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比“One World”好看,原来晚会不仅可以大而全,还可以小而美

 

正是因为这种基于音乐本身的义演,才让更多人觉得好看...



_

_

_

_
xiang



xin



wei



lai

从最开始的怀疑、争议,到短时间完成召集、录制和上线,为期两天的“相信未来”巡演,终于落下了大幕。

之所以有人对这次的“相信未来”有所怀疑,恰恰就是因为之前国际版的义演:“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有点伤了歌迷的心。

从一开始不断与1985年的“Live Aid”相提并论,到实际录制质量很一般的音乐短视频集锦。很多歌迷都因为过高的预期,最终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而在看完那次“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线上义演之后,也真的就没人再提“Live Aid”的事了。

但这次的“相信未来”,恰恰就是因为有了“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的前车之鉴,让中国的观众反而对这种线上义演留了一个心眼,也没了过高的期待。

一方面是观众没有过高的期待,另一方面又是“相信未来”在质量上,比起“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 ”显得准备更充分,这样的反差倒是让”相信未来”的实际演出效果远远大于预期。

在这里,我们所有的华人观众倒是可以说:“相信未来”义演,是近十年明星阵容最强大的一次群演,甚至在未来很多年,也很难被超越。

_
1
“相信未来”比“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好看


说“相信未来”比“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好看,是因为在演出内容、演出效果的多样性上,“相信未来”义演要丰富太多。

虽然同样也是将不同的视频演出剪辑在一起,但不同于“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里千篇一律的居家环境短视频,“相信未来”的演出场所,既有卧室也有工作室,还有路边、车库,以及专业的录音室,至少从场景视觉上,要丰富许多。

再加上视频制作上,“相信未来”义演里好多的音乐人及团队都用了非常专业的拍摄和剪辑,有些甚至完全达到线上音乐视频播出水准的高清画质,所以也就有一种更高品质的质感。
其实音乐视觉,一直是当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在云义演这样的环境下,“相信未来”的很多音乐人同样将设计感融入到作品表演中去。这种设计感类似于正式舞台表演的舞美,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有时候甚至还成了加分项。

比如周迅在演唱《天涯歌女》时,选择了路边交通反光镜自拍,这样的自在、自然,既让人感到意外,也让演绎添了许多灵气。
而周笔畅在空荡的地下车库清唱,利用空间回响来增强歌声的回响效果,也是一个很好的音乐设计和创意。
黄征、蔡国庆、刘堃等音乐人,则通过父子齐上阵的形式,从另一个角度,呈现出“未来”的意义。
其他像曹格在自家花园款款而歌,“盘尼西林”在老洋房小院的小聚,以及Haya乐团颇有设计感的室内舞台秀等等,和“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里几乎没有意外场景的表演相比,显然要有趣和好看许多。
2
音乐还是一种高度本土化的艺术


虽然,华语流行音乐在这几十年里,一直追求着国际化的进程,但不得不说,音乐这东西还是有地域性的。即使是跨界、融合和国际化,也首先得有民族化、地域化的碰撞才行。

而“相信未来”之所以在两天的演出里引进很多人的关注,主要的原因,还是其中的歌手,我们都熟悉啊。

在两天几十组的演出阵容中,总会让不同年龄、不同审美的人,找到自己喜欢的歌手。
比如王菲和常石磊合作《人间》时,很多社交平台都被刷屏了。因为王菲是一个时代的偶像,也是近几年来很少抛头露面的歌手。情怀加神秘,自然有了热度和话题。

而年轻的歌迷们,对于蔡徐坤、王俊凯、张艺兴、鹿晗等新生代明星,也是不遗余力地支持。这个时候,恰恰是发挥偶像号召力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的歌迷参与到义演中,这对于明星这个身份来讲,就是最恰到好处的应用。
蔡徐坤
王俊凯

这次“相信未来”义演中,还有一个被很多人提起的演出,就是老狼、苏阳、马条、万晓利、张玮玮和郭龙民谣六杰的聚首。一首翻唱罗大佑的《恋曲1980》,代表了华人民谣最好的时代,也让更多人在看演出的时候,有了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和参与性。



这样的歌手聚合,有时候还混杂着情怀、青春、理想等等其它的元素,这也是国际版的“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没办法在更大歌迷体量上做到的。
3
有形式也有内容的“相信未来”


作为一个义演项目,“相信未来”很好地体现出一个公益活动的意义,在疫情还没彻底结束的时候,聚合大量的明星和音乐人,给所有人加油打气,这无疑正是“相信未来”义演的初衷和目的。

不过这些年来,因为公益活动、公益作品的大量出现,也出现了一个不太好的现象,就是为公益而公益。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就是形式大于内容,内容几近空洞,似乎除了公益项目这个主题之外,完全没有内容存在的必要。

但“相信未来”义演在这一点上,却没有形式化。虽然每组参演的艺人,还是会挑选尽量和“相信未来”主题有关的作品,但这次义演之所以在线上直播的过程中,引来无数歌迷的围观、讨论和转发,更多的还是因为很多作品音乐属性的精彩。

比如莫西子诗的《知了只叫三天》,这是一首将原生态民谣和当代艺术很好结合的歌曲,甚至可以说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世界音乐”风格作品。



周云蓬的《瓦尔登湖》,虽然只是在镜头前边弹边唱,但醇厚的声线加上文学气息浓郁的歌词,却有着一种极其吸引人的艺术魅力,就和之前邂逅许多民谣歌手的佳作一样。



其他像王菲和常石磊看似随意的和声,却有了一种音乐自由、自然的随性效果,“黑豹”乐队的《为所有爱我们的人》,则用一种摇滚乐的力道,赋予“相信未来”义演主题以更多的能量。

Gai在《见字如面》里的爵士说唱,则让更多人听到说唱原来还有如此好听、性感、舒服的一面。朴树表演的环节,虽然很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狗头帽上,但实际上朴树在表演的过程中,却做了很精心的剪辑。像在演奏合成器的时候,镜头就切到了弹琴的手指,这都是很有音乐专业性的做法。
也正是因为这种基于音乐本身的义演,才让更多人觉得好看。毕竟所有的公益音乐会,必须基于好的音乐作品,才能让公益变得有意义。
4
互联网时代,“相信未来”是很好的晚会模板


“相信未来”里的几十组艺人,在这次义演过程中各显神通,充分利用了各种场景,比如客厅、花园、路边、录音室等等,很多场景都让人觉得非常有意思,甚至一些艺人在这些场景的演出,比起他们在舞台上的演绎,显得更游刃有余、自由自在。

这种在疫情期间,不得已而为之的云录制、云上线,在一定程度上,倒是可以给今后的有些活动,给予一定的创意借鉴。
比如这些年老是被人吐槽的一些综艺晚会,电视台虽然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花心思请明星,也花重金搭建一流的舞台,但有时候演出的效果反而差强人意。

但这次“相信未来”义演的许多演出环节,音乐人不仅有着很专业的演出,而且还有着固定舞台难以达到的多场景效果。至少从电视或者网络视频输出的效果来看,甚至比很多假唱的晚会,更有音乐的质感,更有生活化的亲和力。
在以后,有些晚会真的可以考虑这种线上录制的方式,让音乐人和他们的团队,自己决定演出场地,自己安排录音混音等环节。这样做,可以让不同音乐人对不同作品有更针对性的音乐编排,也会让综合型的晚会可以呈现出各自不同性格的表演内容。让大型综合晚会,既可以大而全,也可以小而美。

当然,这并不代表线上演出可以取代真正的演唱会,只是在像晚会这样录播属性的节目中,可以部分参考“相信未来”这样的模式。毕竟后者更新颖,也更环保。

当然,现场永远是音乐的生命,这是无法取代的,也希望疫情结束之后,大家能够能早日回到音乐现场,听音乐人们最精彩的现场演出。

请相信未来!

文|爱地人


    关注 北青艺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