被我们人类称之为“森林医生”的,恐怕只有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啄木鸟了。

     它觅食天牛、吉丁虫、透翅蛾、蠢虫等害虫,美化和保护环境,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有着很高的地位和作用。就像儿歌《啄木鸟》所唱的那样:“啄木鸟,啄木鸟,会听诊,会开刀,治病不要钱,只收虫一条。”




     新疆罕见的啄木鸟

     啄木鸟,系鴷形目,啄木鸟科,全球约有210种,其中我国约有29种。在我国分布较广的种类有绿啄木鸟和斑啄木鸟等。

     绿啄木鸟的整个身体羽毛主要为绿色,雄鸟的头顶为大红色,红绿搭配,极为鲜艳夺目。

      斑啄木鸟的体形略小,上体羽色为黑底并带有白斑,下体呈棕白色,尾下部是红色,雄鸟头的后部为红色。 

     不久前,人们在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的额尔齐斯河谷林里,发现了一只黑啄木鸟在为白桦树的“眼睛”捉虫治病,简直就像白桦的“眼科医生”。

    原来,这棵白桦树因虫蛀而死,它要活捉害虫,在此安家落户。该鸟为大型啄木鸟,指名亚种,仅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区等地的针叶林中,体长40~46厘米,主食蚂蚁等,在欧亚大陆不同地区可偶尔发现其踪影,数量极其稀少,世界罕见。

    另外,经过长期观察,人们还在克拉玛依乌尔禾区的一个古老胡杨森林里发现了新疆唯一的一种啄木鸟——白翅啄木鸟。它们像是天鹅一样成双成对,自由而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乌尔禾区属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降水量极少,蒸发量极大,胡杨林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正是由于白翅啄木鸟能与这片古老的胡杨林相随相伴,帮助其啄虫除害,从而成为胡杨林的忠实“守护神”。

     始终一贯除害虫

     森林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结合的综合体,从昆虫到鸟到兽,可以说是大千世界,要有尽有。

      在莽莽的森林中,自然也少不了诸如天牛、金龟甲、鳞翅蛾、蝗虫、蚂蚁、蛴螬等“小不点”的亮相登场。

      然而,由于生活习性使然,它们以树为生,一生都潜藏在树皮下乃至树木的深处,把一棵棵茁壮成长的树木活活蛀死,是名副其实的林木大敌。倘若这些“小不点”得势,森林发生大面积严重病虫害,不要说“大个头”的动物将会失去栖身之地,就连整片森林也难以保存,其后果不堪设想。

     啄木鸟似乎就是为了拯救森林而生。它们生于森林,成长于森林,战斗于森林,奉献于森林,一生就在森林中度过。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昆虫总食量占90%以上,且均为昆虫中的害虫。据说,一只啄木鸟每天能吃掉害虫约1500条,一年可除害虫547500条。那么,10只,100只,1000只,10000只呢……这可真是让人难以想象。难怪人们亲切的称它“森林医生”。

      “早睡早起”是啄木鸟长期养成的一个良好习惯。清晨,东方破晓,啄木鸟经过一番梳妆打扮后,便倾巢出动,开始了一天的“行医”生活。它们“行医”的招术虽然不及人类高明,但照样精通“望闻听切”,出手不凡。它们虽然没有听诊器等必要设备,但它们使出浑身解数,依旧正常出诊。

      通常,它们把自己的嘴巴当着榔头使,像是经验十足的郎中那样在树干上来回地敲打,周身检查。如果确诊树木“肚”中有虫,它们就牢牢地攀在患处,先用嘴将树皮啄破,当即食掉害虫。接着,它再啄出一个深深的小洞,用长舌将害虫一一钩出,即使是虫卵也从不放过,并用粘液将其粘出。当遇到虫子躲藏在树干深处时,它们就继续用嘴在其藏匿处不停地敲打,发出一种共鸣并极为恐怖的声波,使其中计,慌忙逃窜,而出洞之时恰好被啄木鸟生擒活捉。

      就这样,它们周而复始,在一棵树上不停地实施妙手回春的医术,直至把这棵树的害虫都消灭的一干二净,才肯转移到另一棵树上。

      啄木鸟十分注重医德、医风,如果碰到虫害严重、病入膏肓的树木,就会在这棵树上连续工作上好几天,直到彻头彻尾地清除全部害虫才肯踏实离去,不然,决不会善罢甘休。




      奇特的特异功能

      啄木鸟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森林医生”,除了它自身天生善食昆虫外,还得益于它有别于其他鸟类的一些特异功能。

      首先是其爪趾和尾羽极为特别。一般来说,鸟儿都是站立在树枝或其他物体上的,而啄木鸟却是攀缘于直立的树干上,而且相当耐力和持久。原来,一般鸟类的足都有四趾,三趾朝前,一趾向后,而啄木鸟的四趾却是两趾朝前,两趾朝后,而且趾尖上都长有锐利的钩爪,可以有力地抓住树干而不至于使身体往下坠滑,还能够自如的在树干上跳动,沿着树干上下、左右快速移动,甚至向两侧转圈呈螺旋式爬行。加之它的尾羽坚硬,且呈楔形,可以使它无论是在攀爬时还是捕虫时,都能将身体支在树干上,为保持身体平衡提供有力的支撑。

      其次它们的嘴巴和舌头极为特别。啄木鸟的嘴巴笔直而尖锐,就像一把裁缝剪和木工凿,不仅能啄开树皮,还能啄开坚硬的木质。它的舌细长而柔软,能伸出口腔长达14厘米左右;它长有一对很长的舌角骨,围在头骨的外面,能起到特殊的弹簧作用;它能曲能张的舌骨角,可以使舌头伸缩自如,当舌根从及下腭向外滑出时,舌头就可以伸得很长;其舌尖在长期的进化中早已角质化,且有成排的倒须钩和胶质粘液,极其适合钩取树洞里的幼虫,让其在劫难逃。

      再次是它的头部和脑袋极为特别。科学家们曾经用高速电影摄影机拍摄到啄木鸟啄木时的照片,发现了一些有趣而又惊人的数据:啄木鸟一天啄树可以高达12000次,有时候每秒高达20次;啄木鸟的头部在啄木时的运动速度,为555米/秒;啄木鸟的喙尖在找到小虫时会突然停止运动,此时,其头部遭受到的反作用力,约等于所受重力的1000倍,相当于宇航员乘火箭起飞所受压力的250倍。以如此高速运动,并承受如此巨大的力量,啄木鸟竟然毫无损伤,反而乐此不疲,干劲不减。因此,人们常常为剧烈运动的啄木鸟而担忧,生怕它患上脑震荡。

     其实,这是杞人忧天。

     因为,鸟类专家们研究发现,在啄木鸟的头上至少长有三层防震装置,它的头骨结构疏松而充满空气,头骨的内部还有一层坚韧的外脑膜,在外脑膜和脑髓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空隙,里面含有液体,从而大大降低了震波的流体传动,既能消震又能保护头脑。由于突然旋转的运动比直线的水平运动更容易造成脑损伤,所以在它头的两侧都长有发达而强有力的肌肉,同样也可以起到防震、消震的作用。

      另外,啄木鸟的眼睛内的透明瞬膜,在啄木前1毫秒内会及时关闭,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的眼睛。

      啄木鸟的启示

      正是因为从啄木鸟的身上发现了这种精妙的防震设置原理,才使得人们从中得到了启发,在设计安全帽和头盔时,将其外壳都制造的十分坚硬,但里面却是一个较为松软的套具,帽顶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中间没有任何填充物,帽中再加上一个防护领圈,这样就可以防止在突然碰撞时发生旋转运动。


       另据观察,当啄木鸟在为大树“看病”时,人们常常会发现有两三只山雀在树下蹦蹦跳跳,边食边鸣,有时还会腾空大声鸣叫,让人觉得既滑稽又迷惑。原来,这是它们在互相利用:啄木鸟为山雀提供美食,山雀为啄木鸟站岗放哨。当山雀的歌声因发现鹰等天敌嘎然而止时,专心寻食的啄木鸟便知情况不妙,急速就近隐藏起来,而此时山雀也已不见踪影。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研究上被称着是和谐共生关系,因为两者之间互惠互利,相得益彰。啄木鸟与山雀的这种团结互助行为,无不告示着人们:无论是大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团结就是力量。

      “参天的大树上闪跃着你的身影/茂密的林海中回荡着你的歌谣/你洞察秋毫深查细找/定叫那蛀虫无处逃/树木成材需要啄木鸟/清风正气呼唤啄木鸟/你刚刚正正不屈不挠/声声叩击响彻云霄……”

       啄木鸟的精神,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显高尚,它不仅是人类爱鸟的范例,人类心目中的益友,而且是正义与正直的化身,其高风亮节,堪称人类的良师。

正是人们有了这种对和谐社会与和谐自然的向往,有了这种对啄木鸟精神的敬仰,才有了《啄木鸟之歌》这首颂扬新时期纪检监察勇士们的歌曲的脱颖而出。(
蒋南桦)
摄影/杨军


    关注 新疆林业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