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新一轮“抢地”潮袭来! 米筐原创

 

土地,从来无小事。...



▲米筐投资提醒:音频大小为14M

土地,从来无小事。

任何一次大的土地改革都是一场深入政局、历史深水区的巨变。

解放区的土改;

新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

房、地市场化改革;

还有2020年疫情之下的《土改意见》。

都影响深远。

历史是大河,我们都是两岸的流民。不要在大的改革转折发生时,昏昏沉沉,否则,大概率在人生的重大抉择上要吃亏。

01

抢地!抢地!

2020年3月30日,自然资源部公布了,最新版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这是新土地法修订之后进一步落地的实施细则。

其中硬干货颇多。



其中最最具有长远影响的是第二部分的第二条: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用地自主权。

其中提到: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口在一百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城市,涉及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国务院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权限的农用地转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授权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

用一句话来总结:相当一部分农业用地在总量18亿亩红线稳定的基础上转变为建设用地,地方政府有了最终的拍板权。

不过这还不是我们今天要谈的最终核心问题。我们要关注的是,这个权力拿到手之后,各地方政府都在干什么呢?

说什么不关键,干什么才是关键。



第一件事情:4月14日消息,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了《北京市战略留白用地管理办法》,划定132平方公里战略留白用地。

第二件事情:4月16日的人民日报生态版,苏州正式立法保护生态,而且宣布未来湿地保护率,要狂飙4倍。

第三件事情:也就是含义深刻的领导人“浙江之行”,其中着重提到了,城市文明发展的绿色生态主题。

有人说,土改和这些事情有毛关系?

没有地,搞什么战略留白?没有地,生态湿地率,怎么可能增长 4倍?城市发展都不够用,城市文明的生态落地就成了空话了。

因此,土改就是在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扫清土地限额和边界限制的制度障碍。

这意味着,城市进化的逻辑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城市无论是以前还是未来,大家只记住一点,都是“土地信用”的生意。以前叫土地财政,未来如果还要起个名字的话,那就是土地经营。

土地财政的旧逻辑也很简单,就是直接出让卖地,一块地挂在网上,一群开发商老板们纷纷举牌竞买,价高者得,地方政府利益获得最大化。

为什么现在要急需推进土地改革呢?

这跟近几年来,土地市场的极度分化“好的撑死,坏的饿死”是有很大关系的。

一方面是三四五六线城市土地流拍率暴增,另一方面是核心城市的建设用地红线绑住了发展的手脚。

一方面是三四五六线城市土地收入盖不住公共开支,另一方面是核心头部城市土地出让金的再创新高。



这种矛盾在当前疫情拯救经济的现实中,就显得更加的紧迫。

北京的战略留白区或者叫预备发展区,地从哪里来?苏州要把湿地保护面积扩大 4倍,地从哪里来?还有最近炒的比较热的数万亿的新基建,需要的大量用地从哪里来呢?
经济困难时刻,也是啃硬骨头的时期,新土改松绑城市土地限制,强者越强,鼓励大城市的发展就成了阻力最小的共识。

于是,强势地方开始公开抢地。

基本的逻辑也很直接,中国城市已经开始剧烈洗牌了,强势城市已经开始公开抢弱势城市“土地发展权”。

市场的刀,冷冰冰。

新土地改革引爆城市发展权的争夺,有些城市可能真的要永远的暗淡了。

值得警惕!

02

对于大多数中小城市,是该放弃无畏的幻想了。

2016年以来,从赤膊上阵抢人头到今年直接上阵抢“土地发展权”,这场世纪的赛跑正在加速城市洗牌的终局。
待到曲终人散时,国内所有城市的格局也将最终确定,个人伴随城市升维的红利也可能已经走到了“末班车”。

进一步深思:对于大城市和中心城市抢到了中小城市的“土地发展权”就意味着万事大吉吗?

抢地只是故事的开始,怎么把这些筹码的价值利益最大化才是根本。

抢到发展筹码之后经营能力可能才是更加长远的生死较量。

因此,前文提到的苏州生态投资,还有目前各大中心城市热火朝天的“新基建”投资都是在为自己城市价值的增益在努力。

土地是城市的核心生产资料,土地也是大城市未来发展利益最大化的经营基础,生态城市理念的背后其实是一门城市价值的生意。

就拿苏州生态立法来讲,生态用地的指标来源于中小城市的建设用地出让,也就是中小城市指标用不完,出让给苏州,那么苏州的空间建设规模就倍增了。这是给苏州这种大城市进行“制度赋能”,也是剩者为王“赢家通吃”的制度奖励。

强者越强,大者更大。

绝大多数衰落者,只能黯然离场。

在一个更大的空间里,苏州这种城市就可以有实力拿出一部分,覆盖5G,修建地铁,建设生态公园,建学校,修医院等等,剩下的土地发展空间,你说会不会卖上好价钱呢?

因此,别听什么生态文明这种虚头巴脑的词,地方政府这方面的巨大投入成本没有一个最终的回本预期,没人会做赔本的买卖的。

一份成本,一份收益,这是能量守恒定律所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对于那些已经开始出让自己的“土地发展权”来维持生存的城市,这里面包括相当一部分三四线城市,未来的衰败已经不可避免。

地狱空荡荡。

城市之间的“收割”已经血性开场……

4月土改,一场国内城市之间更加血性的洗牌悄然开场。哪些城市不能碰,哪些城市又在酝酿新的机会?G20大放水后为什么治不了旧病?为什么国内一级会议提醒大家要做长久准备?这个世界永远是明白人赚糊涂人的钱,有些不能公开讲的干货和实战性的逻辑和机会,我们只能选择小范围来讲,关注菌爷最新的个人号,我会不定时发送最新的思考。

位置有限,限时500个名额。
【全文完】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请顺手点个赞(文末“在看”)吧~
———— / END /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转载”查看须知
商务合作加微信米筐2号:mikuangerhao
点在看的人会更好看!


    关注 米筐投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