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对话费勇: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性格 第一期

 

我们为什么要修心?...



 费勇 

文化学者

昊达文化创始人

《金刚经修心课》作者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01


你能控制并改变的只有自己

人活在世界上,能够控制的只有一个东西,就是心,所以我们要修心。心似乎是最难控制的,但却又是离我们最近的,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和学习,去控制它。

古代罗马有一位哲学家,叫爱比克泰德,针对人到底能控制什么?他做了一个清单训练,在几百个东西里面,他发现都很难控制,最后只剩下一个东西,就是信念,也就是我们的心,我们自己是可以控制的。

我想喝杯水,就拿杯水喝;我想开车,就把车开走了,这不都是可以控制的吗?为什么只有心是可以,控制的?这其实也是心在起作用。

事实上,心还控制了一个源头,就好像我们在成长时,都经历过一个过程,在一开始的时候,你总觉得可以去,改变现实或社会,并非常努力地做很多东西,但慢慢发现其他东西是改变不了的,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随后,你也会发现,慢慢地就会反过来,也就是用改变自己的方式,可以反过来改变老婆、小孩,甚至社会。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以为在改变自己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幻觉,是别人改变了你。

正因此,我们更应该认识心的,这种运作。
02
命运随着你的改变而改变

在我(费勇)十几岁的时候,有很多疑惑,有很多痛苦,后来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解决,比如看很多书、考大学、考研究生。

不知不觉间,我就喜欢上了这套佛学思想体系。到了中年以后,我发现佛学其实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每个人的命运是他,自己的各种原因造成的,并不是信了佛以后,他就能改变,因为有些东西是改变不,了的。我们多少都会感受到命运,并总在命运和奋斗,当中挣扎,到底应该接受命运,还是应该与命运抗争,去试图改变?

人首先是要接受命运的,因为不管你怎么挣扎,你生下来就已经在,什么样的家庭,在什么样的城市,这些东西是你决定不了的,但另外一种东西确实是可以改变的,它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决定性瞬间,也就是你自己的选择,比如去广州还是去北京。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还有一个更深刻的东西,它是文学中,的一个典型理论,叫“性格决定命运”。有人记住了这句话,但他又忘了另外一句话,人要改变命运,唯一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性格。

那什么决定性格呢?按照科学的说法,基因、从小成长的环境、父母的影响……都可能决定你的性格。按照佛教的说法,决定性格的可能就是业力,而业力就是通过无数,劫以后,在你意识中积累,沉淀下来的一些东西,它总是在发生作用。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有一个重要,的认知,只有改变自己的性格,改变自己的行为,你的命运才会改变。

改变性格其实就是修心。如果你对自己的命运不满,就应该找到你命运中,反复出现的那个性格底层的原因,然后再去调整你的性格。
03
人们对佛教的误解,源于不了解“五蕴”

每个人一定有自己,独特的因缘,如果你能看清,就会像王阳明说的,你在这个世界上,做什么事都没问题,但如果你看不清,就会不断地遇到麻烦。

发展这一套佛学,体系的先者,以及后来许多的大思想者,他们都是极聪明的人,也不是迷信的人,他们有自己的逻辑和推理,只不过他们把世界分为了客观世界和,内在的主观世界,并且不完全把主体放在,客观世界,意思就是一切都是他们学习和,研究的对象,甚至试图发现这一切背后有没有一个,普遍的道理。

很多人对佛教存在误解,是因为他们不太了解“五蕴”这个概念。谈及佛教,他们就会想到庙、菩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当然也是对的,但基本上是延伸出来的。

佛教的早期应该是在释迦牟尼佛创立,思想范式的时候,其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五蕴。我们无论看哪一种思想,都要知道它的意义,在于什么,这用我们今天很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认知。

凡是伟大的思想,都会给你重新建立,了一套认知体系,或者给你一个认知工具。释迦摩尼佛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给人类提供的就是,一个最基本的认知工具。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想要分析自己,当下的状况,非常很简单,就是从“色、受、想、行、识”分析。

任何时候、任何一个点、任何一件事情,乃至整个宇宙都是由五种,东西构成。在时间当中,它们是一个一个积淀而成,的;在空间当中,它们是组合而成的,这非常重要。
04
从五蕴上分析,心就会变得很简单

“色”是一个可见的东西,我们能互相看得见;在一见面的时候马上就有一个“受”,也就是对你来说,我这个影像出现了;随后有一个“想”,这个想对你来说,可能是我怎么又老了?他怎么憔悴了?

第四个概念是“行”,这是很不容易解释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跟“行”有关。表面上,“行”是行为,就是你产生了一个想法,要跟别人一起去做什么事。这时“行”就在某种意义上,产生一种意欲,你想要做什么东西,然后开始出现业力。每个人带业而来,而所有的业力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行”。

当产生意欲的时候,“识”就出现了。“色、受、想、行”这四个元素构成的,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每个人都有,的一套心智体系,也就是我们认知的,意识形态,包括从三观到整体的,一套东西。

“识”分成了八种:第一种是眼识,就是由眼睛引起的心识,比如我看到你,就会产生快乐、喜欢的情绪;其次就是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从表面看,我们的意识在起作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发生了感觉,但如果你没有,神经系统和意识系统,你就不会感觉到快乐,也不会感觉到冷。死人的眼睛是看不见的,也就是说只有眼睛是没有用,的,眼识要有意识,意识才是发挥所有作用,的关键。

第六种意识后面就是,末那识,是一种“是我在看,是我在快乐”的意识,但末那识不是最深刻的,最深刻的是阿赖耶识,我们叫作种子藏、如来藏。荣格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就是在宇宙诞生之初,所有的意识全在,阿赖耶识里面,它的背后在起作用。

用现在的心理学家,的话来说,一个人的性格为什么,是这样的?是因为他童年有创伤,但按照荣格的说法,是因为他有原始记忆,否则你很难解释为什么他,爱喝咖啡,为什么他会行为?各种行为的背后,有一种意识,一种阿赖耶识在驱动他,荣格把它归纳,为集体无意识。

所有现象界的东西,都是来源于“色、受、想、行、识”这五个元素,但真正起作用的发动机是“识”。当我们从这五个元素去,分析的时候,“心”就会变得很简单,而且它是可以分析的,可以把控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修心的原因。
05
跳出来,你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被解决

前段时间,我看了凯文·凯利的《失控》等书,他的书中有一个,东西很危险,容易引起另外一种宿命论,我们要特别小心。

在《科技元素》中,他说我们不应该去问,人类会创造什么样的科技,而是应该反过来问,科技要什么,这在某些程度上跟佛教、我们的道家是非常接近的。

后来,凯文凯利有一段分析,跟佛教的,阿赖耶识非常相似,他说宇宙中有一种元素,它通过一种非常,奇妙的组合,最后出现了各种东西,而人只是它整个运转过程当中的一个驿站,它不会停下来,只是经过、流过,所以我们不要执着。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我们的思路会更开阔一些。

释加牟尼和老子的伟大,之处,可能就在于他们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把人放在人的世界当中,而是把人放在宇宙当中。很多人出现问题的原因,都在于太把自己当中心了,特别关心自己的问题。

跳出来,这三个字把所有的人生道理,讲了出来。一个问题在原有的格局里面,是解决不了的,就像解决人类的问题,我们必须要跳出,人类的格局,把人类放在宇宙当中,那么人类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所以释加牟尼叫解脱,道教叫纵浪大化中。

恋爱、婚姻、工作……面对任何事情,我们的觉知、意识都要跳出来,而你一旦跳出来,就完全不一样了。《庄子·逍遥游》的开篇就在讲,怎么腾空而起,从上往下看这个地球?只要你俯瞰,很多问题就释然了。

美国有一位宇航员,叫米切尔,他从月球回来后,整个人就变了,有人还专门研究他,写了一本书叫《景观效应》。他从月球看地球的时候,体验了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然后整个人就变了,他其他的几个同伴也变了。

后来布朗大学有一位研究人类学,的教授说,那位宇航员的经历,叫三昧体验,是一种终极的宗教体验,相当于完全消融了主客观,达到了与道合二为一。

你只要处于一个,更大的视野当中,马上就不一样了。
—END—
* 本文文字整理自喜马拉雅《梁品》
(扫码即可免费收听)
你最想改变自己的

哪一个性格?
 这是迄今唯一一个
全程由梁冬老师亲自授课的课程
 点击图片
成为梁老师的亲生学生


去睡力铺,获取更多生命能量


    关注 自在睡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