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回看两百年,今天说说数字变局的正确打开方式

 

时代再次分野...

从前,人们都研究过去,阐明现在
而我将翻转时间之镜,研究未来,看清今天
——阿尔文·托夫勒 


大变局
1769年是个不一样的年份。

这一年,日后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缔造者拿破仑出生在科西嘉岛;大洋彼岸,未来的美国《独立宣言》撰写者杰斐逊当选弗吉尼亚议员,登上历史舞台;而在遥远的苏格兰小镇,一个名叫詹姆斯·瓦特的机械维修工正对着一架不停往外冒气的蒸汽机试验品苦思冥想。

此时,在古老的东方,乾隆刚刚结束第四次南巡。在他沉醉于广阔疆域怡然自得时,世界正处于巨变的前夜,看似各自独立、迥然不同的人物命运在历史的浪潮下已相互交织纠葛。

彼时,英国手工业生产繁荣,正苦苦寻求一种能摆脱风力、水力的更加稳定高效的动力源,拐点出现在这一年。瓦特成功取得蒸汽机的关键性突破,设计出分离式泠凝器,使得气缸温度可以持续维持,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机由此诞生。
机器轰鸣中,时代出现分野。欧美在隆隆声中驶向崭新的工业时代,仅仅一个世纪后,装备了蒸汽机的舰船就开到了广州的海面上,古老的帝国被迫仓促应对。

就在蒸汽机开启机械化时代的100年后,在美国辛辛那提的一家屠宰场,世界上第一条使用电力的传送生产线开始运转。也是在1896这一年,一个叫亨利·福特的美国人把四个轮子安在一起,给世界开启了加速键。
17年后,世界上第一条现代意义上的汽车生产流水线在福特工厂的车间建成,以流水线生产模式为代表的电气化时代正式到来。物理世界的创新解放出劳动力,人类充分正视起变革的力量,社会在生产方式的迭代中加速前进。

两次工业革命中,机械化大生产摧毁了农耕时代上千年的手工作坊,机器也一步步与人类文明交织在一起,充当起人类肢体的延伸。历史从不会安于现状,变革的力量在这一刻又一次埋下伏笔:除了驱动机器,人类是否能更有效地和机器对话,倾听它们的声音,甚至让机器充当人类的大脑?

转机同样宿命般出现在100年后。

1969年,一台新的装备被安置在美国通用汽车的自动装配线上,替代了之前体积大、运行慢的继电器控制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的出现远不止帮助提升生产线效率那么简单。既蒸汽技术和电气技术革命后,人类第一次在电子和信息技术领域迈出了探索的步伐。

也是在这一年,第一条允许主机之间互传信息的阿帕网正式建立起来。由于当时的计算机互不兼容,软硬件不同的机器难以互联。仅仅几年后,适用于所有操作环境的TCP/IP协议就出现了,而这正是现代互联网的基石,“万物互联”的时代从此拉开了序幕。
智·变
从工业时代迈入信息时代,人类用了两个世纪。变革如何出现,人类怎样应对,我们从未放弃探索这些命题。

工业革命前,劳动力和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工业时代,能源和资本成为新的要素。今天,全球社会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狂奔了半个多世纪后,一个新的更加智能化的社会已经出现,这次的核心生产要素是——数据。

如今,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智能革命的路径日渐清晰。纵观几次变革,在历史的重大拐点上,总是不乏某个国家、城市、企业乃至关键人物的身影。变革绝非易事,如何理解不远处的未来?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4月20日,由紫光集团和旗下新华三集团主办的2020 NAVIGATE领航者峰会首次全面移师线上,紫光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伟国,紫光集团联席总裁兼新华三首席执行官于英涛等嘉宾出席峰会。



峰会以“智·变”为主题,共持续6天,通过33个专场和120多场演讲,聚焦智能时代智与变的关系,详尽展现新华三集团在智能数字基础设施、云与智能平台,以及联合生态合作伙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在致辞中,于英涛给出了他关于“智与变”的答案:以智应变,以智促变,以智求变。


“以智能应对突发的变故,以智能促进发展与变化,以智能寻求突破与变革。”于英涛解释,人类一直在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引发变革,应对变革,可以说智能化就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如果一个组织、企业或个人拒绝拥抱智变,则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正加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运行方式。当下,全球正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数字化技术在此期间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在科技战“疫”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比如,通过身份信息等大数据关联分析,精准识别人员行动轨迹;利用AI技术的基因组检测平台,高准确率完成全基因测序,并迅速完成成千上万种化学分子的匹配测试,大幅提升疫苗研发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新华三集团携手紫光华智,联合推出了基于视频云解析的疫情防控解决方案,可在1小时内把1万个小时的视频解析完成,快速定位密切接触者和疑似感染人群。产品在重庆投放后,取得了明显效果。

“很多黑天鹅事件和不可抗力事件,促使我们进行技术的创新,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手段,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在于英涛看来,十八、十九世纪的所有创新都是物理世界的创新,促进了人类体力的解放,而二十一世纪的智能化实际上属于数字世界的创新,数字经济促使社会进入持续的智能化演进。

这便是当下变革的核心: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催动各行各业产生前所未见的化学反应。当然,仅有数据是不够的。对于产业变革来说,更重要的是把生产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而这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
AI in ALL
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血脉是否畅通,直接影响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否顺畅流动。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过去,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很大程度得益于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下,智能化产业创新升级下,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正因此,今年以来,关于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应对疫情和推动经济变革创新的重要举措。
紫光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伟国在致辞中表示,在智能时代,算力、AI、通信、数据等将成为新的国家基础实力,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鲜明特征的新基建,将会推动产业加速变革和转型。紫光集团将继续以“从芯到云”的发展战略,拥抱新基建中的新机遇。

在领航者峰会上,为迎接“智变”时代,新华三隆重发布了全新的“AI in ALL”智能战略,致力于让自身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更具智能,同时助力客户的业务与运营更智能。

去年,新华三以数字基础设施、业务能力平台、主动安全、统一运维等构成的智能数字平台为基础,首次发布数字大脑计划,与各行各业的生态合作伙伴开展智慧应用领域的创新。

据悉,2019年新华三为智慧连云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浙江农信等1806个大客户部署了数字大脑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加速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业务效率,降低业务和运维成本。

今年,在“AI in ALL”智能战略的引领下,新华三发布了全新升级的“数字大脑计划2020”。新华三CTO尤学军表示,智能的实现要求有高效的算法、顺畅的数据和合理的算力,这些离不开智能基础设施、智能云平台、智能安全运维等新华三智能战略技术架构的配合。
因此,在新华三的智能战略中,除了将智能技术全面应用于数字大脑的数字基础设施、主动安全及统一运维模块中,更将数字大脑的原业务能力平台全面升级为云与智能平台,并将其打造为数字大脑的核心引擎,让新华三产品和解决方案更具智能。

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此基础上,为各行各业赋能,成为新华三“数字大脑计划2020”的重要目标。

同时,紫光集团成立云与智能事业群,将云与数字化业务提升为集团核心战略,整合私有云、公有云、人工智能、视频云、软件服务等功能,以全新打造的“紫光云”品牌面向市场,致力于成为智能时代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合伙人。

在新格局、新技术的驱使下,新华三的全新智能战略为我们如何迎接这个智与变的时代提供了答案。今天,我们知道,通过强大的算力、精确的算法和足够的数据,我们可以探索和触摸数字时代的边界。

对于各行业来说,这是一场正在燎原的数字经济变革。相对于百年前那些喟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人们来说,我们这代人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明确方向在何处。
推荐阅读

郭杰瑞告诉你一个不吹不黑的美国



螺蛳粉是怎样成为“宅家食物第一名”的


刺激消费,发消费券还是现金?




    关注 中国新闻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