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人不倦的劣等父母 :阉割式教育 与 致盲式溺爱

 

本文,又是一篇警醒为人父母的彻骨文:x0a只有最愚蠢和无耻的父母,才会坚持要孩子拒绝捷径。...

正文: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一条不得不承认,但是又不得面对的现实:

这个世界上,你所能看到的95%的父母,其实都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竭尽全力的拖孩子的后腿。

 

他们几乎清一色的,坚信公立系统性教育,是孩子的唯一出路。

于是,为了在这个系统中胜出, 他们亲手毁灭了孩子的自主、好奇、探究、与各种朦胧滋生的欲望。

 

如果孩子们,本身是一块又一块优质的原料, 是钢锭、是玉料、是木材。

那么,绝大部分人的前二十年,都是在被不惜代价的给锤打成 “螺丝钉”。

木讷、保守、墨守成规、缺乏进取。

 

可惜,现实的生活,并不会给木讷且墨守成规的人以任何机会, 落后就要挨打 愚笨就难出头。

 

所以,有时候看看那些平凡而又执拗的父母, 歇斯底里要求孩子读出成绩的时候。

 

你我作为外人,只能报以一身哀叹, 这些父母的诲人不倦 恰恰是 毁人不倦啊。

之所以会在今天的文首写出这样的一段话语,其灵感来自于即将开学前,我与朋友们的一场饭局。

首先, 我们都知道 人和人的差距,是体现在所有方面的,即 强者万事强 弱者万事弱。

其中,对于子嗣的教育也是如此。

所以,在饭局上 我们提及对孩子的教育的时候,基本都不外乎以下几个核心思想:

1 - 我们要帮助孩子做到的, 不是让他被任何体系的教育模式给同质化, 而是挖掘出他自身的天赋和秉性。

 

他是一块玉料,他就应该做优质玉佩。他是一块钢锭,他就应该做精工钢件。他是一块木材,他就应该做上等木品。

 

2 - 人与人的差距,不是突然到了20岁 或者25岁,就突然拉开的。

差距的拉开,是体现在孩子的三岁 五岁 七岁,乃至年年岁岁。

 

今天我们的孩子能比别人家孩子早点明白 “社会的游戏规则”,那他就是比别人孩子要领先直观的十几年。

 

3 - 给孩子垫砖,让孩子踩在我们的肩膀上进阶 和保阶。

所以,不管我们的孩子是上了精英贵族院校、K12全日制、公立四大、还是什么。

自己的孩子自己挖掘和开发,是每个父母当仁不让的职责。

是不能依托于他人,只能靠自己循循善诱 亲手调教。

不是不相信老师,是不能自我欺骗和抱有幻想。

毕竟有太多太多的事儿,是老师这个角色所做不到的。

老师,再尽责再认真,他能够为你的孩子点拨出一条 “高科中举之捷径”,就已经是称得上是居功至为了。

同样,以一名老师的精力和高度, 也几乎是不可能在孩子尚处六七岁 到 十七八岁的过程中,为他提供任何 “私人化精英教育”。

他所能教育的一切,全都集中在课本上,却无法超脱课本。

但我们都知道,包括灏泽也一再重复的说过,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 真正能够让他高概率登上社会前端的, 一定不是 科考类知识。

而是包括 :政治、历史、人文、法律、艺术、金融 等等等等。

那请问,这些知识 孩子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如果你说 是从大学学府中得来, 好 请关闭本文章,随后继续你的生活, 灏泽不想和你争辩了。

可假如你说, 这还是要父母自己去学 随后再去教, OK 答案正确。

你看, 灏泽纵观身边所有的朋友圈 还有我所接触并涉及的所有精英和门阀圈, 他们都对孩子的 “文凭教育” 有一个 高度的“共识”。

“文凭” 本身只不过是一个体系用来给人打上标签,并为之“增值”的商标而已。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 从幼儿园到小学,入学的意义纯粹是为父母腾出时间来进行集中管理。

从初中到高中,就是两次考试,来进行大浪淘沙的筛选, 最后进了大学,才是真正的四年期的 “精养”,以便他在二十几岁出来后, 能让社会觉得你好歹还有点 “文明人的共识”, 而得以通过你的文凭,来把你依次分类到对应的岗位上去。

 

说白了, 文凭就是这么简单纯粹的一个东西。

它不崇高 不稀罕 不值得有些人把它作为一个 “炫耀终生”的成就来不断念叨。

 

如果有人整天以 啊 我是北大清华 或者藤校毕业生自居,那这个人基本就是一个废物。

这大概率说明他步入社会后,没有创造任何学生期间以外更值得炫耀的成就。

也因此,包括我在内 以及身边所有的精英圈层,从小到大的一句话都是:

考试和学校,仅仅是一个你需要去攻陷的体系, 这个体系被攻陷后, 你就能得到领先别人的优势

另外,这个体系并不难攻,它充满了捷径和近路, 来 爸爸妈妈教你。

上面这段话,可能每个家庭各有不同,但是大体意思一定是这回事儿。

所以,你要是再看看身边的富贵家庭和精英家庭出来的孩子,你就会发现 他们除了家境优渥以外, 学习成绩也是不会差的。

这其中的奥妙是什么?答案就是这个:

教育系统,是一个生来就是被你功克的目标。

既然是要被攻克的目标,那它就一定有破点。

也因此,往往精英家庭的父母, 本身就是教育领域的天生高手,哪怕所教育的孩子也是他们的头一胎。

很简单啊,其实我们回想一下我们年少的学生时代就可以恍然大悟, 我们所经历的所有考试,本质 都是有捷径的。

举个例子来说, 就拿理科 这种看似是很 “拼功夫”的领域来说, 其实不管你是数理化哪一科, 要想拿高分的核心宗旨 都是对“解体逻辑”的吃透。那解题逻辑是哪里来?是针对每个学期的知识点的复习, 那每个学期的知识点是什么?无非是每五个月的四五个概念。

所以,真正的解体战略,应该是你在开始一个新学期的时候,就自己先把整个学期的所有概念给全部过一遍, 哪怕不求甚解。随后,在每次老师教到对应节点的时候,不断的反复思考 “既然是那样,那追求那样的过程中,哪些会成为我们的盲区?”

就这么简单,这也是我们自从高考恢复以来, 包括文科和理科考试的所有出题思路。

它考的,就是你对过程的反刍。

这也是为什么,你再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你以前读书时候的学霸同学,好像平时也不是那么努力, 但是就是赢在了 对每个学期的大流程的参透性上。

同理,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高考名师,其之所以能成名的根基就在于 “让学生懂出题思路” 和 “猜对每年的高考出题方向”两块。

无一例外。

归根结底,精英群体之所以能对“文凭”有此共识,根源在于 我们都太明白一个事物的本质是什么。

那么越早让孩子明白这个事物的本质,他就也越早被启发, 那自然 就能够知道:

原来一个班级的三四十个人在一起学习,纯粹是听课 而并非学习。

自己一个人去默默探索和寻思这门课业的 “破点”才是 “捷径”。

 

那请问,平庸父母是怎么办的呢?

一天的工作忙碌后,随后看到孩子的成绩不佳,便大发雷霆。

其中尽责的一点的,会和孩子两个人在写字台前大眼瞪小眼的熬着, 每天就是模拟卷三套 海量的题目洗脑。

他们会把 “学习就是为了学习”误以为是正道。

结果却忘记了根本:

之所以让孩子们这样的练习的目的,就是掌握解体的逻辑,而不是不断的重复 “思考”。

这种练习就是为了让你不假思索的看透其破点。

学习,就是为了不学习!

那对不起,平庸父母的孩子,除非天赋异禀,自我发掘了这个“关口”,否则注定被具备点睛之能的精英家庭碾压。

这也是为什么以前我小时候真的不明白, 同样是学些,他娘的怎么有的小同学就那么那么笨?按道理来说智商也不低啊?

有趣了,后来成了年,各自在社会阶层分流,随后再重新相遇时,才豁然发现,他们这辈子的认知和思维就没有变过。

永远都是 “对生活中的一切,进行重复的思考和耗神,却没有在根本上进行凝练和提取的习惯。”

你说,就凭这一点,这人和人的差距,他能不拉开嘛?

那这里所谓的阉割式教育  和 致盲式溺爱,指的是什么意思?

我这里要回忆一下我曾经在国内读初中时,班级里的一名同学了, 这名男同学我们且称其为 许同学吧。

许同学的父母,就是典型的标准“严苛父母”,严苛到心理扭曲的那种, 即他们不会允许自己的孩子把精力投放在除了 “念书”以外的任何事项上。

哪怕是饭后看个动画片,都会被斥责 “反正是用脑用眼,为啥不看看复习题?!”

要是他和我们这帮坏孩子一起去打游戏什么的, 呵呵 ,他的母亲是真的能连班都不上,就骑着电瓶车来家里敲门 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猛扇孩子许同学耳光,并领回家的。

那你说,她不爱她的孩子么?

从一天下班开始,买菜 做饭 所有的食材都是精挑细选,没有半分懈怠。

孩子做功课,她能连电视机都不开 蹑手蹑脚的做家务,连自己从凳子上摔下差点摔的腰间盘突出,都满脸冷汗偷偷招呼孩子他爸去医院而不惊扰许同学。

每天早送晚接,事无巨细 老师和家长的联络本,三天一总结 五天一长篇。

所有的细节都展现了她的爱护和关切。一个平庸 却 固执, 一个盲目 却 愚钝的母亲的爱护和关切。

今天的许同学 确实在后来的人生考上了名校,上海交大 并成为了一名称职的科研人员。

那又如何呢?泯然众人 性格萎靡窝囊。

一如他在学校时一样,身上再无半点雄性荷尔蒙的展现,至今还在相亲与由于要不要和领导提出不想加班。

 

当然咯,这仅仅是一个个例,但却又是绝大部分中国80-00后孩子的普遍常态。

其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压根就没有真正的抓住重点,并予以最迅猛的方式进行突破。

结果就是,同样的二十年光景。

许同学的20 * 365,全部都是无止尽的 练习题 模拟卷 练习题 模拟卷 练习题 模拟卷 练习题 模拟卷 练习题 模拟卷 练习题 模拟卷 练习题 模拟卷 练习题 模拟卷 练习题 模拟卷。

这个20,是荒废和被浪费的20, 毫无意义 点无价值。

但相比我们呢,可能仅仅有3 * 365的时间,就由父母帮忙引路,把这个系统的模式给摸透,随后每次都能够拿到个 95%左右的得分比, 也就可以了嘛。

谁他娘的在乎那5%?!

那时,他和他母亲盲目争取这5%的时间,都够十三四岁的我,把大明王朝1566和IMDB250给看遍了好嘛。

试问他们家小许,这辈子懂的这些课题以外的点滴么?

阉割式教育 致盲式溺爱,舍本逐末 毁子怠孙, 岂是罪人二字可形容。

只因他们是为人父母,便使得孩子无法追究和怒恨。

你能怪他们蠢 耽误了你的大好年少,但你能怪他们没尽力么?

所以说到这里,灏泽就要再引入一个新的概念了, 即:

亲子关系,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我曾经不断地有重复过, 所谓的夫妻关系, 本质更像是一个合伙的企业,是利益共同体。

是你好了,我也要带你一起升级, 是彼此一起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和阻碍。

而优质的亲子关系, 本质则是师徒制。

不是说这个过程中,对孩子的爱就没了, 恰恰就是因为有爱, 才值得你去不断地循循善诱和为其铺路,展示你的舔犊之情。

这一点,我就特别感谢我的父母, 还有很多其他精英和门阀家庭的长辈对我的启示。

因为,他们从来从来没有拿“长辈”这两个字作为自我标榜的资本, 而是作为引导与分享的基础。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 我其实从小到大就始终感觉 “长辈应该被尊敬”是一句很扯淡的话。

凭什么啊?就凭他们比你多活了十几二十年乃至几十年?

 

年龄虚长,一无所成 品德败坏的长辈,值得尊重不?当然不。

长辈之所以值得被尊重和爱戴,是因为他们身上有切实的 “品质”值得你去敬佩和学习。

也因此,我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待我特别的平等。

比如当我对某些事物不理解,乃至对他们的作为不认同的时候,他们的态度从来没有 “我是大人,我就是对的,你以后就懂了。”

为什么要以后?现在就给儿子你说说原因。

你当下能不能理解不要紧,但是 你起码有了概念, 有了概念 ,你就有了理解, 有了理解 你就有了认知。

成熟,不就是这样一步步沉淀出来的吗?

对此,我还曾经一度以为我的爹妈是我的造化,是上天开恩让我投胎进了两个教育家的家里,后来我才知道 啥呀 我爹妈文化水平都不咋滴!

但是后来行走社会,一经对比,就发现 几乎所有的精英父母都是这个思路和教育策略。

所以我们会发现,为什么学霸孩子,也都要分两种。

一种就是许同学这种, 苦修式学霸。

那是真的苦,如同老黄牛耕地,每天不断的用血汗去浇灌去磨练。

成绩是好,但代价巨大, 乃至荒废年轻人最精华的一生。

 

另一种就是那种投机取巧的精英学霸。

其成绩,是他整体优秀的一种延续性体现而已,其优秀在总体的认知上。

这种认知,你放到任何别的领域里,一样万事都能玩得转。

 

上述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实力。

今天,之所以会写这篇文章,也是希望献给所有有幸读得本文的父母和年轻人,都能够在即将开学的前夕, 好好想明白。

你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究竟是为了那苦修的过程一再重复?还是为了早日寻找到通往成功的出路?

灏泽作为过来人,我是衷心希望你能够选择后者, 哪怕选择了前者 也能阴差阳错的走到后者。

因为我作为一个看命的,实在是见过太多太多太多的钢锭、玉料、木材,被不由分说的 挫成了廉价庸碌的螺丝钉。

而这段命中最大的劫,就极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师长、你的长辈所“送给”你的 致命玩笑。
灏泽命理:
若想预约付费咨询,
请扫码添加灏泽微信。
切记:
1 - 仅添加命理咨询,亦请添加时注明来意,
否则不予通过。
2 -  彼此时间宝贵,故润金不薄,望预知。


    关注 灏泽异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