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让你越来越绿

 

资本脸都绿了。...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221篇原创
1
春天是爱茶者的狂欢季。

对于茶叶行业而言,一年之计在于春,并不是一句虚言。

大部分茶类最珍惜的那茬都是,被春天承包的,茶农们每年的收益中,春茶也是占据最大头的。

古往今来,茶叶都扮演着重要的,商贸角色,古有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现有暴利的智商税,和微商卖茶妹。

茶叶不仅能喝,还能拿来割。

那么茶叶是如何从朴实的农产品一步步,走上收割人们智商商税这条不归路的呢?

第一,是复杂。

在中国,茶叶分成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红茶、白茶六大类,差一个就能召唤神龙。

如果按生长环境、烘焙程度、工艺等再细化,还可以分出上百种品类。

复杂本身,就是门槛。

复杂之外,中国地大物博,茶产区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茶叶总产量有265万吨,同时每个品种的茶叶,价格还会根据明前、雨前等不同时点来划分。

这不仅仅是复杂,更是难以标准化。

即使是同一个品种的茶叶,也会根据地区、产量、采摘时间进行,千差万别的定价,想实现标准化和统一化,几乎不可能

因此,茶叶本身种类多,又是非标品,必然导致它定价系统的,不完善。

第二,是茶的口味存在主观因素,难以评价。

什么是“好茶”?

有人定义是口感好,要浓而不涩,要回甘生津。

但口味这种事,从来都是玄之又玄,不同的舌头有不同的偏好。

你说妈妈的味,道真的好吃吗?不是,只是习惯了,就该是这个味道。

口味是私人的。

有人就觉得百来块钱一饼的口粮,茶就很带劲,也有人可能要西湖龙井御前十八棵,才下得了嘴。

品味道这种事,根本没有谁对谁错。

但从商业角度看,没有标准,就代表可以价格歧视。

完全可以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效用,对茶叶进行差异化定价。

进而你会发现,同一种茶叶在茶商手上,他在不同渠道,可以卖出不同价格。

第三,就是营销广告带来的高品牌(高,品牌)溢价,三分买卖,七分吆喝。

消费市场从来不缺,愿意为逼格买单的消费者,特别是对茶一窍不通又想装,x的人。

于是就顺理成章的诞生了一群不,惜成本做广告、炒概念的生意人。

茶叶市场曾火过一款叫“牛栏坑”的武夷岩茶,当时市面上的茶商都,以卖它为荣,在各电商的茶铺也是镇,店之宝。

牛栏坑确实是好东西,但问题是产量就那么点。

于是机灵的茶叶企业赶紧,跑去牛栏坑圈地插牌子,作为在当地拥有,茶叶基地的宣传,并推出各路眼花缭乱的,大师茶、私房茶、名家茶。

所谓大师茶,有的纯粹只是请大师签,了个名,但茶叶价格立马就可以上,翻几倍。

这些营销套路下来,牛栏坑就摇身,一变成了奢侈品,对标的价格也不再是同类,其他茶产品。

加上很多人买茶,除了自己喝,送礼也是重要使用场景,人情往来的必要也让高价,茶成了刚需,甚至价标得越高,人们越愿意买。

还有最近电梯里无处不在的,李宇春和李易峰。

为这两张脸,竹叶青花了6个亿,与分众传媒签订了合作协议。

高频的宣传配合上档次,的包装,以及一线城市的,豪华店面扩张,想法直白得就差写成我,高端,打钱了。

茶价飙升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自身属性的变化。

一些小众稀有的茶叶,正从消费品变为收藏品。

当它还只是,作为消费品的时候,尽管一些高端货价格,略离谱,但整体是可控的,贵也超不出几千元一斤。

但当它升级为投资品和收藏品,那就不一样了。

比如,有“普洱太上皇”之称的云南金瓜贡茶,作为普洱茶中的绝品,它曾以100克,35万元的拍卖价摘下“普洱史上最贵茶”的桂冠,光投保金额就达到,1999万元。

价超黄金完全不是梦。

虽然这个梦蠢的可以,但大家开心就好。
2
拂去泡沫和营销套路,茶叶的真实价值到底,怎么判断?

很简单,茶叶,本质上就是一种为大家提供咖啡因,和维生素的农产品。

从产业链往回追,茶叶行业的上游是种植,涉及茶农和产茶基地,主要承担种植和采摘,新茶角色。

但由于茶行业长期以来,的粗放发展模式,上游体系一直,没有构建成形,加之茶叶讲求精挑细选,摘茶机械化程度低,人力成本很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2018年,的调研报告显示,全国采茶工均价为120~150元/天,并且还将继续推高。

而五万个茶叶芽头,才能制作成一斤茶,可想人力需求之大。

可以说,茶叶的大部分成本都是,人工成本。

茶叶原材料本身,真的很便宜,贵的是人工。

中游分为加工和流通,两大环节。

加工环节涉及生产商、深加工企业、科研机构和品牌厂商,茶从农产品进阶为消费品,市场和品牌一直是软肋,在所有快消品中,发展最落后的一个品类。

这么多年也才出了吴裕泰、竹叶青这些为数不多能被叫出名儿的,地区性茶品牌,可见传统茶企的综合实力,之弱。

事实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从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统计和市场主体发展的数据,得出结论是国内茶企以作坊式,小企业为主,分散且规模较小有全产业链业务的,大企业都屈指可数,更别说还去,a股资本市场亮相。

究其核心,其实还是业内人士的,改变动力不足,主要是茶叶商人。

注意,是茶商,不是茶农。

毕竟能躺着赚钱的事情,没必要用力。

对大多供应商而言,向一小撮土豪人士散卖高客,单价的茶叶就足以活的很好,没有必要对原材料生产和加工进行改头换面的,大规模工业化和品牌化,也没有承担对应,风险的理由。

而也正是茶叶行业长年,处于这种“有品类无品牌”的市场环境中,才为行业乱象提供了温床,尤其是助长了高端茶叶市场的,鱼龙混杂和以次充好。

流通环节关系到贸易企业、电商、线下商超、茶叶交易会、茶庄,不同的渠道有各自的,溢价逻辑,但最终都会转嫁,到下游消费者身上。

捋完成本和加价环节,回归到茶叶本身的质量。

从原料到干茶,算上采摘后,还要经过炒茶、烘茶、除杂等重重工序,最后四五斤嫩芽才能制成,一斤干茶。

业内有一种简单,粗暴的区分高、中、低不同档次茶叶的方法:

按山头高度,越高越好。

高山茶产量比较少,主要是采摘环境比较恶劣,有的地方甚至连车都,开不进,只能靠徒步,挨着一棵棵树的去找。

如果不看营销,单纯只看产地和采摘难度,的话,其实茶叶是有一套检测,标准的。

虽然口味因人而异,但是本身的成本是恒定的。

物以稀为贵,颠扑不破。
3
每年3-4月本是传统春茶的,销售旺季,但今年不太行,大家都懂。

像杭州,几百亩地的大茶园到了,开采期却遭遇大量茶工返工困难,外地抵杭也还需隔离两周。

以往外地茶工的薪酬为,每天150-200元,目前已上涨了20%-30%,本地茶工的要价也,至少在每天200元以上。

价格本身还好,最要命的是茶叶的采摘时间,是很短的,要和时间赛跑。

不然过了这段时间,大家一起喝苦水。

在云南,也面临着小树茶时值成熟,却无人可采的尴尬局面。

除了生产端,茶叶的销售端也在被影响。

过去每年这个时候茶企都会,大规模收购原料,但疫情所致,各地茶叶批发交易市场,尚未恢复,下游消费市场受损,销售回款压力增大,全年销售预期也相应降低,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

这时候想的早就不是,赚多少,而是能不能生存下来。

当线下销售遇到困难,的时候,线上就尤为重要。

线上直播正在成为农产品滞销的新出路,茶叶,毕竟也是农产品。

瞅准时机的拼多多2月初率先上线了电商,助农新模式(新模式),发动当地市县长,当主播下海卖货,并组建多多大学精英讲师、农业专家、资深业务人员深入茶区当地手把手教,农民开店和运营,通过增加销售渠道实现中西部,精准扶贫。

同时,3月27日-31日,拼多多启动首届“好茶不贵”多多春茶节,投入1亿元流量及消费,补贴,联合河南信阳毛尖、四川高山绿茶、安徽黄山毛峰、浙江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共五大主产区,上百余家茶叶企业首发超,千款普惠新茶。

妥妥“茶界全明星”既视感。

没有天价茶,也不炒作头茶,就是买给自己喝的,朴实口粮茶。

高端老字号也不端着了,躬身入局推出接地气的下沉市场,定制款茶叶,毫不遮掩对新市场的渴盼:

比如,浙江省茶叶集团下属,的绿茶品牌“狮峰”本次就推出了19.9元50g的小袋装茶,对于这家中国最大的茶叶经营,企业及全球最大的绿茶出口企业而言,如此跳楼价还是头一次。

谢裕大、吴裕泰、张一元、碧螺、猴坑等老牌们,也集体推出29.9元、46.9元系列价位的普惠新品。

小罐茶也首次走下神坛,推出有史以来第一款跌破百元,的平价春茶产品,价格两位数的小罐茶,还是很有趣的。

你看,只要整点儿实在的,好茶真的不贵。

毕竟茶叶的根本定位,还是给人喝的。

什么花里胡哨的营销,都不如让大家合起来实在。
点击小程序,品开春新茶




-----------------------

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B站:硬核的半佛仙人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装

知乎:半佛仙人

这是一个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会写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你将感受到一个朋克,的灵魂,且每篇文章都有惊喜。
-----------------------


感谢你的阅读,下面是1个抽奖链接按钮,4月6日晚上19点开奖,一共6666元,2020个红包,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阅读、在看和转发,点我参与抽奖!点我参与抽奖!【又补贴?资本脸都绿了】


    关注 半佛仙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